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山羊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省4个山羊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山羊粪样1 017份,以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果共检出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山羊粪样28份,平均感染率为2.75%;有2个山羊场检出隐孢子虫卵囊,场感染率为50%;中牟某羊场阳性率最高,达4.95%;在各年龄段中,2~4月龄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最高,达5.43%;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可能与季节有关;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原虫病;禽类隐孢子虫发现于鸡、火鸡、鹌鹑、鹅、孔雀等,有关鸭隐孢子虫病的报道较少,特别是不同剂量感染的致病性差异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鸭源贝氏隐孢子虫卵囊,雏鸡传代后,经口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变化观察,旨在探讨河南省鸭源贝氏隐孢子虫的致病性及不同剂量的卵囊接种后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硝唑尼特抗免疫抑制小鼠隐孢子虫活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硝唑尼特抗隐孢子虫的活性,采用地塞米松抑制昆明鼠免疫功能,经口接种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孢子化卵囊,成功制备出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动物模型。将感染微小隐孢子虫的小鼠随机分为感染对照组以及高、中、低剂量3个药物剂量组,连续经口灌服硝唑尼特治疗1周,观察每只小鼠每天排出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数量,以感染抑制率来评价硝唑尼特抗微小隐孢子虫的活性。结果表明,200 mg/(kg.d)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排出隐孢子虫卵囊的数量,对治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治疗鸡隐孢子虫病的有效药物。本试验选取140只1日龄健康无感染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除Ⅰ组外,Ⅱ-Ⅶ组均接种火鸡隐孢子虫卵囊1×106个/只。试验组鸡粪便检查呈阳性后,分别用硝唑尼特、阿奇霉素、巴龙霉素、常山酮和大蒜素等对Ⅲ-Ⅶ组进行治疗试验,以各组雏鸡日采食量、增重量、卵囊排出情况作为疗效指标。结果显示,经大蒜素治疗后的感染鸡,日采食量58.6g、日增重74.9g、每克粪便卵囊排出量减少1 739个,均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大蒜素可以提高病鸡的采食量、机体的免疫力并有效抑制卵囊的排出,可以作为治疗火鸡隐孢子虫病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1)对长春地区兔、小鼠、牛以及婴幼儿腹泻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作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36%、90%、9/10和1/22;(2)对兔隐孢子虫卵囊排出规律的观察结果表明,每隔6~8d出现一个高峰期,在两个高峰期之间有时检不到卵囊;(3)交叉感染试验,从兔粪便中分离的卵囊经口感染BALB/c乳鼠和雏鸡后,在鼠粪便中检到卵囊,而在鸡粪便中未发现卵囊;(4)建立了兔和鼠的隐孢子虫病动物模型;(5)成功地进行了隐孢子虫体外培养试验;(6)鼠隐孢子虫病的治疗药物筛选结果,10~(-3)mol/L SM520和10~(-6)mol/LSMW在体外对隐孢子虫有杀灭作用;动物试验发现,中药配方I和SMW对鼠隐孢子虫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地克珠利和阿奇霉素4种药物对鸡胚和雏鸡人工感染模型中鸡源贝氏隐孢子虫的作用,筛选有效防治隐孢子虫药物,采用鸡胚培养和人工感染雏鸡模型,分别以各组鸡胚发育状况、鸡胚中卵囊量、雏鸡精神状态、排卵囊规律、体质量变化、发病率、死亡率等为观察指标,考察这4种药物对隐孢子虫的作用。结果显示,使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地克珠利、阿奇霉素组鸡胚中虫体数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的15.05%、88.71%、77.42%、68.82%。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可缓解人工感染雏鸡隐孢子虫病临床症状,感染雏鸡发病率降低20%,死亡率降低13.13%,且可使排卵囊强度降低。