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测定14804份籼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其加权平均值为25.0%,变幅6.5%~34.6%,3/4的品种集中分布在22%~28%之间。方差分析表明:品种类型间,水陆稻间,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品种间直链淀粉平均含量的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指出,我国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大致可分为四区,并存在着由西向东,从北到南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特青及其杂交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特青是我国育成的一个超高产籼稻常规品种,同时也可作为两系杂交稻的重要亲本,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与食味品质较差。采用水稻蜡质基因内的一个分子标记(称为PCR-Acc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经回交转育向特青品种导入来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籼稻的Wx基因,选育了仍保持原有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3个优质品系特青TT-1、特青TT-2和特青TT-3。改良品系胚乳中Wx基因表达量较改良前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合成大幅减少,由改良前的28.5%成功下调至15%左右的中等偏低水平。用改良品系与培矮64S所配两系杂交组合仍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及其他优异农艺性状,而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改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后对亲本及杂种稻米中胶稠度等其他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 胚、 胚乳、 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环境互作效应。 结果发现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的表现主要受制于基因的遗传主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对其影响较小。 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遗传主效应以胚乳效应为主, 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对直链淀粉含  相似文献   

4.
通过转反义Wx基因育成了直链淀粉含量(AC)降低的籼稻龙特甫新保持系B(wxLB1,wxLB2),并转育成了相应的新不育系新龙保A1(wxLA1)和新龙保A2(wxLA2)。考察和测定了由新不育系和原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代的农艺性状、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RVA谱。结果表明:由wxLA1,A2配制的杂种后代直链淀粉含量和粒重极显著地低于各自对照(CK1:LA/YH559,CK2:LA/MH63),胶稠度(GC)和崩解值(BDV)则明显高于对照,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冷胶黏度(CPV)、消减值(SBV)、峰值时间(PeT)、起浆温度(PaT)和回复值(CSV)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杂种后代淀粉胶稠度和RVA特征值变异来源分析显示,GC和RVA谱特征值主要受母本影响,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结果表明,选择改良籼稻龙特甫雄性不育系品质是改善杂交稻米淀粉理化和蒸煮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米饭质地与直链淀粉含量及食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10个安徽生产的稻谷和10个韩国生产的稻谷的米饭质地、直链淀粉含量及食味品质等的测定和分析,得出粳稻的硬度、咀嚼性、弹力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粘度与之呈极显著的的负相关:对籼稻来讲,直链淀粉含量与粳稻有着相同的趋势,但食味品质与米饭质地的关系似乎不大。通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其咀嚼性和弹力性对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均有着较为一致的规律。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偏回归系数不显著。因此,对直链淀粉含量及食味品质与米饭质地的部分性状建立了简单回归方程。试验还得出,同一品种在韩国种植,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基因导入到不同恢复系中。对后代株系的基因型及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有了显著提高,受体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由10.6-14.4%提高到了18.0-21.4%。改良株系与广占63S和Y58S的配组实验表明,F1代杂交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原组合有显著提高,并达到适中直链淀粉含量水平,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改良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稻米淀粉结构、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种,研究其淀粉体结构和糊化特性。发现不同品种的淀粉体结构、糊化特性随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直链淀粉含量从3.43%至21.65%,其晶体类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消减值表现为升高趋势,相对结晶度和消减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r=-0.964*, r=0.997**),消减值与结晶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0*)。米粒的背部和腹部间淀粉体大小和排列有所不同,糯性或低直链淀粉含量与非糯性或高直链淀粉稻米的胚乳结构存在差异,淀粉体排列以糯稻较紧,粳稻次之,籼稻最松。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可能与胚乳中淀粉体的形状和紧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稻米脱支酶对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固优1号稻米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脱支酶、淀粉及其组分后,用脱支酶作用淀粉及其组成,研究稻米中的脱支酶对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脱支酶作用后,以链淀粉含量明显减少,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减少,而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支链淀娄与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减小,支链淀粉分子量分布范围变窄;直链淀粉的碘蓝值减小,支链淀粉的碘蓝值增大,扫描电子显微照片显示经脱支酶作用后,淀粉粒表面变得较平滑;经脱支酶  相似文献   

