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花蕙兰花期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研究了大花蕙兰3个品种(金茉莉、红霞、黄金岁月)叶片在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光合有效辐射(PAR)0~400μmol·m~(-2)·s~(-1)范围内,各品种各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强而快速增加,并在800μmol·m~(-2)·s~(-1)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各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为金茉莉最高,黄金岁月最低;3个品种中金茉莉的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刺五加为试材,研究了全光照(对照)和遮荫条件下(30%遮荫)刺五加叶片光合特性及光系统II活性。结果表明:刺五加全光照条件下较遮荫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显著升高。JIP分析发现,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的单位反应中心光能吸收(ABS/RC)和热耗散(DI0/RC)较遮荫处理显著升高。然而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单位面积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0/CS)较遮荫显著降低。全光照条件抑制了刺五加叶片PSⅡ电子供体侧、受体侧电子传递,最终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通风遮光对大棚越夏番茄温光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和谐"为试材,研究了通风量(通风口开度分别为100%、75%、50%)和遮光率(遮光率分别为0、50%、75%)2个因素组合处理对青岛地区夏季高温期大棚环境及番茄生长的影响,通过温光环境和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筛选大棚番茄越夏栽培的适宜温光环境调控技术。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通风量的增大温度随之降低,番茄果实单果重和总产量增加,但通风处理对番茄品质无显著影响;相同通风条件下,降低遮光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但适当的遮光更利于番茄总产量的形成。青岛地区越夏茬大棚番茄栽培的最佳温光环境调控技术是覆盖一层遮阳网和风口全开,即遮光率50%,通风口开度100%。  相似文献   

4.
在番茄栽培行间铺设秸秆及栽培行底铺设秸秆,研究了两种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种栽培方式番茄根际温度较对照有显著升高,其中,栽培行底铺设秸秆方式1月份秸秆内平均温度较对照高3.1℃,根际温度较对照高1.8℃;栽培行间铺设秸秆内平均温度较对照高1℃,根际温度较对照高1.1℃;行底铺设秸秆总产量比对照高25.8%,行间铺设秸秆总产量较对照高26.4%。  相似文献   

5.
在番茄栽培行间铺设秸秆及栽培行底铺设秸秆,研究了两种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种栽培方式番茄根际温度较对照有显著升高,其中,栽培行底铺设秸秆方式1月份秸秆内平均温度较对照高3.1℃,根际温度较对照高1.8℃;栽培行间铺设秸秆内平均温度较对照高1℃,根际温度较对照高1.1℃;行底铺设秸秆总产量比对照高25.8%,行间铺设秸秆总产量较对照高26.4%。  相似文献   

6.
人工振荡授粉对春番茄座果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番茄花穗的开花盛期对其实施人工振荡授粉,与对照化学座果剂(保果宁2号、2.5%防落素水剂)和自然授粉的比较表明:采用人工振荡授粉对比自然授粉(CK3)可以极显著提高番茄的座果率,显著提高番茄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与2.5%防落素水剂(CK2)处理的相比,采用人工振荡授粉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座果率和总产量;采用人工振荡授粉的番茄座果率和产量与保果宁2号(CK1)处理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连续变光对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环境条件相对不敏感的番茄(L-402)及较敏感的番茄(佳粉10号)为试材,研究了75%、50%、25%遮荫分别与100%光照交替条件下(遮荫5d,自然光照5d),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变光条件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变化相似,试验前期影响不大,后期波动性上升即遮荫阶段较对照上升幅度大,恢复光照阶段上升幅度小,二者变化呈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试验前期较对照上升,随后下降.三者均随遮光次数增加且遮荫严重时进入不可逆的变化阶段.重度遮荫变化幅度大.连续变光对佳粉10号的影响较L-402更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遮荫度对鼠尾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遮荫水平(0%、50%、70%、90%)对鼠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程度的加重,鼠尾草现蕾、开花的日期延后,开花持续的时间缩短.在开花期,随着遮荫度的增加,植株高度、花序长度、花梗长度降低,叶片长度、叶片宽增加,而整个植株、植株的地上部分及根系的鲜重和干重减少.遮荫处理的叶片数与对照处理的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光照充足有利于鼠尾草的生长和花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对番茄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Glomus mosseae-2,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diuphauam,Glomus mosseae,Glomus etunicatum)侵染番茄后,与对照相比番茄叶片POD、SOD、PAL、PPO活性显著的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其中接种G.v的诱导作用最大;G v对番茄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最大,分别是52.7%和75%,其提高番茄光合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根域容积限制对矮生观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不同容积规格的塑料花盆栽培矮生观赏番茄"红珍珠",探讨根域容积对矮生观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容积不同,矮生观赏番茄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差异显著,其株高、茎粗、植株干鲜重及根系活力均随着花盆变小先增高后降低,果实结果期到成熟期,T3处理株高涨幅最大,为29.6%,T2处理茎粗涨幅最大为41.48%;果实成熟期的根系活力均显著低于结果期,结果期T4处理根系活力最强,达57.17μg·g-1·h-1;随花盆的容积变小,矮生番茄蒸腾速率(Tr)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均先增加后降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为T4处理最高,T1处理最低;净光合速率(Pn)则T2处理最强。随花盆容积变小,番茄的单株产量先增加后减少,T3处理最高为181.24g,T5处理最低为124.6g;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增高。综合以上分析得出T2、T3处理花盆容积较适合矮生观赏番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SOD对草莓叶片光抑制的防御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草莓营养生长期间,田间草莓叶片光化学效率(Fv/Fm)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晴天上午随PAR升高而降低,午后随PAR降低而升高,中午时分丙二醛(MDA)含量达到最高,而光合速率(Pn)则出现低谷,说明午间强光使光合作用发生光抑制。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中午14时以前为增加趋势,以后下降。遮阴60%,Fv/Fm与AQY明显提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减弱。强光下施用SOD抑制剂(DDTC),可使Pn、AQY及Fv/Fm明显降低,光抑制加重,而适当遮阴条件下喷施同一浓度DDTC影响较小,表明SOD在强光下对草莓叶片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品种粉和平和分蘖洋葱品种绥化为试材,研究分蘖洋葱伴生减磷处理对番茄生长、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伴生减磷(常规施肥量的50%)处理的番茄植株茎粗在定植后30 d显著高于对照(番茄单作,常规施肥量),全株干、鲜质量在拉秧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开花期和盛果期均明显高于对照,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分蘖洋葱伴生番茄可以减少磷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强光胁迫下SOD对姜叶片光抑制破坏的防御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晴天条件下,田间姜叶片的光化学效率(Fv/Fm)和表观量子效率(AQY)上午随PFD升高而降低,12 ̄14时后随PFD的降低而升高,中午前后丙二醛(MDA)含量达到最高,而光全速率(Pn)出现低谷,表明午间强光使光合作用发生光抑制,甚至光氧化。超氧物岐化酶(SOD)14时以前呈增加趋势,之后逐渐降低。苗期遮荫60%,Fv/Fm与AQY明显提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减弱,Pn降低且日变化曲线变为  相似文献   