结果表明,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以一定剂量连续使用一定时间对雏鸡贝氏隐孢子虫病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稳定、可靠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感染绵羊模型,将4只2日龄绵羊分成2组,分别经口接种1×106个(低剂量组)和1×107个(高剂量组)的C.parvum卵囊,观察绵羊每日精神状况,并采集粪便样品,提取DNA,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计算每日排卵囊数量。结果表明,两组羔羊均从第4天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及严重的腹泻症状,镜检发现有大量的C.parvum卵囊排出,其中高剂量组的2只羔羊在感染后的第10天死亡。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羔羊均从第1天开始有少量的卵囊排出,从第5天开始增多。其中低剂量组的1#羔羊第9天达到高峰,2#羔羊第7天达到高峰,随后排卵囊量开始下降,2只羔羊直到实验结束的第36天仍有卵囊排出,并且首次发现羔羊感染C.parvum后出现3个排卵囊高峰期。高剂量组的2只羔羊均在第6天达到高峰,其中3#羔羊第7天仍然有大量卵囊排出,4#羔羊第7天和第8天仍有大量卵囊排出,随后开始下降;高剂量组羔羊高峰期排卵囊数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羔羊高峰期排卵囊数量。对死亡羔羊进行的肠道组织学观察,发现虫体寄生部位肠黏膜层出现大面积实质细胞脱落,局部可见肠腺数量减少,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提取死亡羔羊肠道内容物和粪便DNA,进行套式PCR扩增,经测序鉴定,证实为C.parvum感染,与羔羊接种的虫种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接种1×106个C.parvum卵囊,绵羊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伴有大量的卵囊排出,可以作为C.parvum的感染模型;而接种1×107个C.parvum卵囊,绵羊会发生死亡,但是能够排出更多的卵囊,适合进行隐孢子虫的繁殖试验。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研究C.parvum的致病机理、疫苗和药物筛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贵州猪隐孢子虫病虫种类型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患有腹泻症状的山羊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卵囊,并在其组织切片中观察到隐孢子虫,根据卵囊的形状和大小,虫体寄生部位,确诊为小隐孢子虫感染,用上述腹泻粪便中分离到的卵囊,分别经口感染15日龄和双月龄8只仔猪,以探索其致病性;感染仔猪出现呼吸困难,有罗音,行走困难,腹泻不止,最后导致死亡,试验结果表明;猪对小隐孢子虫是易感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中分别对来自西宁动物园的21种观赏动物,乌兰县的16头牦牛和42只山羊,用免疫荧光法(IFT)进行了隐孢子虫卵囊的调查。用套式PCR进行种和基因型的检测,并且用18SrRNA进行序列分析。用IFT分别在西宁动物园的17个观赏动物,乌兰县的2头牦牛和15只山羊中发现了隐孢子虫的卵囊。对IFT阳性样品进行PCR扩增,其中10份为PCR阳性。并且用黑豹(Panthera pardus)、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蛮羊(Ammotragus lervia),羚牛(Budorcastaxicolor),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和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等动物隐孢子虫卵囊的PCR序列分析结果跟与微小隐孢子虫鼠基因型进行了比较。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青海省野生动物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并且首次在北山羊上分离得到的隐孢子虫中发现了鹿源基因型,类似C.bovis基因型,以及在山羊和野牦牛上发现了新的Cryptosporidium spp。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治疗羔羊血孢子虫病效佳且成本低廉的替代药品,试验选用120只患血孢子虫病羔羊,就青蒿琥酯和贝尼尔对羔羊血孢子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以低于贝尼尔治疗剂量的青蒿琥酯进行治疗,其治愈所需时间较贝尼尔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于贝尼尔,对动物生产性能(体增重)影响程度小,是替代贝尼尔防治羔羊血孢子虫病的最佳药品,并推荐用药剂量为4.5mg~4.8mg/kgbw。  相似文献   

11.
设计3个不同剂量的鸭源隐孢子虫试验感染2日龄雏鸡,通过临床症状、增重、排卵囊规律和法氏囊指数及寄生器官组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贝氏隐孢子虫160万个卵囊感染即可引起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发病鸡增重显著降低,法氏囊严重萎缩。贝氏隐孢子虫致病程度和排卵囊规律与感染剂量相关,主要病变表现呼吸道病变和法氏囊炎症。  相似文献   

12.
