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鹅血浆生化指标测定杨光荣金城张德玉黄志秋(四川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615013)采用邻甲苯胺法、比色法、微量凯氏定氮法、改良金氏法对凉山钢鹅(公39只、母76只)、四川白鹅(公38只、母52只)、川凉鹅(川白♂×凉钢♀;公26只、母52只)、凉川鹅(凉...  相似文献   

2.
鹅产蛋量及产蛋规律的研究杨光荣张德玉黄志秋金城(四川省西昌农专西昌615013)为研究鹅的产蛋量、产蛋规律及影响产蛋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于1994年6月至1997年5月以四川白鹅、凉山钢鹅、川凉鹅(川白♂×凉钢♀)为素材进行研究。1材料和方法1.1试验...  相似文献   

3.
对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浙东白鹅(♂)×太湖鹅(♀)、皖西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太湖鹅(♀)、豁眼鹅(♂)×太湖鹅(♀)的杂交后代母鹅与纯种太湖母鹅进行了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杂种母鹅在产蛋性能上差异显著,其中川太杂种母鹅在产蛋量上不仅高于其它杂种母鹅,而且高于纯种太湖母鹅。在蛋重上也以川太组最高。从对各组合蛋形指数的测定及就巢性的检查结果看.川太杂母鹅所产蛋的横径和长径值高于其它杂交组及太湖纯繁组蛋的横、长径值。在产蛋期间,川太、皖太杂母鹅无明显就巢行为出现,而浙太、豁太组部分杂母鹅表现出明显就巢性。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登     
狮头鹅与四川白鹅杂交试验林祯平(广东省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用5只狮头鹅公鹅与30只四川白鹅母鹅杂交,种蛋受精率83.1%,后代育成率97%;外貌特征:羽色似狮头鹅,颈上有一圈白羽,羽色比较一致,有肉垂。■种鸡误食生豆饼引起的后果刘学杰周桂引(河...  相似文献   

5.
鹅产蛋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产蛋量的多少决定着雏鹅数量,维鹤数量又直接影响肉鹅生产,因此产蛋量是肉鹅生产的基础。鹅的产蛋量与鹅的产蛋规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学_所以研究鹅的产蛋规律及影响产蛋量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便克服不利因素,为鹅产蛋创造适宜的有利条件,提高鹅的产蛋量很有必要。我组于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进行了四川白鹅、凉山钢鹅、川凉鹅、凉川鹅的产蛋量、产蛋规律及影响产蛋因素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四川白鹅于1993年间月从四川省眉山县引入种鹅及其F1代90只,凉山钢鹅于1994年4月由西昌市家禽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鹅品种间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差异及其对受精率的影响,为科学选配、提高水禽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观察记录法,比较四川白鹅与浙东白鹅求偶行为和交配行为的差异,分析发现,鹅求偶方式可分为公鹅单方主动求偶、母鹅单方主动求偶和公母鹅互相求偶3种,其中公鹅单方主动求偶为主要方式,且纯繁组公鹅主动求偶的频次大于杂交组。浙东白鹅纯繁组互相求偶频次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该组存在明显的选择性交配。浙东白鹅母鹅主动求偶频次与追逐公鹅频次均大于四川白鹅母鹅,其中反交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母鹅单方主动求偶和追逐公鹅的频次显著大于四川白鹅母鹅(P0.05)。对不同鹅品种杂交组合中求偶交配行为与受精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受精率与成功交配频次和母鹅配合交配频次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鹅的求偶行为与交配行为存在差异,且种蛋受精率明显受交配次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定种鹅科学选配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别测定了4、8、12周龄时菜籽鹅(莱菌鹅♂×籽鹅♀)和北方白鹅(东北白鹅♂×籽鹅♀)17种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品种鹅各时期血清生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周龄莱籽鹩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5);8、12周龄2品种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2周龄菜籽鹅磷(P)含量极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1),而北方白鹅甘油三酯(TO)含量显著高于莱籽鹅(P〈0.05);2品种鹅钙(Ca)、乳酸脱氢酶(LDH—L)及碱性磷酸酶(ALP)都有随周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Ca含量各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TG、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酐含量都随周龄显著升高(P〈0.05),ALP、镁(Mg)、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7GT)、LDHL含量趋于稳定(P〉0.05)。  相似文献   

