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24-125
通过试验测定表明,以多菌灵∶苯醚甲环唑=55∶5的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的增效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筛选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混合物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对山药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药效试验评价了其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质量比为1∶1.6的混合物对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最明显,EC50值为2.88μg/mL,联合毒力测定增效系数为4.75;在大田药效试验中,2种药剂质量比1∶1.6混用对瑞昌山药炭疽病的防效最好,第3次药后7 d、14 d防效分别为70.56%和66.54%,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结论】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梨黑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分离自金水梨园的43个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菌株的EC_(50)。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梨黑斑病菌菌株的EC_(50)分布在0.071 9~1.488 6μg/m L范围内,平均值为0.507 2±0.333 3μg/m L。W检验梨黑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的频次分布呈正偏态分布。菌株主体表现为敏感,但存在敏感性降低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其5 种配比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毒力;并在田间测定了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西瓜蔓枯病防效。结果表明: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5:1、3:1、1:1、1:3 及1:5 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是17.6、0.22、0.68、0.63、0.35、0.28、0.26 mg/L;共毒系数分别是182.70、134.63、124.16、104.33 和101.29。在西瓜蔓枯病发病初期连续喷施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较好防效,推荐剂量为200~400 mg/L。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5:1、3:1 及1:1 配比对西瓜蔓枯病具有增效作用,1:3和1:5配比具有相加作用。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可用于防治西瓜蔓枯病。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对茄链格孢毒力的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对茄链格孢的毒力,以公式评价其联合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混合物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木醋液与化学农药混配对人参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增效作用及最适比例优选。结果表明:7种供试药剂中,木醋液与达科宁混配时,毒力比率均1,表现为拮抗作用;木醋液与克菌丹混配比例为9∶1时,毒力比率1,为1.12,表现为相加作用。另外5种供试药剂与木醋液混配,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表明:木醋液与福美双、代森锰锌混配的共毒系数分别为385.36和749.00,均远100,为增效作用。木醋液与福美双、代森锰锌混配可有效抑制人参黑斑病菌菌丝的生长,为进一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苯醚甲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40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平均防治效果最高达70%。施药3次后,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4000倍及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9.5%、62.6%、73.0%,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的防治效果与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相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可同时防治橡胶白粉病和炭疽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盆栽接种法测定自制10%丙环唑超低量制剂对橡胶白粉病菌的毒力大小,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丙环唑对橡胶炭疽菌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丙环唑对白粉病菌的EC50值为8.5826 mg/L,对炭疽病菌的EC50值为0.3817 mg/L,丙环唑对两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毒力,可用作兼防橡胶白粉病和炭疽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黄瓜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与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指导苯醚甲环唑及其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化学名为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结构如图1所示。属于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多用于防治豆类、小麦、马铃薯、瓜果类、果树等作物的真菌病害。本文建立了一种采用普通GCECD测定蔬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的方法,以期快速、准确地检测蔬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此方法简便易行,能满足实验室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稀释倍数为1500倍、2000倍、2500倍对苹果果实轮纹病进行田间处理,结果表明有效成分的使用剂量在1500-2000倍液时防效最好, 在收获期调查防效达到 85% 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杀菌剂烯酰吗啉与咪鲜胺7∶3、3∶2、1∶1和2∶3等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并根据Wadley法评价了该4个配比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该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均具有显著的相加作用。考虑到配比1∶1烯酰吗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荔枝霜疫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风险,且该配比在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中增效系数分别为0.99和1.19,相加作用均表现优良,因此推荐该配比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的优选方案。如考虑生产实际,也可选择配比3∶2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复配制剂的生产配比,该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的增效系数分别达到1.05和0.84,相加作用也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了其在云南、海南两地芒果中的残留动态。采用UPLC-MS/MS检测,建立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苯醚甲环唑在云南、海南两地芒果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选择乙腈作为提取剂,优化去簇电压为125.9 V,碰撞能量为32.98 V。在0.010~0.100 mg/kg添加范围内,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95%,变异系数为4.4%~8.6%,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苯醚甲环唑在云南和海南两地芒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2 d、10.6 d,施药后21 d、28 d、35 d收获的芒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070 mg/kg,低于国家标准限定的残留值。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良好,可以用于芒果上苯醚甲环唑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5.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杀菌剂丙环唑对香蕉炭疽病菌和香蕉黑星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对2种病原真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 1976±0 0148)μg/mL和(0 0092±0 0006)μ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产生.[方法]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其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038 8μg/ml、0.3583 μg/ml、0.612 9μg/ml、0.530 1μg/ml、0.2326 μg/ml、0.232 8μg/ml和0.329 6μg/m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的组合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药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结论]因此,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四霉素与丙硫菌唑复配对草莓炭疽病菌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四霉素、丙硫菌唑、氟吡菌酰胺和吡噻菌胺对草莓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草莓炭疽病菌抑制中浓度最低,EC50仅为0.0366μg/mL,其次是四霉素,EC50为0.297...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药残留现状,本文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探索茶叶中苯醚甲环唑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选择苯醚甲环唑浸泡过的武夷茶经乙腈处理,变压吸附(PSA)以及纳米竹炭(NBC)去除茶叶中的叶绿素以及有机酸等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苯醚甲环唑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茶叶中苯醚甲环唑残留的检出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可作为茶叶苯醚甲环唑残留的大规模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9.
桃枝枯病是为害我国桃产区桃树的重要病害,使用化学杀菌剂可有效防治其发生。为获得高效、安全和环保的防治药剂,选用环境友好型溶剂S-200,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苯醚甲环唑纳米乳剂。通过对乳化剂种类、用量及乳化方法的筛选,最终确定了10%苯醚甲环唑纳米乳剂的优化配方: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助溶剂乙醇、溶剂油S-200、乳化剂EL-40质量分数分别为10%、8%、8%、8%,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纳米乳剂在室温、冷贮、热贮下稳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与其他剂型相比,该配方对桃枝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溶剂、乳化剂、其他助剂的筛选,研制出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的最佳配方:苯醚甲环唑质量分数为10%;溶剂甲苯质量分数为22%;表面活性剂为602#、s-20以质量分数3:1复配,总质量分数为8%;防冻剂乙二醇质量分数为5%;消泡剂有机硅酮质量分数为0.6%;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4.4%。经对其性能指标检测,该配方制备的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水乳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