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畜禽增重提高15~20%,每千克增重耗料下降10~15%;可使氨基酸减少氧化而有较多的氨基酸转化成体蛋白,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在高温条件下,还有利于提高能量摄入量,降低畜禽的体热损耗,减缓热应激。此外,添加脂肪还可有效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添加的方法有:1.在2~4周龄的断奶仔猪口粮中添加3%的动物油脂,可使仔猪增重提高10~14%,每千克增重耗料节省8~10%,仔猪死亡率降低50%,且可有效防止断奶应激。在生产中,最好使用比例为2:3的动、植物脂肪混合物,因为对断奶仔猪来说,植物性脂肪的效应大于动物性脂肪。  相似文献   

2.
新型饲料原料——猪肠膜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断奶仔猪的断奶综合症是养猪业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日粮设计时 ,常用较昂贵的血浆蛋白、乳清粉与鱼粉等动物性蛋白饲料 ,使易引起过敏性腹泻的豆饼(粕)蛋白不超过总蛋白量的60 %。Mavromichalis和Baker(1998)指出 ,乳猪日粮中血浆蛋白是必需成分。猪肠膜蛋白(DPS)是一种比较新的仔猪蛋白补充料。试验表明 ,它可替代断奶仔猪日粮的血浆蛋白和乳清粉。DPS的主要成分是猪肠粘膜水解蛋白 ,是利用小肠及肠粘膜萃取肝素过程中的副产。将屠宰场收集的猪小肠及肠粘膜 ,用蛋白酶在62~74℃下处理5小…  相似文献   

3.
小麦面筋是小麦淀粉加工时的一种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少量脂肪和矿物质。据分析,每100克湿面筋含蛋白质224克,脂肪0.2克,糖类1.3克,钙78毫克。磷200毫克,铁62毫克,其蛋白质和铁含量比一般肉类还高,因此,用面筋开发制成的素肠(外观似动物肠,故名素肠)深受市场欢迎。现将生产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籽提取物已成为美国保健品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产品。葡萄酒蛋白肽是葡萄酒中的保健成分.以此为主要成分开发出“肠白金”。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肠白金”在防治仔猪腹泻上明显优于抗生素组和微生态组.增重效果显著。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发现可有效营养和保护小肠绒毛,使肠绒毛表面坏死点快速再生.保护肠粘膜的完整性。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切片.可见使用“肠白金”组的小肠绒毛明显比对照组变粗变长。可明显增强肠粘膜免疫力.使仔猪在断奶过程中少生病、长得快。有效解除霉菌毒素对肠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肠康肽(以发酵豆粕为主要原料,经科学营养强化的新型蛋白原料)在肉鸡饲料中的恰当应用方法,选取612只爱拔益加商品代1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分别在前期(0~21 d)日粮中添加1%(CK)、2%和3%的肠康肽替代等量鱼粉,在后期(22~42 d)日粮中相对应的处理分别添加0.5%(CK)、1.0%和1.5%的肠康肽替代等量鱼粉,研究肠康肽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替代量。结果表明:在肉鸡生长前期用2%的肠康肽替代等量鱼粉、在生长后期用1%的肠康肽替代等量鱼粉,对肉仔鸡生产性能、饲料报酬和死淘率无显著影响,但肉仔鸡的平均体重、饲料转化率、营养物质(蛋白、脂肪和纤维)消化率均最高。说明肠康肽在肉仔鸡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1%~2%。  相似文献   

