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乳酸菌发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提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其中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的活性最高,为97.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双歧杆菌活菌数量提高最大,鼠李糖乳杆菌次之;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发酵乳,以鼠李糖乳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4mm。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和埃及联合研究牛乳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红茶菌培养物释放出的新型降压肽医学上将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作用的化合物用于治疗高血压,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此类化合物具有治疗高血压的潜力。美国和埃及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在牛乳发酵过程中,某些乳酸菌和红茶菌培养物能够释放出新型降压肽。他们对常用作乳品发酵剂的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  相似文献   

3.
牛奶中蛋白质是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这些肽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消化过程中产生。因此,本试验主要研究牛奶中不同的κ-酪蛋白基因型A、B、C、E、F1、F2、G1、G2、H、I和J中活性肽对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肛酪蛋白基因型的氨基酸序列来测定ACE抑制肽的活性。测定了已知的生物活性肽活力和其它一些κ-酪蛋白基因型巾其它肽的活性。结果表明,κ-酪蛋白基因型B和基因型C中的ASP(ACE抑制肽)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242.3,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与人和动物血压调节密切相关,为高血压疾病的药物靶标,筛选ACE抑制剂可为研制新型高血压疾病预防药物提供可靠的先导化合物。试验从猪肺中提取ACE,首先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试验分析,继而考察了三个不同商品化的胶原蛋白肽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马尿酰-组氨酸-亮氨酸(Hip-His-Leu,HHL)为底物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40℃;350mmol/L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提高ACE的活性;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表现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通过比较,在低温条件下提取的自制胶原蛋白肽的ACE抑制活性要高于另外两种商品化胶原蛋白肽产品。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慢性疾病,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目前降血压药物大多化学合成,服用后易损伤机体脏器,有较多毒副作用。牛乳营养价值高、富含较多蛋白质,酶解后产生大量生物活性多肽,能提高抗氧化能力。牛乳经酶解后能够产生大量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多肽,其无生物毒性,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望用于制备降血压药物。因此,本文对高血压危害、ACE抑制肽作用机制、牛乳中ACE抑制肽研究进行综合概述,有助促进ACE抑制肽商品化和工业化,实现牛乳高价值利用,推动乳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的抗高血压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酸菌的降压作用主要来自三方面;(1)在以乳为基质的生长过程中,通过蛋白水解作用,释放乳蛋白中具有降压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如ACE抑制肽、阿片肽等;(2)某些特定乳酸菌的菌体成分;(3)促进机体对某些可以调节血压的矿物质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少数乳酸菌在高血压患者体内具有温和的降压作用。Lactobacillus casei LC2W(CGMCC No.0828)发酵乳的上清液及菌体成分对自农性高血压大鼠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酶解蚕蛹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蚕蛹蛋白深度开发的途径之一。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和加酶量等因素对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制备ACE抑制肽的活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加酶量。获得碱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8℃,酶解pH 9.0,加酶量3 500 U/g。在此条件下,蚕蛹蛋白酶解产物对ACE的理论抑制率最高可达96.67%,验证值为96.49%±1.75%,IC50值为0.102 mg/mL,预测模型可靠性高,可应用于蚕蛹ACE抑制肽的酶法制备。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肿瘤潜能的法氏囊活性五肽(BP5)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本研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BP5-BSA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结合ELISA鉴定和竞争抑制试验,筛选出3个能够特异性与BP5结合的噬菌体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其编码的12肽序列分别为:PINMQTLNCMAA(P2-12)、GCTLNPMSDLLG(P6-12)和MSSTLNGMLNSL(P7-12),其核心基序为TLNXM.通过人工合成P2-12、P6-12、P7-12多肽,并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P5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2-12和P7-12肽在0.2 μg/mL~20 μg/mL浓度下,P6-12肽在2μg/mL~20 μg/mL浓度下均能够抑制BP5抗小鼠WEHI-231 B淋巴瘤细胞增殖作用,其中P2-12在20 μg/mL浓度下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此外,p53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这3种BP5结合肽在实验浓度下均能够下调BP5促p53基因转录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这3种BP5特异性结合肽具有下调BP5抗肿瘤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P5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缫丝蚕蛹中的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组分进行营养学评价,为高效开发蚕蛹食品提供依据;通过蚕蛹蛋白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体外抑制活性试验,探讨蚕蛹蛋白作为天然降压药品原料的利用潜力。营养学分析表明:蚕蛹蛋白水溶性和碱溶性组分中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2%和39.2%,明显高于WHO推荐的氨基酸组成模式(>36%);蚕蛹水溶性蛋白有第1~第4限制性氨基酸(依次为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而蚕蛹碱溶性蛋白仅有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依次为蛋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2种溶解性蛋白的生物效价均较低,在开发利用中,应补充限制性氨基酸或与其它蛋白搭配使用,以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体外ACE抑制活性试验表明,蚕蛹的水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的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均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121、0.113 mg/mL,2种蛋白有可能成为降血压肽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0.
