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目背景 盾叶薯蓣系单子叶薯蓣科薯蓣属,为中国特有物种,是提取皂素的主要原料,皂素含量最高达16.15%,超过墨西哥小穗花薯蓣15%的记录,是世界上皂素含量最高的植物。现代医学证明,植物皂素尚不能化学合成,只能从黄姜、川地龙、黄山药等少数植物中提取,其中从黄姜中提取皂素占总量的70%以上。以皂素为原料,已成功开发出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孕激素三大类200多个品种国计民生特需的甾体激素药物,如双烯醇酮醋酸酯、黄体酮、去氢表雄酮、醋酸孕酮、强的松、可的松以及催产素、避孕药等。  相似文献   

2.
黄姜的研究利用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姜经济价值高,是很有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通过对黄姜资源的利用和研究现状综述,重点对其所含的甾体激素类药物原料——皂素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同时也讨论了皂素的提取工艺及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姜是薯蓣植物中皂素含量最高、商品价值较高的留体激素药源植物。陕西省安康市处在黄姜最佳适应区的中心地带。安康市科技工作者1988年开始人工种植试验,上世纪末黄姜生产发展迅猛。2001年10月荷兰公司来安康市考察黄姜产业认为,“世界黄姜生产中心在陕西,陕西的黄姜在安康”  相似文献   

4.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药用植物,主要是利用其根壮茎提取皂素,双烯,以及合成多种激素药物。黄姜多年来供不应求,种植黄姜效益很好,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现将黄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展黄姜前景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资源植物,其根茎中含有丰富的皂素物质,是提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被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使原料黄姜及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导致野生黄姜长期遭到大量采挖,自然资源几近枯竭.  相似文献   

6.
中国黄姜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Dioscoreaezingi-berensisC.H.Wright),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姜的根茎含薯蓣皂甙元或薯蓣皂素。薯蓣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基础原料和起始中间体,应用薯蓣皂素可以合成生产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共200多种药物,以薯蓣皂素为基础几乎可以合成所有的甾体激素药物,故有“激素之母”之称。由于薯蓣皂素主要来自于黄姜,所以黄姜也因此拥有药用“黄金”之美誉。黄姜皂甙元的含量高达16.5%,高于墨西哥小穗花薯蓣15%的含量水平,是世界上药用薯蓣的王牌。一、现状与其他薯蓣属植物相比,黄姜不仅皂素含量比较…  相似文献   

7.
唐彬 《云南农业》2004,(5):29-29
一、薯蓣概述 盾叶薯蓣,又称黄姜、苦良姜、火头根,属多年生缠绕滕本植物.根茎内含有甾体母核结构的薯蓣皂甙,是医药工业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基始原抖,其皂素可进一步加工生产皮质激素、性激素等5大系列180多种产品,也可用于制取洗涤剂、乳化剂和发泡剂等,被称为"药用黄金".盾叶薯蓣提取皂素后,下脚料可加工成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8.
黄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姜提取物皂素是生产甾体激素等药物重要且难以替代的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医学界称其为“药用黄金”、“激素之母”。黄姜原属野生栽培,随着甾体激素等新药的不断开发和黄姜新用途的不断发现,黄姜需求量与年剧增并导  相似文献   

9.
浅谈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姜学名为盾叶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黄姜用途甚广,其根茎含有丰富的甾体皂甙和淀粉,是工业上提炼皂素和提制淀粉的重要化工原料,薯蓣提取的皂素作为甾体原料,可合成50多种激素类药物.作为起始原料,其需求量愈来愈大,具有广阔的种植前景.自1999年引种以来,汉中市黄姜种植面积已达4 666.6hm2,其中留坝县种植2 000hm2,随之而来的栽培、防病等方面问题也暴露出来,其配套的技术措施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1.栽培措施不到位;2.局部病害发生严重,病株率达18%~71%.针对上述问题,经调查分析,现将黄姜在汉中市的规范栽培等高产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姜生产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含薯蓣皂甙元或薯蓣皂素,薯蓣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基础原料和起始中间体,可以合成生产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等约200多种药物,有"激素之母"之称.而薯蓣皂素主要来源于黄姜,因此,黄姜拥有药用"黄金"之美誉.  相似文献   