6.
正第断奶仔猪饲粮中含有3%~10%的脂肪。猪对脂类的利用率因脂肪来源(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和猪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异。研究表明,饲粮中脂肪的消化率受断奶日龄、断奶后时间、脂肪来源和结构的影响。豆油和椰子油比牛油和猪油更易消化。添加乳化剂可提高牛油和猪油的消化率,但对生长性能影响非常小。虽然在哺乳期间,仔者的胰腺重量、脂肪酶活性(以每单位组织湿重计算)和总脂肪酶活性增加,但是断奶会导致胰脂肪酶活性降低,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养猪业中,提早断奶已成了提高猪群生产的一项必需措施。但是,断奶会引起仔猪小肠的形态学变化,消化酶分泌减少,加之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道PH偏高,致使消化道微生物群失调。因此,断奶后7~14天内仔猪极易出现消化不良,生长停滞,甚者发生严重暴发性腹泻。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配制断奶仔猪料时应选择适宜的蛋白源、脂肪源和添加剂,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影响和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8.
王宇欣 《饲料博览》2023,(4):1-6+13
试验旨在研究特殊食品用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同批次23日龄左右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0头,按照体重、日龄等相近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用5%、10%和15%的特殊食品用脂肪粉等能等氮替代相应比例的原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仔猪的试验末重、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钙和磷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肠段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提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特殊食品用脂肪粉可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促进肠道菌群稳定,明显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9.
酶解去除抗原蛋白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选用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的长太杂交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两个试验研究了复合酶体外预处理、不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的豆粕和生大豆不同类型日粮对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生产性能和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预处理能有效去除豆粕抗原蛋白,极显著提高1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P<0 01),豆粕加酶预处理提高仔猪免疫力;24日龄断奶仔猪加酶去除抗原蛋白豆粕饲料其生产性能显著优于豆粕对照组(P<0 05),利用体外酶解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豆粕饲料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的品质越好,动物年龄越大,加酶去除豆粕抗原蛋白不同处理方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生大豆加酶预处理不宜作为18日龄断奶仔猪饲料的唯一蛋白源补充料;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仔猪用酶解预处理大豆蛋白作单一蛋白补充料均不产生过敏反应。酶解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是一种合理利用大豆产品资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是猪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后的仔猪多发,常见于断奶后1~2周,最小的见于3日龄,最大的见于3~5月龄.气候突变,温差较大时多发.饲料能量蛋白高的猪多发.   ……  相似文献   

11.
血浆蛋白和肠粘膜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血浆蛋白粉和肠粘膜蛋白粉,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血浆蛋白和肠粘膜蛋白能提高断奶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增加采食量,降低腹泻率,改善饲养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血浆蛋白粉和肠粘膜蛋白粉,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血浆蛋白和肠粘膜蛋白能提高断奶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增加采食量,降低腹泻率,改善饲养效应.  相似文献   

