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河道护岸土坝毁坏原因分析,从河流弯道水势与护岸土坝迎水护坡的关系出发,提出并比较了迎水护坡较缓的护岸土坝与迎水护坡较陡的护岸土坝、迎水护坡与退台、迎水护坡与基础埋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河道护岸土坝迎水护坡应采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马过渡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加筋土挡墙施工分析,总结了河道护坡、护岸加筋土挡墙施工中,基础施工、面板安装、筋带铺设、填料摊铺、上部构造施工等工序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河道护岸的修建对于城市河流、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外力因素的破坏和影响之下,部分护岸逐渐出现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目标.因此,对河道护岸对生态修复的影响和河道护岸建设现状分析,探究护岸修复存在的问题,简述河道护岸与生态恢复关系,进一步实现水质净化的同时,去除有机物,增强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正1选题理由目前,为了防止河道、溪流、泄洪道、鱼塘、田间沟渠的水流对线路基础的浸泡、冲刷破坏,一般农网线路临近这些水域的电杆往往需要加筑护坡。传统做法是用砂石、水泥简单垒砌成一面坡即可,外表呈现平面结构,依傍着土坡的大致角度修建。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上游水流的不断冲击,尤其是汛期来临后大型河流、泄洪道短时来水量相当大,一些传统护坡迎水切面会逐渐被水流侵蚀松动滑落,造成保护的土壤外漏或掏空,冲刷塌陷,形成护坡整体失效,从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护岸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物护岸是河流生态护岸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植物配置形式决定了植物固土保水效果的好坏。本文从坡岸不同植物配置形式对防治岸坡水土流失的效果出发,以怀九河天然草本植物护坡形式和人工乔木护坡形式,及雁栖河六棱花砖护坡形式和人工草皮护坡形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并与裸岸岸坡作对比参照,研究了不同坡岸植物配置形式的地表径流产流时间、径流总量及平均径流量、径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和产生的泥沙量。结果表明,人工草皮护坡削减径流作用最明显,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显著,六棱花砖护坡形式和天然草本植物护坡形式防止水土流失作用次之,而人工乔木护坡形式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不明显。合理配置岸坡植物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和泥沙量,为今后河流生态护岸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格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护岸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溧水县岔河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降雨条件下农田排水口与近农田河道中氮素浓度的差异,分析了TN、NH4+-N和NO3--N在不同生态护坡河道中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流初期农田排水出口氮素浓度较高,此后呈下降趋势,而河道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大多先于径流达到峰值,TN、NH4+-N浓度均呈现随降雨径流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O3--N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且可溶性氮是氮素流失主要形态。TN、NH4+-N和NO3--N浓度在空间上也有其变化规律,由于河道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使得河道断面浓度明显低于农田排水出口,并且经过生态整治的河道在降雨径流条件下对氮素有较好的截留作用。而不同治理模式的河段对氮素的截留效果有明显差异,采用自然生态治理模式和植生型抛石护岸的河段对氮的截留效果要优于采用浆砌石护坡的河段。  相似文献   

8.
采用仿真草皮和三棱柱砖块模拟生态护岸,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变流量和变底坡工况下梯形河道中护岸糙率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流及不同宽深比情况下护岸糙率对河道水面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综合糙率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符合对数分布规律,改变流量或底坡对护岸糙率值影响不大;均匀流与非均匀条件下,河道水深均随着护岸糙率的增大而增加;非均匀流条件下,沿程综合糙率与沿程水深呈正相关;护岸糙率较大范围的变化,对宽深比较小的河道水深有较大影响,而对宽浅河道的行洪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生态护岸是一种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护岸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对传统护岸工程与生态护岸进行对比,总结了生态护岸功能及技术现状,介绍了生态护岸技术的常用措施及应用,以促进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工程概况 梧桐山河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东南部,是横岗镇的主要排涝河涌之一。梧桐山河防洪治河工程的任务是挖通河道、修筑挡墙、护岸,扩大河涌过水断面,改善河涌水力条件,减少内涝及洪灾。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包括:土石方工程、挡土墙工程、人工挖孔桩丁程、护坡植被等,按20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1.
生态河道中护岸形式的探索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人类的思想的不断的转变与提高,人类越来越追求“自然”,追寻与自然的亲近。与此同时,河道也在经历着演变,从纯粹的防洪河道逐渐的向生态河道转变,从纯粹的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不仅仅一味的追求防洪的效益,而是从防洪效益的基础上,讲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长远的、潜在的效益。但是生态河道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将一一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还是来研究一下生态河道的护岸形式。生态型护岸也是在九十年代兴起,是一门软性结构与硬性结构的结合产物,同时也是结构与美学、景观园林结合的产物。新型护岸,即生态型护岸在中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对绿化混凝土在南汇区河道生态护坡试中的试验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的介绍,并对河道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设计中需要注意与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新农村河道生态护岸型式及选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生态河道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河道护岸的治理是生态河道建设的关键。生态护岸的类型繁多,其中包括:自然草木类、砌石类、生态混凝土类等。其各自的水利特性、工程特点、经济造价和适用条件亦不相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河道建设中,应根据农村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型式。文章通过国内外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的发展历程,对生态河道的护岸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详细介绍,并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提出了新农村河道护岸选型的自然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的治理原则,以及建设生态自然、人水和谐的新农村生态河道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南汇五灶港绿化混凝土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绿化砼在南汇区河道中生态护坡试验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的介绍,并对河道绿化砼生态护坡设计中需要注意与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味,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枫杨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结合宽甸满族自治县10余年的枫杨河道护岸工程的实践,阐述了枫杨在山区小河道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不同情况下枫杨护岸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玉建  沈波 《排灌机械》2005,23(6):46-49
沙土区薄壁连拱护岸墙为悬臂式支撑、薄壁连拱无底板结构,拱板中间采用无砂砼排水孔的钢筋砼肋形预制板,冲沉法施工,造价低廉;外形美观,抗倾、抗滑性能强。该墙为平原沙土区河道水土保持及修复找到了一条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简便易行的护坡办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模压混凝土砌块整体护坡是一种新型护岸技术.本文从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此技术在沈阳鸟岛护岸工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模压混凝土砌块整体护坡是一种新型护岸技术。本文从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此技术在沈阳鸟岛护岸工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要求和工程实况,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本要求、生态功能、生态特性和建设成本等4个方面展开建立了生态护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河道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时间段,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动态矩阵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生态护坡工程的动态评价和方案优选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方案决策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对生态护坡工程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评价结果表现出与工程实际情况的高度一致性,说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