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79-79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  相似文献   

2.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 人类居住1976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 新的 10年 ,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 ;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 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 ;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 沙漠化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 环境与和平1987年 环境与居住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  相似文献   

3.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  相似文献   

4.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  相似文献   

5.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3):19-19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  相似文献   

6.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今天,由于自然对人类反冲力的剧增,使人类对大自然和自我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因之,它的指导理论应增添新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本文以北京市窦店村的现代化进程为例。阐述强化生态内容的必要性;对农业现代化的新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生态农业若在生产条件、水平及效率等诸方面不能体现现代化便没有生命力;同时探讨了利用各种农业生态工程与技术予以强化的方式;最后谈到近十多年来工作中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无不与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土壤,损失地力,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抬高河床,淤积塘库,破坏了水利设施;阻塞路涵,冲毁道路,破坏了运输业的正常秩序;城市失落,文明衰败,限制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生态失调,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极大障碍。水土资源是人类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土地利用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土地利用工程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采用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综合工程技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一方面改变原来的土地生态系统平衡,同时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它是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夏商时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大发展了。土地利用工程的内容,包括开发土地,扩大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利用,台理利用土地资源;治理土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保护土地,防止遭受新的破坏。它与其它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利用工程综合地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各有关学科是研究本专业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1.
<正>1 “森林和水”研究的起源在日本,河水是由森林流域的降雨形成的。对于水源地区被破坏而形成的洪水、泥沙、河川断流等灾害,自古以来已有所认识。而在欧洲根据17世纪后半叶的水文资料可以证明,河水是由降雨、降雪形成的,所以,由于森林破坏引起的洪水、泥沙灾害就不容易直观理解。17世纪以来,水文学的研究随着近代科学发展的潮流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近代水文学,产生于产业技术革命引起的科学技术新发展的18世纪中期,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降雨——径流预测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自古以来对“森林和水”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但有科学性的研究却并没有多长的历史,各个时期都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控制人类破坏环境与无节制地开采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自我国1997年在刑法中设置环境犯罪专节以来,环境犯罪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在环境犯罪追诉时效领域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追责机制。其中,模糊的追诉时效起算点、过短的追诉时效、对法人犯罪的规定缺失是其主要不足。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规定,弥补缺失,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追诉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3.
坡地开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不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采矿、取石等,都是加剧土壤侵蚀,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现代工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物质文明提供了日益丰富多彩的产品,同时也给人类的文明生活乃至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数以亿吨计的各种固体废弃物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境,危岌了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为前提的,因此,又造成了资源、能源的紧张及危机。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的绝大部分地区,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丧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子午岭梢林区为研究追溯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通过典型区的考察研究、大型径流场的定位观测研究和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等,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自然演变及人类活动对侵蚀的影响;剖析了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取得了新的论证资料。明确提出,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的加剧,自然侵蚀逐渐被人为加速侵蚀所替代,且后者逐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水沙灾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植被破坏,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导致了全流域的水沙灾害。水沙灾害同样也会引发许多环境和经济问题,造成新的次生灾害和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水沙灾害的研究和治理已成为长江防洪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治理的主要措施是远近结合、全流域治理。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并在干支流修建水库、拦河坝等工程,实现近期减沙,中下游要利用泥沙使其成为宝贵资源,进行洼地沉沙,处理好泥沙淤积的部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质量、效益、速度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使有限的投入解决更多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水土保持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人类从依附自然、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最后回到顺应自然、调控自然,这种对自然的不断深入认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预示着人类将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防治水土流失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加快防治水土流失的几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想就有关环境保护问题讲点意见:一、搞好环境保护是长期的战略任务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和对物质消耗的剧增,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迅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是对人类的严重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人们的物质消耗是无止境的。因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不是抓一阵子就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环境孕育、塑造人类。人通过劳动建立社会,不断地认识自然,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美好的生存环境。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页)人类和环境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愈来愈大。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人们不断发生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对环境施加不当的作用,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  相似文献   

20.
攀西地区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之处,泥石流活动强烈。该区由于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和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例如,森林集中过伐、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修路开山炸石而破坏山体、矿山开采、乱倒弃渣、过度索取生物能源等,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山地自然环境,破坏了森林而招致山地灾害发展,泥石流灾害频繁。泥石流给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极大影响,它影响矿山开发、交通运输、水电建设、城镇发展和农牧业生产等。泥石流防治对策有预防保护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时首先要保护环境,预防泥石流发生。在短期尚不能治愈的泥石流地区,经济建设布局应避开泥石流危险区,防患于未然。对泥石流的治理应当是应急(工程)先行,生物与工程治理结合,重视社会防治措施,三者综合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