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概况,分析了梯田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及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主要包括:提高梯田稻作经济效益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恢复理论和成效评估逻辑框架,从环境质量、物种多样性、景观格局和社会服务等4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建立一套评估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成效的指标体系,以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实证,对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恢复成效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成效指数从2005年的34.10分升至2015年的73.95分,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状况改善较为明显,生态恢复成效较为显著,为保障湿地公园得到良性发展,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注重生态恢复的同时,采用多学科研究与适度开发的方法,发挥出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淤泥湖湿地展开一系列深入调研和考察,分析规划项目资源,对淤泥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及管理5个方面进行评分,评价得出该湿地公园建设条件等级属"优秀"。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基于保护国家级团头鲂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的需要,加大对淤泥湖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实现当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产业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北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和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同时,还将提高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从而产生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陈海生  金连根 《安徽农学通报》2014,(12):145-145,155
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有着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最大梯田群.但目前云和梯田湿地还存在着生态系统脆弱、相关利益群体不协调和梯田湿地旅游管理机构尚未建立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途径:大力发展梯田生态旅游;建设梯田湿地生态保护区;加快推进山水童话乡村建设;实行梯田稻田生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鹤壁市故县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为例,阐述了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鹤壁市利用采煤塌陷区建设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从生态恢复、生态农业规划、复合景观设计等核心内容入手,提出鹤壁市故县湿地公园建设的理念和措施,使其达到优化鹤壁老城区景观结构、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有着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在旅游业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为加大对梯田湿地公园环境污染的监查力度,确保环保工作的及时、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套可以集中管理的远程监控系统。该文从生态环境监测、游客影响监测和湿地监测信息系统建设3个方面对浙江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划,以便及时调整管理和开发方案,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云和梯田湿地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8.
郑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34-14335
突出了人工湿地公园是当今蓬勃兴起的兼湿地功能和公园功能于一体的"双赢"性人工旅游项目,强调人工湿地公园除了具有治理水体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旅游价值。从观赏价值、科学普及与环境教育价值、多重体验价值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并且指出最大化发挥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的重要手段就是规划设计并建设好人工湿地公园或人工湿地生态旅游区,进而以人工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人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价值的设计与利用,突出了景观营造与休闲设施的完善、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体验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3个方面,以期促进人工湿地公园综合价值的充分发挥和人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8):5-6
规划基于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着眼于区域整体生态分析与评价,构成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与湿地景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生植物在园林湿地景观中既具有观赏美化环境的功能,又具有调理改善水质的作用。本文以汉中市一江两岸汉江滨水生态公园为例,对水生植物在滨水生态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做出了分析,对于丰富湿地景观、美化提高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湿地公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护岸生态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园景观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可以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应重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工程的建设,使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合理设计园林项目,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苗木材料,注重苗木养护,加强有关部门监管,以保证施工效果,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生境大量丧失,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为恢复练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以生境修复理论为指导,针对练湖湿地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采用底泥生态疏浚、生物操纵、植物浮床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分别构建生态岛屿、森林湿地和滨岸带生境。在地形塑造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搭配栽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适当放养底栖动物、鱼、虾等水生动物,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水生动物群落,最终形成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是指以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全面保护和科学恢复,开展湿地宣传教育活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指导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经营,促进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技术文件,是行业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当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加符合通过建立湿地公园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的初衷.我国的湿地公园建设快速发展,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在规划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绿色发展视域下提高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质量的路径:构建规划成果质量的绿色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制度;建立规划成果质量定期稽查制度;建立行业内职业诚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结合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讨论了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园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湿地环境的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立明  尹艳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94-11395,11405
分析了黑龙江青冈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况,针对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分析,提出了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的对策,探讨了湿地公园水质、水文保护,生态水岸建设,水禽栖息地营造,以及植被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浐灞生态区为例,介绍了该生态区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从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恢复重建湿地生境、建设湿地水循环系统等几方面,阐述了湿地生境恢复建设策略。从建立保护管理体系、共管体制、扩充融资渠道等方面,探讨了湿地公园生态资源有效管理的保障措施。综述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案,包括合理利用示范湿地,为公众提供休闲场所,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邑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处于水陆过渡地带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多样、服务价值巨大。本文通过分析昌邑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在抵御风暴潮、海水入侵及海岸侵蚀、调节水文与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借以体现湿地公园对国家生态安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浙江长兴回龙山公园生态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长兴回龙山公园规划基于生态保护是城市近郊森林公园规划的关键点,制定保护、改善、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公园生物多样性,提升长兴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规划目标,进而确立结合生态敏感区进行项目设置与总体布局,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植物群落学为依据的植物规划、水系水岸的规划和生态道路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