<正> 1 抗病毒中草药的使用机制本品能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植物活性多糖制剂,经国家权威机构药理、药效研究证明,具有激活、增加和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效。2 直接抗病毒药和间接抗病毒的活性剂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记载,主要有以下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应用于动物医学方案中:2.1 抗流感病毒的中草药有:黄芪、黄芩、黄连、黄柏、犬黄、黄药子、白药子、金  相似文献   

11.
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始于1981年,Jolles等首次报道。用胰蛋白酶水解人乳蛋白,从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肽段。这个短肽在体外试验中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嗜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吞噬作用;静脉注射,则能增强小鼠抗肺炎克氏杆菌感染的能力。此后,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免疫活性肽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免疫活性肽相继被报道,如抗血栓转化酶抑制肽、酪蛋白磷酸肽、抗菌肽等。免疫活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而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并具有抗肿瘤功能[1]。本文就近年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选出优质牛耳枫、辣蓼原料,同时建立测定枫蓼发酵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对其药效进行探索。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牛耳枫、辣蓼原料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枫蓼发酵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醋酸致染料透出法、耳肿胀法、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以及检测炎性因子水平来探究枫蓼发酵提取液的镇痛、抗炎、抗胃溃疡作用。结果优选出1号牛耳枫、4号辣蓼为优质原料,建立了测定枫蓼发酵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枫蓼发酵提取液显著抑制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P0.01),但对小鼠热板舔后足无抑制作用;枫蓼发酵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乙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P0.05),还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蛋清致足肿胀(P0.01),减弱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P0.01)以及减少血清中IL-1α、IL-1β的水平(P0.01),同时抑制组织中HIS渗出(P0.01),对PEG2渗出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枫蓼发酵提取液质量稳定可控,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酵乳经乳酸菌发酵水解后含有丰富的多肽类物质,发酵乳源生物活性肽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菌等多种生物功能.本文综述发酵乳中多种功能生物活性肽,阐明乳酸菌蛋白酶导致的生物活性肽多样性,解析抗氧化肽、抗高血压肽、抗菌肽和其他功能活性肽的作用机制、多肽序列及构效关系,最后介绍了生物活性肽的序列鉴定与功...  相似文献   

14.
蜂毒是蜜蜂工蜂毒腺分泌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粒肽等多肽类;另外还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等50多种活性酶类,以及组织胺、多巴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蜂毒中研究较多的是蜂毒肽,它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两亲性细胞毒肽。蜂毒肽占蜂毒比重的45~50%,是蜂毒中的主要功能物质。蜂毒肽呈碱性和正电性,易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左右,具有消炎、降压、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辐射、抗菌、抗病毒(如抗HSV—l病毒、抗HIV)、抗风湿性关节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1-2]。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肿瘤、抗艾滋病毒的作用,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15.
