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国芬 《甘肃农业》2006,(10):72-73
本文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三个阶段,即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阻碍我国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制约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城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半年,郓城县检察院坚持从维护农村的稳定大局出发,认真对待农民信访案件,妥善处理100人次的农民集体上访10件、农村“告急”信访2件;解决了5名上访老户的老大难问题,收到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三满意效果。 ——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今年以来,控告、举报农村基层干部经济犯罪的信访大量增多,约占受理各类信访总量的70%。这些信访的特点是:牵扯的时间长,涉及的金额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是苏联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加盟共和国。人口1,500万,幅员271.7万平方公里。境内多荒原,气候干燥。其东与我国新疆接壤。在历史上,哈萨克斯坦曾是一个纯游牧地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来的移民才给这里带来了农业。但是长期以来,这里的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很低。1943—1953  相似文献   

4.
正提到理财,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流行。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呢?他们当时有哪些理财方式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呢?苏轼:控制消费,开源节流,强制储蓄苏轼崇尚禁止生活中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的理财之道,他曾被贬职,俸禄相继减少,为了  相似文献   

5.
在WTO过渡期,中国必须找出有效的对策,给农民生存予以合理的支持,为此,不妨针对欧美个别国家,对其农产品所施与的补贴金额,在该项农产品进口至中国口岸时,课以同比例税率的“反补贴税“.……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减负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不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多为治表之策,效果不理想。本文主要对新世纪之初造成农民减收增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农民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思考,然后就农民增收减负的宏观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要求,农民自家小规模饲养的鸡、鸭,应注意禽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 农民自家小规模饲养的鸡、鸭,如果在禽流感受威胁区内,应当给鸡  相似文献   

8.
中国蔗糖简史——兼论甘蔗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种蔗制糖起源于中国。据《诗经》记载,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就已制糖。公元前三世纪的《楚辞·招魂》已明确指出甘蔗制糖,表明了长江流域早已种蔗制糖了。公元前三世纪末,闽王已从福建向汉高祖晋贡甘蔗制的砂糖。公元三世纪初,明确黄河流域业已种甘蔗。中国许多古籍,对蔗和糖两个字有不同的写法和称呼,各有约三十种;还记述了不同的甘蔗品种、用途、栽培法以及制糖工具和方法等。外国最早的记载是:亚历山大大王于公元前327年东侵印度时,他的随从执事才记录有:当地人‘咬食一种稀奇芦苇,没有蜂的任何帮助,会产生一种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54~1324)于1271年11月踏上旅途往东方,1275年5月到达中国,至1292年夏离开。于1295年冬回到他的故乡。在其《游记》中谈到:旅途所经各地,只有中国几个地方产糖,和印度人来中国买糖的情况。表明了印度开始蔗糖生产比中国迟得多。有许多证明,茶和糖是由中国传到印度去的。说种蔗制糖起源于印度,明显是错误的。以下所述几方面的情况,也是佐证。种蔗和制糖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马可·波罗《游记》曾说到,中国泉州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实际上,泉州在宋朝(960~1279)就已经是世界著名港口,就有很多阿拉伯人来往了。传说到泉州就是到了天堂。至今还有阿拉伯人墓的遗址。蔗种和栽培技术以及制糖技术,很可能在那时候已被传去中东,然后经地中海传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哥仑布第二次(1490)去美洲带了蔗种植于圣多·多明哥,逐渐在美洲传播开来。夏威夷‘自1852年起,从中国招来大量的蔗田工人和土法制糖技术工人,至今还留存当时从中国运去的甘蔗压榨木辊’。印尼爪哇和菲律滨等地的种蔗制糖是十六世纪由华侨传去的。日本人乌仓龙治和伊波普猷等的著作中有说到,中国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扶洋时,把制糖法传入日本。中国台湾省的种蔗制糖是由福建省传去的,并有从漳州聘去熬糖师的记载。世界蔗糖贸易是中国领先的。在鸦片战争(1840)前,中国是世界唯一产糖大国,所产蔗糖畅销世界各地,远达英国、美国。1840年后,降为世界五大产糖国(中国、印度、爪哇、菲律滨、古巴)之一。日本侵占台湾后,再降为蔗糖进口国。果蔗更是中国早有的,也销售国外。“中国种”甘蔗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种。近年来的甘蔗学研究,如 P.H.Moore《蔗属开花的研究Ⅱ.诱导期与叶簇里的叶片数》,A.G.Alexander《蔗属品种的光合活动光谱》(以上两文皆刊载于十五届国际甘蔗技师会议论文集)和周可涌、梁天干、卢川北《甘蔗叶片光合膜面积的比较研究》(福建农学院学报,1981,[2])等的研究结果,已经给予证明。“中国种”甘蔗不是从伊里安传来,更不是在印度东北部由热带种和当地野生种甘蔗自然杂交形成的,是中国农民长期选择的产物。中国解放后的蔗糖业以及甘蔗科学研究情况,因篇幅关系,客另文陈述。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是如何帮助农民化解风险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说到做到,中央决定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国家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足以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时代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当代中国的农民问题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而探讨清楚当代中国的农民以及农民意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着意从意识形态层面解读当代中国的农民意识,综合各种对农民意识的界定,阐发笔者对农民意识的认识,并且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民意识中的两面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促进新型农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否如期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目前,农村小康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难点亟待解决。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在实现农村小康的过程中,应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职能,引导、支持、保护农民奔小康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我省各地不断有所谓耕牛“暴死案”和牲畜“急死症”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导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例如,柘城县大吴公社王树林生产队,原是豫东农牧业先进单位,从1980年到1983年元月,该队牲畜发生了一种当地“弄不清原因”的“急死症”,先后死牛8头,驴、马,骡29匹,猪43头,羊20只,狗17条,猫4只,一下子伤了该队的“元气”。干群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投书《河南农民报》,吁请名医救救他们的牲口;沈丘县洪山公社洪山大队等11个生产队的25户农民1983年春节以来,在使役中先后急死耕牛26头,且多为口  相似文献   