8.
浙东白鹅屠宰试验和若干肉质的物理化学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70日龄浙东白鹅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了各组的若干肉质物理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母鹅活重小于青年公鹅(p〈0.05);半净膛重母鹅大于公鹅(p〈0.05);半净膛率母鹅小于青年公鹅(p〉0.05);胸肉率、腿肉率、胸腿肌率公鹅大于母鹅(p〉0.05)。剪切力值公大于母,公鹅屠宰性状优于母鹅。粗蛋白质含量胸肌大于腿肌,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腿肌大于胸肌(p〈0.05),粗灰分腿肌小于胸肌(p〈0.05)。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不同扬州鹅专门化品系(扬州鹅A品系YA、扬州鹅B品系YB、扬州鹅C品系YC、浙东白鹅Z、霍尔多巴吉鹅H)的杂交配套效果,实验在种鹅400日龄时,组建4个杂交组合(YB♂×YA♀、YC♂×YA♀、Z♂×YA♀、H♂×YA♀)和3个纯繁组(YA♂×YA♀、YB♂×YB♀、YC♂×YC♀),分别测定420只种鹅繁殖性能、700只仔鹅生长性能、70只10周龄鹅的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YA♂×YA♀组合的受精率最高,H♂×YA♀组合的受精率最低,其他5个组合的受精率在80%左右;YC♂×YA♀组合的孵化率最高,Z♂×YA♀组合孵化率最低;Z♂×YA♀组合和YB♂×YB♀组合在0~6周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5个组合,YB♂×YB♀组合的平均体重最高,为3 842.23 g,H♂×YA♀组合的平均体重最低,为3 443.08 g;除YC♂×YA组合外,其他组合腹脂沉积均低于2.4%,H♂×YA♀组合与YC♂×YC♀组合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YB♂×YA♀组合、H♂×YA♀组合、YB♂×YB♀组合和YC♂×YC♀组合胸肌的水分与胶原含量高于腿肌,胸肌的蛋白与脂肪含量低于腿肌,Z♂×YA♀组合与YB♂×YB♀组合水分含量低于78%,蛋白含量高于23%。综上,YB♂×YB♀组合与Z♂×YA♀组合的繁殖性能与生长性能良好,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良,可为扬州鹅新品系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鹅血浆某些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血浆中的葡萄糖、总脂、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无机磷、GPT、GOT的含量或活性的变化既可反映物种特征,又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为此对健康凉山钢鹅、四川白鹅、凉川鹅、川凉鹅血浆中的上述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杨光荣  金城 《家畜生态》1996,17(4):17-18
凉山钢鹅的数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杨光荣,金城,张德玉(四川省西昌农专615013)凉山钢鹅,又名铁甲鹅、西昌灰鹅,属中国鹅种灰鹅的一个地方类群。全身灰褐色羽毛,羽边镶白色,似古时战袍上的铠甲,故称铁甲鹅;又因羽毛色泽与钢色相似,又称钢鹅。凉山钢鹅的饲...  相似文献   