山羊隐孢子虫病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 1日龄羔羊通过口腔接种 1× 1 0 6个卵囊 ,3 d后粪检开始出现卵囊 ,6~ 9d达高峰 ,1 4日龄停止 ,腹泻同卵囊排出呈正相关。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均说明通过口服接种卵囊成功地建立了反刍兽隐孢子虫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寄生于羊的隐孢子虫主要对羔羊致病,轻者消瘦、阻碍生长,重者引发腹泻,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隐孢子虫中,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人隐孢子虫(C. hominis)、猪隐孢子虫(C. suis)和隐孢子虫鹿基因型(Cervinegenotype)为人兽共患虫种和基因型[1].  相似文献   

14.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隐孢子虫感染对宿主的免疫器官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组织学损伤 ,势必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因而 ,对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易感性增高。隐孢子虫的自然感染宿主多呈隐性经过 ,感染者可以只向外界排出卵囊 ,而不表现任何症状。隐孢子虫感染人的症状表现 ,随人体的免疫功能而异。免疫功能健全的人感染隐孢子虫病可引起急性的自限性肠炎 ;而免疫功能缺陷的人 ,感染隐孢子虫病可引起慢性的却可威胁生命的肠炎 ,主要表现为长期不愈的腹泻。人隐孢子虫病传染途径很多 ,人与人的接触、食物不洁和饮用水…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重庆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重庆市武陵山区和山峡库区6个种羊场共301份粪样进行了检测(其中每个羊场抽检率大于10%).结果检出隐孢子虫阳性样品16份,平均感染率为5.32%,场感染率为50%,均在山峡库区,种羊场阳性率最高为21.1%;不同年龄阶段感染情况为:以2~3月龄羔羊、产后1月和怀孕2月左右母羊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9.68%、10.5%和6.67%.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来源于地方鸡品种的隐孢子虫分离株致病特点,对收集到的河南固始鸡源隐孢子虫经鹌鹑传代纯化后,进行动物感染。结果:固始鸡源隐孢子虫分离株无论在正常还是免疫抑制情况下均不能感染小鼠,但能成功感染海兰雏鸡,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及法氏囊病变。剖检发现虫体主要寄生在法氏囊、气管和泄殖腔等部位。根据卵囊形态学及寄生部位等特点,本试验分离的隐孢子虫种类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增大感染剂量,可使雏鸡排卵囊高峰期提前,排卵囊量增大,持续期延长;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使高峰期提前,持续期延长,但会造成试验动物死亡率增高。雏鸡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增重减少均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加重此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地区鸡源贝氏隐孢子虫的致病特点,对收集到的郑州、林州两地区鸡源贝氏隐孢子虫卵囊经雏鸡传代扩增纯化后,分别以1×106个卵囊量接种3日龄罗曼公雏鸡,从其排卵囊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比较了2个分离株的致病情况。结果表明:2个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主要引起雏鸡呼吸道症状和法氏囊炎病变;接种雏鸡均于感染后第4天开始排卵囊,林州株和郑州株排卵囊持续期分别为23 d和13 d;排卵囊高峰期均为感染后第8~12天。雏鸡感染2个地区鸡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后,排卵囊量及排卵囊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某规模化绵羊养殖场腹泻羔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规模化绵羊养殖场4个品种1月龄以内腹泻羔羊新鲜粪便样本60份,使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初步鉴定;全部粪便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位点和微小隐孢子虫gp60基因位点,对其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鉴定隐孢子虫种属和基因亚型,构建遗传进化树解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经显微镜观察,发现38份样本呈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采用PCR方法检测出52份样本呈隐孢子虫阳性,感染率为86.67%(52/60),经序列比对分析,均为微小隐孢子虫;基于微小隐孢子虫gp60基因位点,PCR扩增后成功获得49条序列,经比对分析均为ⅡdA19G1基因亚型。[结论]该养殖场腹泻羔羊普遍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其基因亚型均为ⅡdA19G1。调查结果为新疆南疆绵羊隐孢子虫种属鉴定与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禽隐孢子虫病是由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和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引起的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禽类寄生原虫病。自1929年Tyzzer首次报道在鸡的盲肠上皮细胞上发现隐孢子虫以未,有关学者对禽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诊断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禽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林云琴 《中国动物保健》2023,(7):102-103+105
为了提高福清山羊生产技术水平,研究开食料补饲对哺乳期福清山羊羔羊的补饲相关,选取相同养殖区域内、同一时间经同期发情生产的初生福清山羊羔羊为试验对象,分为开食料补食组(试验组,35只)和未补饲组(对照组,38只)进行饲喂试验至64日龄。统计试验期内的羔羊死亡情况,记录试验组羔羊的每日采食量,每14 d测定试验羔羊的体重并计算各生长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于试验结束后核算期间的经济收益。结果表明:(1)随着补饲时间的增加,福清山羊羔羊对开食料的采食量也逐渐增加,8~21日龄、22~35日龄、36~49日龄、50~63日龄和全期羔羊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18.9、53.9、92.5、143.4和77.2 g/d;(2)福清山羊羔羊补饲开食料可提高羔羊成活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羔羊成活率分别为94.3%和78.9%;(3)试验组羔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末重分别为6.37和4.62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9.97和51.79 g/d;(4)经核算,试验组较对照预期新增收益75.85元/只。结论:哺乳期福清山羊羔羊补饲开食料可以促进羔羊的快速生长发育,有益于提高羔羊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