14.
正伴随着炎热的夏季的到来,路边的烧烤摊位又逐渐多了起来,每到晚上的时候,总是烟雾缭绕,人满为患。可我们总是能在各种媒体上见到吃烧烤会致癌的说法,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其实,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烧烤食物远远不止烧烤摊上的那些,像烤鸡、烤鸭、烤鱼等,都属于烧烤食物。它们经常会使我们垂涎欲滴,在吃与不吃的选择上举棋不定。但是,根据科学家多年来的研究调查,可以很肯定地说,烧烤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因为烧烤食物都需要高温烹调,而肉类和蛋白质丰富的鱼类,  相似文献   

15.
16.
论提高中国农民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万钧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96-396,398
农民的信息素养是影响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民信息素养状况,并提出了提高中国农民信息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 办好农民成人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可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农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再单纯依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政策已不可能使农业出现大的飞跃。今后农业的出路就在于集约化经营,加大技术投入。可见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者人数众多。因此,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都到农业大学接受培训。那么,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者专业技术水平呢?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办好农民成人教育。   农民成人教育需以其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特点汇集一批师资,由他们创办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先锋戏剧展示了深广的潜力和远景。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侵袭和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得中国先锋话剧简单地搬演和追随西方现代话剧,成为只供观演双方娱乐的平面模式。如果听任其发展,那将是先锋戏剧的末路。  相似文献   

19.
20.
白广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53-5055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然要求当代农民从自在向自为转型。当代中国农民总体上仍然处于自在阶段,没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意识能动性,盲目地受着必然性的支配,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与社会,导致农业生产落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必须从自在向自为转变,自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促进农村的发展,实现自我。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过程中,要求农民必须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因而农民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掌握和运用科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