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接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立足湖南桃江县实际情况,分析了桃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职业农民是后工业化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农民的职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要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类型、特征、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支撑。  相似文献   

3.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乎农业农村发展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和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对太白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状况分析,研究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对下一步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务农人数逐渐减少。当前,我国面临“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现实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解决农业发展窘境的方向之一,同时我国“农民”也将从传统的“身份群体”走向“职业群体”。新型农民职业化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传统的农业、农民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与土地的关系也将发生变化。政策均有两面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也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中的阻碍,需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5.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培养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创新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也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本课题就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新型职业农民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培养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探讨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农民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针对学院的教育培训的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新方法,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发展目标,从而展现在首都农业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三农"中以农民为重的历史变革阶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专业技能,意义重大。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周口市黄泛区农场依托垦区与农村相结合为基础条件正式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相互合作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乡村人才支持、科学指导,解决谁种地、种什么地以及怎样科学种地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周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周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育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将来"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南京市高淳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本文针对高淳区近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培育体系,提高基层培训能力;探索农业准入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破解如何种好地、谁来种地的问题,必须大 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对着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日益提升,对农民的职业要 求越来越高。然而国内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 发展特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培训,培育他们成长为新型职业农 民,更好地适应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关键。该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范畴与素质要求,分析了职业农民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形成磁石效应将青年农民留在农村,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傅莉辉  石研 《现代农业》2015,(2):124-125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农牧民就是造就新型职业农牧民。一、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梁春丽 《现代农业》2015,(2):116-117
现代农业催生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崛起,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高素质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既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是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湖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培育。各级政府是如何支持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呢?湖南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依托大户组建实训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带富社员等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被誉为"湖南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严峻态势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作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部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本文主要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发展的要求下,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2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事关"谁来种地?""谁会种地?"问题。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就我市农民素质教育及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未来云南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近一段时期以来,"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人们关注热点,由此引发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问题广受关注。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外部效益明显,比较效益较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业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农村向城市加快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年龄越来越大,女性越来越多,整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以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城镇化建设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却面临许多困境。新兴职业农民培训采取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当前是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的转型新时期。对于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越来越重要。因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完成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予以保障,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实现创新与务实结合。本文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和合理性的分析,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探究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垦探索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呼唤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催生职业农民。未来农垦的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出路,在于以农业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以农场家庭化为经营模式,以农民职业化为市场手段,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地?近年来,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体呈现老龄化、低龄化,青壮年劳动力比例下降。农垦急需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就是未来衣垦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持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新时期,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既是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着培训对象选择不明确、培训内容不贴合生产实际、农户参与积极性不强等问题。立足新时代,精准选择培训对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改革培训模式、加强顶层设计成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破解“谁来种地”问题,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