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等植物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并阐明了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机制,而高等植物无法合成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在高等植物体内合成该脂肪酸的进展,探讨了基因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小麦β-酮脂酰CoA合成酶基因KCS的克隆与酵母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长链脂肪酸是生物体内众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底物。KCS基因编码β-酮脂酰CoA合成酶,该酶具有底物特异性,参与超长链脂肪酸延伸的缩合反应,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为了探究小麦KCS基因在超长链脂肪酸合成中的功能,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克隆出KCS基因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并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对其进行真核表达。结果表明,小麦TaKCS6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287bp,编码428个氨基酸残基。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TaKCS6蛋白含有III型聚酮合酶脂肪酸延伸酶和C末端3-酰基ACP合酶III结构域,属于KCSs蛋白家族。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TaKCS6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及其他植物的KCS6氨基酸序列在两个功能结构域上和活性位点保守。酵母表达结果显示,TaKCS6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C24以上超长链脂肪酸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植物甾醇脂肪酸酯酶法合成及热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甾醇脂肪酸酯作为一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的热力学行为,为开发添加植物甾醇酯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蜡质可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抵御逆境的第一道 “防护墙” ,其主要成分是超长脂肪酸(Very Long ChainFatty Acids, VLCFAs)的衍生物。β-酮脂酰 CoA合成酶(β Ketoacyl-CoA Synthase, KCS)参与超长链脂肪酸延伸的缩合反应,此反应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决定 VLCFAs的合成速率及碳链的长度。拟南芥 KCS基因家族成员及功能已被鉴定,但玉米 KCS基因家族成员及功能仍不清楚。根据拟南芥 KCS蛋白序列和保守结构特征,对比鉴定出 39个玉米 KCS蛋白,并对其结构域、蛋白质理化性质、组织特异性表达等做出分析。结果表明,玉米 KCS基因家族成员含有相似的保守结构域,按照系统发育将 KCS基因家族成员划分 9个亚家族,该基因家族分布在 9条染色体上。玉米的KCS基因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不同玉米KCS基因可能在不同时期表达而调控不同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芥菜型油菜的耐旱性,对150份云南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品质及苗期不同干旱程度下植株地上 及地下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芥菜型油菜耐旱性总体表现较好,品质变异丰富,其中油酸、芥酸变异系数大 于1,依据品质性状参试品种大致聚为三类;中度及重度干旱均能显著影响油菜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其中对根系 影响更大;各品质性状与耐旱性相关分析表明,中度干旱条件下,耐旱性与含油量及芥酸、花生烯酸2种极长链脂肪 酸呈显著正相关,与5种长链脂肪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显著负相关,而重度干旱条件下均不相 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程度干旱下其耐旱性有差别;含油量与极长链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与长链脂肪酸及蛋白含量 呈显著负相关,极长链脂肪酸与长链脂肪酸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共筛出8个综合耐旱性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工业用的油料植物脂肪酸及其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植物脂肪酸的工业用途以及工业用途脂肪酸类型和油菜工业用途脂肪酸改良的潜力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单粒花生种子脂肪酸的快速无损测定W.L.Zeile等改良现有花生品种脂肪酸的组成可提高花生及产品的质量,并扩大花生的利用范围。通过调整性状变异性,如整合来自花生高油酸/低亚油酸基因或整合来自野生种增加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基因,就可改变脂肪酸的组成。最近G...  相似文献   

8.
绿叶挥发物参与植物脂肪酸和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代谢过程。分析了植物脂肪酸及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两种酶所参与代谢的基因调控及GLVs长距离信号传递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周围生态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酰甘油脂肪酶(TGL)是甘油三脂分解代谢的主要酶,TGLs能水解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的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TAG).为研究大豆TGL基因家族的基因成员及其对高盐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同源比对方法在大豆中鉴定GmTGLs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RNA?seq数据库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盐胁迫...  相似文献   