14.
生姜光合效率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生姜生长期间,午间强光使叶片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AQY)及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即表现为光抑制。苗期因光照强、温度高、AQY,Fv/Fm较低,光换制较重;随季节进展及光、温等条件的改善,光抑制减轻。对生姜遮荫可提高AQY和Fv/Fm,降低光抑制,但由于遮荫降低了羧化效率(CE),使Pn明显下降。据此,对有关遮荫理论及AQY等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革当前遮荫方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以卷柏和圆枝卷柏为试材,研究其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遮光(对照CK:透光率100%)、单层遮光(透光率70%)、双层遮光(透光率50%)、三层遮光(透光率20%))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2种卷柏在不遮光与单层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高于其它2种处理;卷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而圆枝卷柏的午休现象不明显。从午休恢复程度看,卷柏对光照的适应性要广于圆枝卷柏。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及比叶质量的变化进一步证明了此论点。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月光、合作903为试材,在CO2浓度为1 000 μmol·mol-1的条件下,研究了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量、干物质分配、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显著抑制番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的增长;有利于干物质向果实分配,减少了向茎、叶的分配;显著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净光合速率在处理前期显著提高,中期适应,后期再次提高。  相似文献   

17.
CO2 浓度升高对红掌光合速率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试验以开顶式塑料薄膜温室为设施, 研究了高CO2 浓度对红掌叶片光合速率、植株生长、光合酶活性和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90 d时, 对照组〔大气CO2 浓度( 360 ±30) μmol·mol- 1 〕红掌的株高、叶面积、株干样质量、株鲜样质量与处理前相比分别增加了16.4%、36.1%、101.2%和84.2% , 而高CO2 浓度组〔( 1 000 ±100 ) μmol·mol- 1 〕则分别增加了72.9%、65.6%、217.6%和199.1%。高CO2 浓度组的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增加46.27%, 气孔导度下降, 促进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 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 而对Rubisco活性影响较小, 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则明显下降。高CO2 浓度处理50 d时, 开花率为25%, 处理90 d时已达到80%以上, 而在整个试验期间对照组未见开花。因此, 高浓度CO2 处理提高了红掌叶片的光合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促进了营养生长, 提前了花期。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田间番茄诱抗促生的效果,选用香菇多糖、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毒氟磷、寡糖·链蛋白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在番茄苗期、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不产生药害,均是绿色安全的植保产品;其中,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对番茄诱抗促生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番茄开花率,对番茄晚疫病防效达78.64%,667m2产量最高,达6 236.5 kg。建议生产中,在番茄生育期多次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且优先施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When the growth retardant B4 was applied to Phaseolus beans at the primary leaf stage or at one week before flowering, a temporary dwarfing effect occurred and less total vegetative growth was produced. Although these pre-flowering treatments delayed the production of peak pod numbers, no effect on final seed yield occurred. In contrast, an application of B4 during the early pod-fill stage gave a less marked reduction in vegetative tissue, but increased seed yield by 16%.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extra yield may have resulted from a reduction in pod shading by leaves which enabled a greater direct contribution to seed yield from pod photosynthesis. Alternatively, a restriction in growth of new leaves may have given a greater transfer of assimilate to the pods from older leaves.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草莓光合特性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运用美国LI-COR 公司制造的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研究了日光温室草莓盛果期的光合特性及对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呈双峰型, 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第1 个峰值出现在10 时左右, Pn 达到CO2 13. 1μmol·m-2·s-1; 第2个峰值出现在16 时,Pn 为CO2 9. 5μmol·m-2·s-1。造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 中午光照强度最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蒸气压差、气孔限制值达到最大值, 空气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达到最小值, 出现光合午休。在CO2浓度低于600μmol·mol-1, 光照强度为1 000μmol·m-2·s-1时, 草莓CO2饱和点为943. 3μmol·mol-1, CO2补偿点为91. 7μmol·mol-1, Pn 高于光强更高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