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寻求适合矿区废弃地土壤修复的重金属耐性植物,对海南省昌江县昌化镇铅锌矿区废弃地及其周边植物进行调查。在调查区内设定3个采样点,对采样点内采集的13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及其所在区域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该矿区周边土壤普遍受到Pb、Cd、Zn和Cu的污染,矿区周边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9.86,按照土壤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可知该矿区周边土壤污染等级属于重度污染;(2)在海南昌化铅锌矿区周边生长的植物中,心叶黄花稔(Corchorus aestuans)表现出对重金属Cd的富集潜力,酒饼簕(Atalantia buxifolia)表现出对重金属Zn的富集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三七种植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Cd、As、Pb、Cr、Hg)的污染风险及植株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方法】采集来自10个三七种植地的250株三七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方法检测土壤和植株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一步分析三七根际土壤及植株地上部、地下部5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10个采样地三七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率为Cd (75.56%)>As (40.23%)>Cr(8.89%)>Hg (0.00%)=Pb (0.00%),超标重金属未超过管控值,4个采样地属于轻度污染。三七植株地上部及地下部均超标的重金属为Cd、Cr和Pb,地上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d (67.90%)>Cr (22.22%)>Pb (10.84%),地下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r (49.43%)>Cd (32.05%)>Pb (3.70%)。除了Hg,三七植株地下部对Cd、Pb、As和Cr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地上部,且地上部和地下部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结论】大部分采样地属于轻污染等级,但三七植株地下部及根际土壤Cd、As和Cr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垃圾填埋对周边植物的影响,对昆明市东郊垃圾填埋场周边9种植物叶片中 Mn、Cu、Zn、Cd、P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填埋场周边植物受 Pb污染较突出,并存在一定 Cd污染,其余重金属污染不明显;9种植物中,除桉树、矮杨梅、云南松和杨树的 Mn富集系数大于1外,其余各植物的元素富集系数均小于1.其中,冲天柏与黑荆树对 Pb的耐受性较强,杨树对 Cu、Cd的耐受性较强,但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代废弃的铅锌矿渣堆中重金属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分别调查了堆积时间在10、20和近100a的铅锌矿渣堆,埋深在10、30、60cm的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雨水的淋溶作用和酸化,矿渣堆表层的重金属随堆积时间延长而减少,在100a的矿渣堆中,表层的铅含量仅有575.51mg·kg-1,但下层含量却达到5144.57mg·kg-1。在这些矿渣堆中,可溶性铅的含量也较高,最高达到了453.48mg·kg-1,而堆积20a和10a的矿渣中表层的重金属含量减少的程度较小,可溶性铅含量也相对小,最高含量分别为197.1mg·kg-1和50.11mg·kg-1。在堆积初期,表层的可溶态重金属含量较高,随时间的推移,下层含量逐渐增加,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超过上层。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及该区14种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中的Pb、Z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于320,为极强生态危害.Cu、Cr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小于40,为轻微生态危害.分析表明,采矿冶炼活动对矿区重金属含量和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Cu的同源性很高,Cr则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积累特征.矿区14种优势植物对Pb、Zn、Fe、Mn、Cu、Cr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植物地上部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值,其中芦苇、白芒、蒲公英、蜈蚣蕨对Pb、zn有较好的富集特性,可以作为潜在的Pb和Zn污染修复物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可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种类,采集矿区主要分布的7种草本(芦苇、芒萁、笔管草、乌蕨、乌毛蕨、藿香蓟和毛蕨)及植物采样点的表层土壤(0~30 cm),测定采集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及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Cd、Pb、Zn和Cu),分析7种草本对重金属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Cd、Pb、Zn和Cu平均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分别超标21.77和604.60倍,污染最为严重;芦苇地上部分Pb含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达到Pb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对Cd和Cu也有强的富集能力,其转运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藿香蓟对Cd和Cu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对这两种重金属的转运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是Cd和Cu的潜在富集植物;笔管草和乌蕨对Cd、Pb、Zn和Cu具有一定吸收能力,且转运系数均大于1,对被此4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富集系数均小于1;乌毛蕨和毛蕨的重金属吸收、富集能力相对较弱;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芒萁体内重金属含量、转运和富集系数未显示明显规律,芒萁对Cd、Pb和Cu均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对这3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是潜在的多金属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7.
