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述了意大利蝗痘病毒和绿僵菌混合使用对意大利蝗的杀虫效果.试验表明,田间小面积试验第25天的校正死亡率达64.6;,模拟田间罩笼试验中,高浓度和田间麦麸饵剂第25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4种新型大型车载式喷雾机喷施绿僵菌油悬浮剂和高氯马乳油防治蝗虫的试验研究,对4种机械的喷药性能进行了对比,对绿僵菌防治蝗虫的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圳3WC-30-G型机和3WC-30-4P型机,雾化效果好、喷幅大,适合超低量喷施绿僵菌等油剂;北京丰茂3WD2000-35型机和西班牙高效远程喷雾机均适合常量喷施,前者单机作业面大,后者作业灵活,单机用时短。4种机型对农药防治效果影响无显著差异。100亿/ml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10 d后防效达74.35%,而20%高氯马乳油3 d后可达92.76%。  相似文献   

3.
金龟子绿僵菌油悬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生物农药绿僵菌在无公害茶生产上应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绿僵菌油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0亿个孢子/毫升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最佳施用剂量为1 200~1 800克/公顷,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76%和75%~78%。  相似文献   

4.
技术简介: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我国年发生蝗虫灾害153万公顷,严重为害农田、草原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应用绿僵菌防治蝗灾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生物防蝗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成果内容:高效防蝗菌株IPPFPM93-02;规模化生产技术流程和中试生产;饵剂和油悬浮剂剂型,及其田间防  相似文献   

5.
<正>技术简介: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我国年发生蝗虫灾害153万公顷,严重为害农田、草原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应用绿僵菌防治蝗灾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生物防蝗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成果内容:高效防蝗菌株IPPFPM93-02;规模化生产技术流程和中试生产;饵剂和油悬浮剂剂型,及其田间防  相似文献   

6.
用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 050、1 200、1 350 mL/hm~2开展稻飞虱防效试验,于药前和药后3、7、14 d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用药量增加,校正防效显著提高,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 350 mL/hm~2防治稻飞虱效果良好,持效期长,药后14 d平均防效达85%以上,但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悬浮剂450 mL/hm~2的校正防效(91.9%);80亿孢子/m 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蜘蛛、绒茧蜂等田间优势天敌种群数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6种药剂防治2009年水稻五(3)代纵卷叶螟均有显著效果,其中20%氯虫苯甲酰胺和24%氰氟虫腙杀虫、保叶效果和持效性更好,能替代锐劲特及其复配剂应用于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8.
绿僵菌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专一杀蝗昆虫病原真菌,其有效成分为金龟子绿僵菌孢子,可附着在蝗虫体上萌发,穿透蝗虫体壁感染并杀死各种飞蝗和土蝗,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还可在田间蝗虫种群间侵染扩散,起到持续控制的作用。为有效控制蝗虫危害,探索新型生物杀虫剂绿僵菌油悬浮剂对蝗虫防治效果,温泉县开展了大面积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9.
使用绿僵菌油剂防治草原蝗虫曾收到很好的防效。实验对绿僵菌油剂助剂中介质油、增活剂、紫外保护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用色拉油与煤油的混合油,作为绿僵菌孢子粉喷洒介质比较理想;增C,50mg/kg为最佳的增活剂及浓度;UV-14∶10为最佳的紫外保护剂和紫外保护剂与孢子粉的配比。用该油剂对蝗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求得LT50为5.23d。  相似文献   

10.
蝗虫是新疆农牧业生产上的历史性严重害虫之一。选用绿僵菌油悬浮剂对蝗虫进行了大田示范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蝗虫3-4龄时施用绿僵菌油悬浮剂对蝗虫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 d防治效果达76.88%,对有益生物没有影响,在施药过程中对人畜和植被安全没有发生药害,可减少环境污染。建议7 d喷一次药,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