10.
棕榈油是全球第一大植物油脂,也是我国植物油脂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应用途径广泛、产品价格低廉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含量,为棕榈油认知度的提升以及市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脂肪酸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述植物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近年来植物脂肪酸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KCS)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参与超长链脂肪酸和蜡质的合成,在植物抗旱和应对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采用PCR方法从红麻中(茎皮)分离KCS基因片段,将该基因按正确方式插入酵母双杂交表达质粒pGBKT7中,酶切鉴定正确后,用PEG/Li Ac方法转化酵母MaV203,经抗性筛选后,用X-Gal对转化酵母进行自激活检测。结果表明,KCS基因的DNA结合结构域与酵母GAL4转录因子的上游激活位点(UAS)结合,可激活报告基因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经删除KCS基因DNA binding区域后重新转化酵母,结果表明,不携带KCS基因DNA binding区域的截短蛋白可以作为诱饵蛋白来研究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13.
探讨六堡茶对高血脂症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以低剂量50 mg·kg-1·d-1、中剂量100 mg·kg-1·d-1和高剂量200 mg·kg-1·d-1六堡茶水提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性治疗4周后,收集大鼠粪便;将六堡茶醇提物与高脂模型空白组大鼠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培养,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粪便和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六堡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肠道的乙酸含量,显著增加高脂大鼠肠道的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与绿茶水提物相比,六堡茶对高脂大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更强。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六堡茶醇提物对乙酸的抑制率为16.92%,对丙酸和丁酸的促进率分别为24.81%和23.03%;4种茶叶中,六堡茶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最大,普洱熟茶次之,六堡原料毛茶和绿茶的影响最小;六堡茶醇提物不同极性段组分均能抑制乙酸分泌、促进丙酸和丁酸的分泌,其中,六堡茶醇提物通过60%的乙醇洗脱组分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低温条件下细胞膜结构中脂类的脂肪酸成分变化很大.对低温抗性较高的植物粒线体膜的脂类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比对寒冷敏感的植株粒线体的要多.推测这种现象与植物抗寒性有关.但有的资料则指出,脂肪酸含量与抗寒性无关,而与植物  相似文献   

15.
回顾近年来植物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改良的育种研究及成果,并展望未来通过基因工程等改良脂肪酸成分的研究。通过自然突变筛选和人工诱变等手段,高油酸含量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高油酸油菜和大豆品种已成功推向市场。通过基因工程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已创造了芥酸含量为70%以上的油菜种质。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得传统油料作物生产出含特殊脂肪酸的工业或能源用油脂成为可能。然而,对植物中脂肪酸代谢途径及其酶学活性调控的分子基础知识不足,仍然是制约油脂中脂肪酸成分调控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豆油脂脂肪酸改良与生化育种策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大豆特异脂肪酸和磷脂对人类健康和进步的贡献日趋重大。因此,国内外植物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们密切合作正洞悉特异脂肪酸、磷脂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奥秘。 大豆育种家们在提高大豆油脂含量的同时,已注意到选育特异脂肪酸含量高的新品种。为迎接大豆油脂脂肪酸品质改良的挑战,以及为传统式或经验式育种家们提供有关  相似文献   

17.
芒果在成熟期间的可溶性蛋白质增加,不溶性蛋白质减少。在芒果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十二种,而且每种氨基酸的百分率都随成熟度而变化。芒果的总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逐渐增加。在各个成熟阶段,对芒果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进行了测定,但没有发现木糖。证实芒果有三十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顺式罗勒烯、月桂烯、苎烯、酯类、醛类和萜烯类。芒果汁含有的主要组份脂肪酸是棕榈酸和油酸。短链脂肪酸在绿熟期只占5%,并在其他成熟期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并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一种名为碱篷的黎科属盐生植物是一种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油料作物.碱莲是一种可在高盐碱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我国有20多种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各省区的盐碱环境中。我国有近6亿亩盐碱地,因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研究结果发现,戏莲植物的种子含油量高达36.54%,出油率达28%VXde,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1.84%,必需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朋%,具有极好的营养保健价值.完全可以作为新的油料资源进拧开发。同时,碱篷的蛋白质资源比大豆、鸡蛋、螺…  相似文献   

19.
病虫害等生物逆境胁迫与温度、水分等非生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关键因素。脂质参与到植物响应胁迫的各通路中,形成一套独特的反馈应答机制,如不饱和脂肪酸对生物胁迫中的抗病虫功能等。另外,非生物胁迫中脂肪酸衍生物还能够增加细胞内渗透调节,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因此,脂质的含量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有密切联系。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植物脂质的调控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胁迫类型,重点总结了植物在各胁迫下脂质的变化及调控作用,意在加深对逆境下植物生理活动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逆过程中脂质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3 FAD基因是α-亚麻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基因,通过调节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植物中α-亚麻酸含量。对南美油藤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PvFAD7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有利于探明南美油藤种子高含量α-亚麻酸的合成机制,为下一步利用遗传改良生产植物α-亚麻酸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前期南美油藤种子转录组数据,从南美油藤新鲜叶片同源克隆获得南美油藤脂肪酸脱氢酶基因PvFAD7的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南美油藤不同器官(成熟叶、新叶、茎、根、果皮、幼嫩种子和成熟种子)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观察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在烟草叶表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介导农杆菌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PvFAD7基因的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并对收获的种子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南美油藤PvFAD7基因DNA全长序列为2 222 bp,编码461个氨基酸,包括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蛋白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南美油藤PvFAD7编码蛋白与同科植物蓖麻和橡胶树同源性最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vFAD7蛋白有4个组氨酸保守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