“α-甘露聚糖肽复合预混料”的主要成分是从α-溶血性链球菌33#菌株培养液中提取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α-甘露聚糖肽,属于一种糖蛋白。α-甘露聚糖肽分子量为71700D,是具有一定均一性的混合物,不存在单糖、双糖等小分子糖类和游离的氨基酸,完全由不同链长的甘露聚糖肽分子构成。α-甘露聚糖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代谢,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性,促进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及特异抗体生成,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改善机体抗应激能力及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α-甘露聚糖肽复合预混料”经其它猪场试用,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开展了芽孢杆菌7348、Zfy4、地衣芽孢菌对植物草粉、板蓝根、紫锥菊的不同组方进行发酵,并检测了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芽孢菌7348发酵中药复方2和复方5,发酵后芽孢菌活菌数最高,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地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芽孢菌发酵中药的过程中,微生物与中草药的相互作用,使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被释放出来,从而增强了中药复方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展示三肽囊素模拟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分离纯化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HU2),利用噬菌体环7肽库筛选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HU2)结合肽,测定阳性克隆ssDNA序列,并与Bursin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ELISA法检测其结合活性和竞争ELISA法检测其抗原性,以Busin为对照,验证阳性克隆(№4)在鸡体内的生物学效应.序列分析表明,"LNXT"短肽序列可能为结合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HU2)的保守序列,但与Bursin无同源性;噬菌体(№1)在序列中含有K、H、G.ELISA和竞争ELISA检测,表明Bursin对阳性克隆1、4、5、6号和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HU2)的结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物学活性初步验证表明,阳性克隆(№4)与Bursin具有类似作用,能促进抗体产生,有望成为一种模拟Bursin新型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试验,明确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并对其在高精料饲喂致内源性奶牛乳房炎中的抗损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体外试验分别选用牛乳腺组织样品和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E 2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ACE 2蛋白在Mac-T细胞中的定位。体内试验,选用6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精料饲喂组,饲喂20周后,活体采集乳腺组织及乳。测定乳中LPS含量、体细胞数及相关炎性指标;制作乳腺组织学切片;分析乳腺组织中ACE、AT1、ACE2、MasR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Ang II、Ang1-7含量。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乳腺中ACE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有表达,细胞学定位在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体内试验结果显示,高精料长期饲喂,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LPS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乳中NAGase和AKP酶活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PO活力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乳腺组织学表现出一定炎性损伤变化;其中Ang1-7含量显著增高(P0.05),Ang II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ACE、AT 1、ACE 2、MasR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ACE2/ACE mRNA比值高于对照组。本研究首次证实奶牛乳腺组织中有ACE 2的存在。在高精料长期饲喂造成奶牛乳房炎性损伤时,乳腺组织中RAS处于激活状态,ACE/ACE2比例失衡,以ACE 2-Ang1-7-MasR轴的活力处于优势状态,即ACE 2的抗损伤作用占优势。ACE 2可能通过降解AngII,产生Ang1-7发挥抗损伤作用,对乳腺组织炎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症损伤,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的变化及与AngⅡ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或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CE 2和ACE的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添加ACE 2活性蛋白对AngⅡ诱导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AngⅡ处理MAC-T,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8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细胞后,ACE 2蛋白表达均有降低,10~(-6) mol·L~(-1) AngⅡ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ACE蛋白表达结果相反;ACE 2与AngⅡ浓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添加外源性ACE 2活性蛋白,细胞上清中TNF-α、IL-6和IL-8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IL-10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ACE 2/ACE轴的失衡是AngⅡ诱导细胞炎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高水平AngⅡ可激活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是促进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ACE 2可以通过降解AngⅡ,抑制其对炎症反应的上调效应。  相似文献   

20.
乳源蛋白中活性肽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对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生成的肽的作用有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肽不仅能够为动物提供氨基酸,而且还具有生理活性。作为生理调节物,它们可直接作为神经递质或间接刺激肠道受体激素或酶的分泌而发挥生理作用。在蛋白质活性作用的研究中,对乳中蛋白的研究最为深入。目前已从乳中不同蛋白的降解产物中分离出多种具有活性的肽,它们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活性、抗高血压活性、与金属离子结合活性及抗凝血活性等生理作用。本文就乳蛋白降解产生的活性肽及其生理作用作一综述。1 阿片肽类及其活性作用 肽类是神经系统的重要活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