9.
导入反义Wx基因改良杂交籼稻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性状。试验了适合水稻冈46B和Ⅱ-32B品种进行遗传转化的外植体、培养基及光温条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反义Wx基因导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保持系冈46B和Ⅱ-32B,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纯合转基因水稻植株成  相似文献   

10.
选择高淀粉和低淀粉2种类型高粱,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通过对子粒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研究高粱开花后,不同淀粉含量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粱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子粒灌浆过程推进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高粱子粒灌浆过程中,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子粒淀粉含量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在灌浆初期子粒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差异,而在灌浆中后期表现为显著差异;高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初期明显高于低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子粒总淀粉积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灌浆期支链淀粉积累以及灌浆中后期子粒直链淀粉积累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方法分离稻米粉,得到了除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外的中间成分和非淀粉成分,初步测定了它们的含量,并观察了其形态结构的不同,可能会为揭示稻米品质的差异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甬粳2号A×K2001经过籼粳杂交后的新品种甬优15号与杂交籼稻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之间的籼粳类型互混,按GB 1350-2009《稻谷》标准判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对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比较分析,各项指标趋同。由于稻谷的主要用途是加工后食用,因此对关键指标粒型(长宽比)和直链淀粉进行分析探讨,当杂交稻谷的粒型(长宽比)之差值达到0.8,粒型有明显不同,检出异品种粒达90%以上,可以用来控制加工过程的互混现象。通过对74批次籼稻谷和91批次粳稻谷直链淀粉(干基)含量的分析,含量在12%~22%的籼稻谷达到96%,粳稻谷达到95%。因此根据食用品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密切相关性设定区间值,作为评定食用品质高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谢国禄 《作物育种信息》2005,(10):20-20,F0003
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米饭粘性的一种主要因素。本试验调查了由几个突变体衍生的低直链淀粉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对成熟期温度的反应情况。设置人工气象室、温度及自然条件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测定了高、中、低3种温度条件下成熟时的胚乳直链淀粉含量。调查发现被检测的每个品系或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在高温处理区较低。而在低温处理区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不溶性直链淀粉与储藏大米质构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3种稻谷在37℃下储藏4个月后直链淀粉,不溶性直链淀粉,蒸煮最适加水量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米储藏4个后,不溶性直链淀粉,蒸煮时最适加水量及米饭硬度均增加,而粘度降低,粘度/硬度比值下降。发现以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确定大米蒸煮的最适加水量优于以直链淀粉含量确定的最适加水量,储藏后水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与蒸煮后大米粘度降低值之间相关系数为r=-0.769^**,与硬度增加值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家系间数量性状主基因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长鉴  徐辰武 《作物学报》1995,21(5):632-636
具有主基因差异的纯系杂交,其后代家系按主基因型表现为不同类型。本文以似然函数法分析F3家系资料,提出家系主基因型鉴别,主微基因效应和互作以有主基因显性度的估计和测试方法。应用于籼稻株高和直链淀粉含量两组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的分离比均符合一对主基因的理论比。两对主基因的增值基因均表现不完全显性,高杆基因对半矮杆基因的显性度估计为0.67,高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对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估计为0.32。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9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直/支比值)的变化动态、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淀粉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协优728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苏协青早A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试表现突出,区试中高产点达734.8kg,平均667m^2产625.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3%,居参试组合首位。经江苏省种子站统一抽样分析,米质达国标二级,出糙率82%,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0.7%,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21.7%,胶稠度78mm,粒长7.3mm,长宽比达3.3,透明度2级,碱消值5级。2005年破格进入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进入全国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8.
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米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穗内不同米粒间、粒内不同部位间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明确同一品种同一穗不同籽粒间的差异可高达14.2%, 稻穗上部、一次枝梗、先开花结实或粒重较高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稻穗基部、二次枝梗或未完全成熟、迟开花结实或粒重较低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 米粒胚侧半粒与  相似文献   

19.
高直链淀粉玉米amylose-extender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玉米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受隐性核基因amylose-extender(ae)控制.生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费时、费力,因此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改良需要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对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和普通玉米材料ae基因的cDNA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材料cDNA 序列第9外显子(84...  相似文献   

20.
钟连进  程方民 《作物学报》2003,29(3):452-456
对籼、粳、糯3种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不论是早籼品种浙733,还是早粳品种浙农104,其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灌浆初期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随着灌浆时间的推移,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升高,灌浆后期则略有降低,而对早糯品种早香糯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