铅锌矿渣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南郴州某铅锌选矿厂铅锌矿渣污染下土壤重金属的不同化学形态含量、土壤化学性质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湖南省重金属修复地方标准相比,采样区4种重金属Zn、Pb、Cd、Cu的污染程度依次降低;同种重金属不同化学形态之间比较,铅铁锰氧化态、锌醋酸提取态、镉醋酸提取态、铜残渣态含量较高;重金属污染显著改变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8.
9.
以贵州废弃DW铅锌矿区27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测定植物体内Zn、Cr、Pb的含量,研究了矿区植物中的Zn、Cr、Pb的含量积累特征及植物对它们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中的重金属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Pb、Cr,但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r、Zn、Pb。受矿区环境及Zn适应的影响,植物对Zn富集系数较小,Zn在百合科萱草中的积累量为1 650.27 mg/kg;地笋对Cr的富集系数为0.591,可作土壤重金属Cr污染修复植物;所研究的植物均不适合作重金属Pb的土壤环境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干旱区交通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的绿化树种,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域绿化树种进行调查,采集路域16种常见绿化树种的不同器官及对应的根际土壤,测定其重金属Pb、Zn、Cd、Cr、Cu和Ni的含量,计算各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系数。通过聚类分析与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探讨各树种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6种绿化植物对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CF)与转运系数(BTF)整体表现分别为Zn>Cu>Ni>Pb>Cd>Cr,Zn>Cu>Pb>Ni>Cr>Cd,平均BCF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综合评价得出,红皮云杉、复叶槭、圆冠榆、樟子松、火炬树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较强,对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的修复价值,可考虑作为干旱重金属污染区域修复的首选树种;北美海棠、金叶榆、紫叶矮樱、水蜡、白榆、暴马丁香对各类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适中,这类树种可优先考虑为交通路域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预防树种;大叶白蜡、新疆杨、榆叶梅、垂柳对各类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较弱,这类树种属于低积累绿化树种,且在干旱区域具有良好的适生性,可以考虑用于轻度污染区域园林观赏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交通路域污染治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南昌化铅锌矿废弃地采集的56份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并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运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废弃地重金属镉(Cd)污染程度最高,铅(Pb)与锌(Zn)次之,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值;从内梅罗综合指数来看,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级别;从生态风险角度分析,废弃地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达到重度风险级别;从克里金插值结果来看,废弃地表层土壤污染最小的地方均在废弃地东北部地区以及西南部河流尾段处,而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集中在尾矿库东部、服务区、居民点、河流中段以及河流转弯处。  相似文献   

12.
改良剂对铅锌尾矿砂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剂(有机肥、泥炭、土壤)与铅锌尾矿砂混合的试验方法,通过改进BCR法连续提取As、Zn、Pb、Cu的化学形态,评价改良剂对尾矿砂中As、Zn、Pb和Cu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降低铅锌尾矿砂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尾矿砂中As、Zn、Pb和Cu总量高,分别为255.44、9 445.67、1 296.02和61.93 mg/kg,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弱酸提取态的形式存在.改良剂与铅锌尾矿砂混合后,As、Zn、Pb、Cu的总量、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得到降低,其中有机肥和泥炭能显著提升重金属的可氧化态所占比例,使重金属稳定性得到增加,达到降低重金属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21株分离自会泽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进行耐复合铅锌双盐抗逆性及16S rDNA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铅锌双盐具有良好的耐性能力,筛选出HSY6和HZH2两株抗性能力强的菌株,分别与三叶草、紫花苜蓿共生。21株供试菌株的16S rDNA PCR-RFLP在73%的相似水平上分为5个遗传群,分别为慢生根瘤菌属(2株)、中慢生根瘤菌属(5株)、中华根瘤菌属(1株)、土壤杆菌属(3株)、根瘤菌属(10株)。供试根瘤菌类群对重金属铅锌的耐性为慢生根瘤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属>土壤杆菌属>根瘤菌属。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菜地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调查了杭州市30 个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通过分析各蔬菜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研究了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共27 种蔬菜对土壤Cu、Zn、Cd、Cr、Pb 的富集特性,旨在了解不同蔬菜对重金属富集特性的差异,并就中轻度重金属污染菜地上的蔬菜种植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在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叶菜类中的筒蒿、甘蓝、菜心、芹菜和长白菜,根茎类中的白萝卜、胡萝卜,茄果类的西红柿等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相对较低,可以优先考虑种植;而叶菜中的白苋菜、红苋菜、塌棵菜、西兰花、紫背天葵、雪菜和生菜,根茎类中的莴苣、芋艿、大红萝卜和樱桃萝卜及茄果中的甜椒等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高,应尽量避免选择种植于中轻度重金属污染菜地。  相似文献   

15.