13.
对养猪业来说,在猪的日料中用植物饲料代替稀缺的动物蛋白饲料,具有很大的意义。苏联白俄罗斯畜牧业研究所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已经断奶的小猪的日料中用羽扇豆和马铃薯做成的蛋白精料代替鱼粉。这种植物蛋白饲料的做法是:将羽扇豆和马铃薯捣碎,去掉液汁,放在电凝结器上加热至85—90度(摄氏),再在框式过滤器上把蛋白分离出来,然后将其干燥到湿度达到11度时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对生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机微量元素内络合物作为新兴的第三代产品,克服了第一代无机盐、第二代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缺点,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生物学效价高,并可提高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同时具有一定杀菌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据报道,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络合铁、有机络合锌,能够提高仔猪初生重6%,提高断奶重10%,提高乳汁中铁的含量及仔猪体内铁的含量,增强仔猪免疫力,减少下痢等。为了验证有机微量元素内络合物饲喂哺乳母猪的效果,便于广泛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的蛹肽粉和蝇蛆粉,饲喂拟穴青蟹幼蟹45d。结果表明: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和蝇蛆料组(P<0.05),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成活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P<0.05);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蛹肽料组和蝇蛆料组(P<0.05),粗蛋白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P<0.05),拟穴青蟹幼蟹粗脂肪含量为: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P<0.05);拟穴青蟹幼蟹蛋白酶活性为: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P<0.05),淀粉酶活性表现出与蛋白酶活性相同的结果(P<0.05),脂肪酶活性则为蛹肽料组与蝇蛆料组显著高于基础料组(P<0.05)。综上所述,拟穴青蟹幼蟹饲料中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促进幼蟹生长,提高其免疫力具有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14,(12):16-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浓度的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DSM7134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中微生物以及粪中有害气体含量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6.1±0.35 kg的断奶仔猪140只随机分为4组,有两个屎肠球菌浓度(0或1×109cfu·kg-1饲粮)和两个能量和蛋白水平。试验共进行28 d。每个处理有7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高浓度能量、蛋白质和屎肠球菌饲粮组的15~28 d和整体的平均日增重和肉料比显著增加(P0.05)。与不添加屎肠球菌饲粮组相比,添加组在第14和28天氮的表观总肠道消化率(ATTD)显著增加(P=0.033和0.030)。与低浓度能量、蛋白无屎肠球菌组相比,高浓度能量、蛋白有屎肠球菌组能量的ATTD显著增加(P0.05)。与低浓度能量、蛋白无屎肠球菌饲粮相比,高浓度能量、蛋白有屎肠球菌的饲粮组的血清Ig G浓度显著增加(P=0.039)。在第14和28天时,分别在屎肠球菌组中添加粪中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09和0.013),NH3含量显著下降(P=0.013和P=0.032)。添加屎肠球菌组在第28天时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24)。研究表明,高浓度能量、蛋白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DSM7134 1×109·kg-1饲粮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有该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哺乳期使用植物小肽对断奶后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将800头PIC五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在哺乳阶段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含有质量分数2%血浆蛋白及质量分数2%和4%植物小肽的日粮,于(21±2)日龄仔猪统一断奶,在(25±2)日龄时从4个处理中分别选出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75头仔猪,随机分为3个重复,统一饲喂保育日粮进行保育试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血浆蛋白组(P>0.05)、2%植物小肽组(P>0.05)和4%植物小肽组(P<0.05)均提高了仔猪日增重;从试验全程的料重比来看,血浆蛋白组较高(P>0.05),2%植物小肽组和4%植物小肽组较低(P>0.05);血浆蛋白组(P>0.05)、2%植物小肽组(P>0.05)和4%植物小肽组(P<0.05)的仔猪腹泻率均有降低。与血浆蛋白组相比,哺乳期补饲日粮中添加4%植物小肽提高了断奶后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了腹泻指数(P<0.05),提高了断奶后仔猪血糖浓度(P<0.05)和血清总蛋白浓度(P>0.05),降低了血浆尿素氮浓度(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期补饲日粮中添加植物小肽,能够提高断奶后仔猪的生产性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并且随着植物小肽添加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技术讲座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陈俊海博士主讲第一节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反应在最近2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殖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研究者可用数学方法描述生长猪维持、蛋白质贮存、脂肪贮存等能量代谢,以及环境因素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影响。因...  相似文献   

19.
为中国荷斯坦牛犊牛早期断奶的人工培育、公犊牛的肉牛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选择品种来源一致、出生时间不超过3 d 的中国荷斯坦公犊30头,分别采用40%、55%和70%的非乳源性蛋白替代代乳料中乳源性蛋白,以改性植物蛋白、改性淀粉分别为早期断奶代乳料的蛋白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实现全乳哺喂量仅98.96 kg,3周龄早期断奶,研究非乳源性蛋白不同比例对乳用犊牛早期断奶体重和前胃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70%非乳源性蛋白替代组的犊牛,4周龄时瘤胃 pH 已达到成年牛的中性微酸水平,并维持相对稳定,为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发育提供了稳定的瘤胃环境;8周龄时体重为80.13 kg,平均日增重为651 g,前胃重量、容积和瘤胃纤毛虫数量接近正常成年牛的水平,均与40%、55%非乳源性蛋白替代组的效果相当。说明,中国荷斯坦牛犊牛早期断奶代乳料中70%的非乳源性蛋白替代可取得良好的增重效果,能有效促进前胃的提早发育和瘤胃 pH 环境的提早形成,从而促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提早建立。  相似文献   

20.
断奶是养猪业中最具挑战性的阶段,对仔猪生长性能及之后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断奶对仔猪的肠道发育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可能会导致采食量减少、生长速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采取有效的营养策略可改善仔猪肠道健康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断奶仔猪的产量。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通过仔猪肠道免疫、肠道微生物稳态及肠-脑轴的调节仔猪肠道健康,为加深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