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收集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舟山4个三疣梭子蟹野生地理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体,评估有效群体含量,制定合理保种模式;在5%留种率下,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新品种培育.到2010年经过连续5个世代选育,形成特征明显、性状稳定的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商品苗种进行对比测试.“黄选1号”收获时平均个体体重提高20.12%,成活率提高32.00%,全甲宽变异系数小于5%“黄选1号”新品种2010~2012年进行中试养殖200余hm2,养殖方法以“蟹、虾、贝、鱼”多品种生态养殖为主.结果显示,新品种收获时个体规格大、成活率高、整齐度好,平均单产提高30%;已推广到山东、河北及浙江等地,累计养殖面积6 000余hm2,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概况(一)育种过程1.亲本来源亲本来源于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核心育种群体及我国沿海东营垦利的黄河入海口、南通启东的长江入海口2个低盐海区(盐度20~28.7)野生地理群体,其中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800只,东营垦利海区520只,南通启东海区510只,共计1830只,雌雄比例均为1:1。  相似文献   

3.
6月初,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新品系“黄选1号”在河北繁育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山东省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国家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2-2012),2015—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项目组在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的工厂化苗种繁育、池塘养殖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2年的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5年养殖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盐度耐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盐度突变和渐变两种方法测定了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的盐度耐受性。盐度突变条件下,Ⅱ期幼蟹24、48、72h低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655、22.109、23.184;高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0.711、50.061、49.612。80日龄成蟹24、48、72h低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13、7.49、8.56;高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4.49、52.74、52.21。在逐渐降低盐度条件下,Ⅱ期幼蟹可在盐度6.7的海水中存活,而80日龄成蟹可在盐度为5.7的海水中存活;随着盐度逐渐升高,Ⅱ期幼蟹和80日零成蟹均可在盐度47.7的海水中存活。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具有较宽的盐度耐受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我们引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国家水产新品种"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与本地的三疣梭子蟹在养殖条件、混养品种、养殖密度、管理方法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养殖条件(1)养殖试验地点:位于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养殖池周围无污染源,环境安全。(2)养殖试验池状况:选择4个条件相近、面积相同的养殖池,各池有效养殖水面面积1.7公顷,总  相似文献   