油菜因具有生长快速、生物量较高、且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及吸收积累能力的特点,常用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本试验在湖南郴州某尾矿区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田,种植芥菜型油菜 (BJ) 、甘蓝型油菜 (BL) 、加拿大甘蓝型油菜 (CBL) 和本地油菜 (LR) 4个品种,对比不同品种油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情况。结果表明:Pb 主要积累在油菜的根部,Cu、Zn、Cd 在油菜的根、叶中的积累浓度都很高,而茎和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油菜叶对重金属的积累浓度表现为:Zn >Cu >Pb >Cd,根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量的顺序为:Pb >Zn >Cu >Cd;重金属在不同品种油菜间的吸收积累及转运情况存在差异性显著,地上部分 (叶) 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u:BJ≥LR >BL >CBL,Zn:BL >CBL >BJ >LR,Pb:BJ≈LR >BL≈CBL,Cd:BL >CBL >BJ >LR;重金属从茎秆转移到叶片转运系数 (Tsl) 为:Cu:LR >BJ≈CBL >BL,Zn: BL >LR >BJ >CBL,Pb:BJ >CBL≈LR >BL,Cd:BJ >BL >CBL >LR。总的来说,芥菜型油菜适合Cu、Pb 污染的土壤;甘蓝型油菜对Zn、Cd 的吸收积累效果最好,非常适合用来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积累和降解转化,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就近十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理、对象及超积累植物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土壤重金属及其与植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物地球化学的方法,测定土壤与植物重金属含量。野马川和妈姑镇废弃地均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Zn、Cd和Pb的污染相对严重,含量特征表现为ZnPbCuAsCd。植物体内重金属离散程度顺序为ZnPbCuAsCd,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顺序一致。植物中重金属元素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元素As除外)。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优势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hiemale)和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在重金属污染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作为重点推荐植物。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某火力发电厂周边地区土壤及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湿法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其中Cd、Cr、Pb、Cu、Zn、As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同时研究了当地木本植物积累和转运重金属的能力。结果表明,土壤中Cd达到了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也达到了严重级别;而其余5种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但是该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达到了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的水平。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表明,样地中15种优势树种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普遍较弱。综合分析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积累能力,黄杨(Buxus sinica)、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积累重金属的能力较强;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转移重金属的能力较高。并且这几种植物在样地中的生长状况良好,适于作为此类重金属污染厂区的生态防护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抗性内生真菌与其宿主植物重金属抗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纯培养分离方法分别从重金属富集植物(大叶相思)与非富集植物(水禾、水稻)根内及根际分离到不同种类的真菌菌株。重金属抗性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3种植物内生真菌重金属抗性菌株比例高于根际真菌,其中重金属富集植物内生真菌抗性菌株数目高于非富集植物内生真菌.且富集植物重金属抗性内生真菌的比例明显高于根际真菌.但非富集植物重金属抗性内生真菌的比例与根际真菌差别不明显。这些重金属抗性真菌多属于青霉、曲霉、镰刀菌、木霉等与植物有密切关系的种属。这些结果初步表明重金属富集植物内生真菌与其宿主植物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汉江上游某铁矿尾矿库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环境污染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区土壤中重金属除Ti外均超出当地土壤背景值,以Cd超标最严重(超标12倍);形态分析表明Fe、Ti、As、Hg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残渣态,Mn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均值24.07%),Zn的易还原态所占比例最高(均值22.07%),Ni和Co的易氧化态所占比例最高(均值分别为28.99%、25.46%);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尾矿库区土壤Hg和Cd达到中-强污染等级,As和Co属中度污染等级,Fe、Zn、Mn、Ni以无污染-中污染为主,其余金属无污染;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显示Cd和Hg的生态风险等级为极强,As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其余元素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尾矿库采样区域整体处于很强的生态风险等级,尤其需要加强对Cd、Hg、As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