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运用盆载试验,通过接种根瘤菌、菌根真菌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土壤中多氯联苯浓度降低具有重要作用,重污染土壤中平均降低了24.48%,轻污染土壤平均降低了19.14%;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强化了紫花苜蓿对多氯联苯的修复作用,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土壤原污染程度有关;紫花苜蓿-菌根真菌-根瘤菌协同修复效果在重污染土壤中强于轻污染土壤;同时紫花苜蓿对土壤中PCBs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因而可以作为PCB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运用盆载试验,通过接种根瘤菌、菌根真菌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土壤中多氯联苯浓度降低具有重要作用,重污染土壤中平均降低了24.48%,轻污染土壤平均降低了19.14%;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强化了紫花苜蓿对多氯联苯的修复作用,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土壤原污染程度有关;紫花苜蓿-菌根真菌-根瘤菌协同修复效果在重污染土壤中强于轻污染土壤;同时紫花苜蓿对土壤中PCBs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因而可以作为PCB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互叶白千层枝叶提炼的茶树精油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筛选获得高耐受茶树精油的真菌,对采自江西省抚州地区的互叶白千层的根、茎、叶及皮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共获得149株内生真菌;采用抑菌试验筛选得到1株对茶树精油有明显耐受的真菌,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属于康宁木霉属。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内生真菌可以筛选出高耐受精油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3种肥料增效剂进行了不同配比试验,通过试验可以确定3种增效剂均可以增加玉米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不同配比试验,筛选出两种增效剂的配比,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有助于指导玉米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流失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分别研究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影响显著的前提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有机质综合作用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量影响较明显,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细菌量较多,另外,随处理时间延长,细菌数量下降幅度大,处理10 d,细菌数量可下降1 000倍,之后趋于稳定;真菌和放线菌下降幅度较小,处理50 d,真菌和放线菌下降10~100倍,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温度。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对小麦苗期SOD、MDA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 ,模拟干旱胁迫、铜污染 (三级农田 )及不同施肥状况 ,测定了小麦苗期的生物量及叶片中的 SOD活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 ,水分、铜污染和施肥三因素对小麦苗期的生物量都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水分 >施肥 >铜污染 ;水分对 MDA含量的影响大于铜污染和施肥 ,表现为干旱可显著增大叶片 MDA含量 ,并使 MDA/SOD值增大 ;对 SOD和可溶性蛋白 ,水分和铜污染的影响大于施肥的影响 ,表现为干旱胁迫下 ,SOD活性升高 ,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而铜污染处理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 ;3种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青钱柳内生真菌的分布、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并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挖掘植物内生真菌新资源,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对青钱柳的枝、皮、叶、根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用马丁氏培养基、察氏培养基、PDA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类,同时提取其发酵产物,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通过显色试验和薄层层析试验筛选出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试验共分离得到67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对分离得到的青钱柳内生真菌进行分类,其分别隶属于3纲4目6科10属;青钱柳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不同,其中根部分布的内生真菌从数量和种属上都占优势;马丁氏培养基培养的菌株种类少、数量多,而察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培养的菌株种类较多、菌株较少;抑菌试验共得到13株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其中有2株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对供试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分别属于青霉属和链格孢属;并且筛选出7株菌株(PP03、PY01、PG11、PZ06、PY12、PP12和PP06)具有稳定的产生黄酮类化合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进行不同播期、密度、施氮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栽培因子组合。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是影响中稻生育进程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对中稻生育期影响显著,对产量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素对小麦苗期SOD,MDA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干旱胁迫、铜污染(三级农田)及不同施肥状况,测定了小麦苗期的生物量及叶片中的SOD活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水分、铜污染和施肥三因素对小麦苗期的生物量都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水分〉施肥〉铜污染;水分对MDA含量的影响大于铜污染和施肥,表现为干旱可显著增大叶片MDA含量,并使MDA/SOD值示增大;对SOD和可溶性蛋白,水分和铜污染的影响大于施肥的影响,表现为干旱胁迫下,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离体叶片法生物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菌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基于植株的筛选方式难以适用于室内高通量筛选.试验通过分析小麦白粉病在室内植株上的发病特点,进行了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方法的探索,对影响小麦白粉病侵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离体叶片法和低压微量啧雾法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种抗真菌剂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同时对480份放线菌液体摇瓶发酵提取物进行了杀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定、高效地进行先导化合物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