11.
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学名盾叶薯蓣,是生产甾体激素药和灭螺生物药的理想原料。薯蓣以块茎入药,富含薯蓣皂素、薯蓣素等珍贵物质成分。被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的皂素,就是从薯蓣中提取的。块根药用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利胆退黄、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胸腹  相似文献   

12.
一、黄姜种植的市场前景黄姜学名盾叶薯蓣,又名火头根,过去长期生长在深山,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我国是黄姜的原产地,自20世纪以来,由于人们发现黄姜的根状茎中皂素含量很高,而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初级原料,可以用来加工生产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200多种激素产品,从而使黄姜身价顿时倍增,被称为药中黄金,成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栽培作物。  相似文献   

13.
购买和使用种子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市场前景我国甾体激素药物生产基本上都是使用薯蓣皂素为原料,每年需求量在800~1000t,而近5年的薯蓣皂素年产量在500多t,与需求量相比仍有较大缺口。据联合国统计,国外甾体激素药物1990年销售量105t,销售额为108亿美元,以年平均10.3%的速度增长,2000年销售额已达200亿元,占医  相似文献   

14.
<正> 黄姜又名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berensis C.H.Wright),俗名“火头很”,为我国特有种,是世界上皂甙元含量最高的植物,是生产甾体激素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15.
黄姜俗称火头根,学名盾叶薯蓣,是生产甾体激素药和灭螺生物药的理想原料.被称为“药用黄金”。黄姜生育期长.肥量大,据报道一次施足基肥是夺取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索我地最佳的基肥使用量。我们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盾叶薯蓣根茎富含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原料,在甾体激素类药物中,薯蓣皂素占90%左右。而人工合成的薯蓣皂素,由于毒副作用大,药用效果差,始终不能替代天然皂素。到目前为止,全球薯蓣皂素的加工提取主要是采挖野生薯蓣,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陕西省黄姜皂素行业发展、污染现状出发,提出了现阶段黄姜皂素行业存在的4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使黄姜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近几年我地大力推广种植黄姜,我想种但心里没底,特地写信向贵刊请教几个问题:①黄姜的适应范围;②黄姜的用途及发展前景;③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蔡小金蔡小金读者:黄姜,别名为盾叶薯蓣,又名火藤根,是薯蓣科植物盾叶薯蓣的根茎。黄姜内含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起始原料。黄姜系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我国独有的药用植物。用它能合成生产具有抗炎、镇痛、麻醉、避孕等功能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3大类6级甾体激素类药物60余种,可广泛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  相似文献   

19.
黄姜生产皂素的过程中排放出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了周围水体和土壤,尤其给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皂素废水的有效处理关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常运行和黄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皂素废水的污染现状及特点,综述了近年皂素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皂素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劣及实际可操作性,期望在未来皂素废水处理研究中能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姜皂素废渣生产乙酰丙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确定利用提取皂甙后的黄姜皂素废渣制备乙酰丙酸的最佳条件。【方法】在常压下,采用酸催化方法,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了不同催化酸种类、催化酸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和黄姜皂素废渣粒度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选用硫酸体积分数、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和废渣粒度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对黄姜皂素废渣制备乙酰丙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硫酸体积分数为4%、液固质量比为12∶1、反应时间为10h、黄姜皂素废渣粒度为0.84 mm的条件下,乙酰丙酸产率最高,可达18.31%。对多因素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后,得到生产乙酰丙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4.5%,反应时间12.5 h,液固质量比18∶1,黄姜皂素废渣粒度0.25mm,在此条件下,乙酰丙酸的理论产率可达20.67%。【结论】硫酸体积分数、反应时间和液固质量比是影响黄姜皂素废渣水解的主要因素,黄姜皂素废渣粒度(0.15~0.84 mm)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