12.
凉山钢鹅血液常规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四川白鹅、凉山钢鹅、川凉鹅和凉川鹅的血液常规指标,结果表明:试验鹅的血红蛋白11.16-12.99g/100mL,红细胞数为315.0-333.0万个/μL,白细胞数为30600-32000个/μL,血小板数为17.9-18.5万个,血沉率为1/15、2/30、3/45、4/60mm,嗜酸性白细胞3.80%-4.50%,嗜碱性白细胞2.30-2.50%,嗜中性白细胞35.80%-36.10%,淋巴细胞52.50%-53.40%,单核细胞为4.20%-4.5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 (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对程村鹅公鹅、马岗鹅公鹅与四川白鹅的三元杂交鹅进行测定,测定0~92日龄杂交鹅的体重和体尺变化,并在74和92日龄对公母鹅分别进行屠宰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杂交鹅的生长呈现由快到慢的模式,74日龄和92日龄日增重分别为53.30 g/d和45.87 g/d;体尺的增长模式与体重的增长模式相一致;74和92日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依次为91.47%、89.46%,80.47%、79.89%,70.87%、71.86%。可见,用程村鹅公鹅、马岗鹅公鹅与四川白鹅母鹅的杂交一代的母鹅杂交可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并且能通过提高脂肪含量来改善鹅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H1♂×H1♀、H2♂×H2♀)及其杂交后代(H1♂×H2♀)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试验采用1日龄“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各110只进行地面平养,记录生长性能,7周龄进行屠宰与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7周龄时,H1♂×H2♀组体重低于H1♂×H1♀组,高于H2♂×H2♀组(P<0.05)。H1♂×H2♀组除胸深外,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H2♂×H2♀组(P<0.05)。H1♂×H2♀组的腿比率、瘦肉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低于H1♂×H1♀和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肉色a*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腿肌肉色b*低于H1♂×H1♀和H2♂×H2♀组(P<0.05)。H1♂×H2♀组剪切力显著低于H1♂×H1♀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蛋白质含量和腿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H1♂×H1♀和H2...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四川白鹅对苎麻叶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确定其在四川白鹅日粮中的合理添加量,为优化日粮配方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试验随机选取12只四川白鹅[公鹅,18周龄,(3.5±0.25)kg],采用强饲法(全收粪法),每只试验鹅用强饲器强饲40 g风干的苎麻叶粉,并对应收集24 h的全部排泄物,分别测定苎麻叶和排泄物中的营养成分,计算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四川白鹅对苎麻叶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较低,只有18.93%,对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2.68%和-17.03%。但四川白鹅对苎麻叶中钙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比较高,分别达到41.53%和61.57%。此外,四川白鹅对苎麻叶氨基酸的消化率,除对其中胱氨酸的消化率较低之外,对其他被测氨基酸的消化率均高于70%。说明苎麻叶可以适当作为鹅的粗饲料补充料。 [关键词] 苎麻叶|强饲|营养物质|消化率|鹅  相似文献   

18.
母鹅就巢期体重变化及影响因素杨光荣,金城,张德玉(四川省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615013)本课题组研究种母鹅就巢期体重变化及影响因素,以便为农户饲养管理种母鹅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在本组养鹅场及学校附近饲养的凉山钢鹅、四川白鹅中进行观察、发现母鹅连...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主产四川白鹅的荣昌县分别测定了10只公鹅、10只母鹅的主要生理常值,结果表明:四川白鹅成年公鹅、母鹅平均体温41.2℃,呼吸数分别为11.2、15次/min,脉搏99.7、91.7次/min,血红蛋白浓度191、168 g/L,红细胞数2.55 10E12/L、2.35 10E12/L,白细胞数98 10E9/L、96.7 10E9/L以及四川白鹅血液流变学参数等。  相似文献   

20.
 选择四川白鹅母鹅600只,公鹅150只进行不同饲养密度的试验,设计Ⅰ、Ⅱ、Ⅲ三个处理,饲养密度分别为4.5、6.0、8.0只/m2,研究饲养密度对鹅舍内环境条件和鹅群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养密度提高,鹅舍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垫草的含水量、舍内氨气含量均随之升高;处理Ⅰ、处理Ⅱ的产蛋量显著高于处理Ⅲ(P<0.05);3个处理在种蛋受精率和鹅群成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