7.
正2014-2015年,我们引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国家水产新品种"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品种登记号:GS-01-002-2012),与本地未经选育的三疣梭子蟹在养殖条件、养殖品种、放养密度、管理方法均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试验,"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比本地三疣梭子蟹产量提高21.9%,体重增加8.6%,成活率提高12.2%,净收入提高30.8%。现将试验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8.
9.
<正>三疣梭子蟹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海域,在我国分布较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福建、广东,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由于三疣梭子蟹养殖普遍采用野生亲蟹培育苗种,生长速度缓慢,养殖成活率低,对病害和环境胁迫(如多雨季节的低盐胁迫)的防御能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生长和育种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家系为分析单元,测量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新品种在80、100日龄的甲宽、体高和体质量3个性状,运用"海水养殖甲壳类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V1.0"及SPSS13.0软件,对其生长性能、遗传力及育种值进行分析,探讨育种值选择在三疣梭子蟹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80、100日龄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6.20%和19.35%,显示了较大的生长优势;采用REML法进行遗传力评估,发现三疣梭子蟹甲宽、体高、体质量8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64、0.304、0.167,10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25、0.241、0.117,属于中低度遗传力,说明采用家系选择方法对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继续遗传改良效果更佳;最后通过BLUP方法评估家系育种值(EBV),比较发现育种值选择效率比表型值选择效率提高11.1%~19.38%。因此根据育种值进行三疣梭子蟹家系选择,在5%选择强度下利用表型值进行亲本选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三疣梭子蟹选育模式。该结论为三疣梭子蟹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科甬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大黄鱼"东海1号"等15个水产新品种。其中大黄鱼"东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3号"、三疣梭子蟹"科甬1号"、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长牡蛎"海大1号"、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文蛤"科浙1号"、条斑紫菜"苏通1号"、坛紫菜"申福2号"、裙带菜"海宝1号"、龙须菜"2007"等11个品种为适宜推广的选育品种;北鲆2号、津新乌鲫、斑点叉尾鮰"江丰1号"、海带"东方6号"等4个品种为适宜推广的杂交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在盐度胁迫过程中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而了解盐度适应过程中能量代谢机制,设置5、10、20和50共4个盐度组,以自然海水(盐度30)为对照组,进行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盐度胁迫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总蛋白(TP)含量总体表现为先降低后稳定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GLU、TG和TP含量在0~72 h内基本稳定,在整个盐度胁迫过程中,实验组血清GLU、TG和TP含量达到基本稳定后表现为与对照组盐度差值越大其含量降幅越大的特点。同一实验组三疣梭子蟹血清GLU和TP含量的最大降幅比TG含量的最大降幅大。各实验组血清GLU含量在0~9 h迅速降低,而血清TG和TP含量迅速降低发生在0~12 h。血清TP含量的最大降幅在盐度20实验组,但低于血清GLU含量最大降幅,在盐度5、10、50实验组内血清TP含量最大降幅高于血清GLU含量最大降幅。实验组血清尿素(UREA)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稳定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血清GLU、TG和TP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盐度5和50实验组血清UREA含量相近,而血清TP含量则在盐度10与50实验组内相近。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血清中GLU、TG和TP均与渗透压调节密切相关,在盐度适应过程中血清GLU和TP是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的主要供能物质且血清GLU首先代谢供能,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血清GLU与TP对渗透调节供能占比有所不同,高盐环境中三疣梭子蟹血清自由氨基酸含量的部分增加可能来源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13.
以1~6月龄三疣梭子蟹"中宁1号"为材料,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模型分别拟合了体质量、体长、全甲宽、甲宽、体高、大螯长节长、大螯不动指长及第一步足长节长共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旨在寻找各性状的最佳生长模型,并对其增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体质量性状生长过程以Logistic生长模型(R2=0.999)的拟合效果最佳;除体质量外的其它7个性状则均以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R2为0.990~0.994)拟合效果最好;各性状模型经ANOVA检验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各性状的最佳生长模型得出各性状的极限值分别为体质量231.44 g、体长84.45 mm、全甲宽164.44 mm、甲宽128.47 mm、体高43.69 mm、大螯长节长59.96 mm、大螯不动指长90.89 mm、第一步足长节长37.20 mm。体质量的快速生长区间及拐点分别为2.14~3.91月龄及3.02月龄;其它7个性状快速生长区间的始速点为0月龄,终速点为2.05~2.35月龄,拐点在1月龄左右。各性状间的生长速率、生长加速率、相对增长率与绝对增长率存在一定差异。总之,体质量性状生长过程符合"慢-快-慢"的特征,其它性状则表现为"快-慢"的特征。以上结果可为三疣梭子蟹"中宁1号"选择育种及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平潭县水产局于1994年在幸福洋垦区内411养殖区进行三疣梭子蟹土池(虾池)育苗试验。面积16.7公顷。其中育苗池410号3.3公顷,底质细沙,水深1.2~1.8米。养成池411号13.4公顷,水深1.5~2.5米,底质为细沙和泥沙。试验用亲蟹来自当地捕捞,规格每只平均340克。从5月11日至5月21日分4批共投放抱卵亲蟹310公斤于410号池。在亲蟹入池前12天用漂白粉和氰化钠清池,接着滤水洗池一次,然后再进水并施尿素和过磷酸钙,逐渐加水,至5月11日加到最高,水色黄绿,透明度约0.8米。在育苗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在盐度适应过程中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进而了解其渗透压调节机理,设置盐度为5、10、20和50共4个实验组,以盐度30的自然海水为对照组,进行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急性盐度胁迫实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血清渗透压呈规律性变化,0–12 h期间,低盐实验组血清渗透压较对照组表现为下降,盐度为50的高盐实验组,血清渗透压表现为上升;12–72 h期间,各实验组血清渗透压达到稳定状态。随着胁迫盐度的升高,血清与环境介质渗透压的差值先减小后稳定,与外界环境未出现等渗现象。血清中Cl~-、Na~+、K~+含量的变化与血清渗透压的变化相似,但血清与环境介质离子含量的差值表现为Cl~-、Na~+含量差值先下降后稳定,K~+含量差值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最后稳定。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渗透压调节类型属于高渗调节型,Cl~-和Na~+在渗透压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提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具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对生存环境盐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在盐度适应过程中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进而了解其渗透压调节机理,设置盐度为5、10、20和50共4个实验组,以盐度30的自然海水为对照组,进行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急性盐度胁迫实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血清渗透压呈规律性交化,0-12 h期间,低盐实验组血清渗透压较对照组表现为下降,盐度为50的高盐实验组,血清渗透压表现为上升;12-72 h期间,各实验组血清渗透压达到稳定状态.随着胁迫盐度的升高,血清与环境介质渗透压的差值先减小后稳定,与外界环境未出现等渗现象.血清中Cl-、Na+、K+含量的变化与血清渗透压的变化相似,但血清与环境介质离子含量的差值表现为Cl-、Na+含量差值先下降后稳定,C含量差值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最后稳定.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渗透压调节类型属于高渗调节型,Cl-和Na+在渗透压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提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具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对生存环境盐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以来,大连市盐务管理局利用复州湾盐场对虾育苗设施,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取得了成功,共育出1~2.5厘米的稚蟹20,500只.在育苗成功的基础上,他们又利用室内虾苗培育池和室外小水面进行试养。室内试养在二个池子里进行,室外试养水面3.6亩,于8月中旬投苗,到10月下旬共收捕商品蟹430只,平均甲幅宽11厘米,平均体重125克,最大个体甲幅宽13厘米,体重150克。  相似文献   

18.
三疣梭子蟹是个体较大的海产食用蟹,其肉味鲜美,国内外久负盛名。辽宁地区因气候比较寒冷,人工饲养要到6月末7月初才放苗,至10月份起捕,生长期仅3~4个月,当年只有部分个体可达到商品规格,其余的需越冬,下一年再养,使养殖成本增加。为使大部分三疣梭子蟹能在当年达到商品规格,笔者于2002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早繁”(提早人工育苗)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6年,采用河蟹人工高密度小水体的育苗技术及工艺,对三疣梭子蟹的人工育苗作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4只一吨水体的玻璃钢水槽中,经14天的人工培育,共育出三疣梭子蟹苗416,800只,折合重量为2,605g,平均为104,160只,最高单产为307,200只,最高成活率为66%,平均成活率为36.5%。同时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摄食习性及喂养技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