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二亚1号为材料,研究其在六种不同栽插规格处理下的抽穗期、株高、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重和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株高、穗长、穗总粒数、抽穗期和千粒重未见明显差异。而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穗实粒数、单株重和单产不同处理间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栽插规格以9×4寸的产量最高,其次为5×5寸。8×8寸的产量最低。这一研究说明二亚1号作双晚栽培的适宜裁插方式为宽行窄株9×4寸。  相似文献   

2.
玉米瘤黑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菁  张金文  陆继有 《玉米科学》2010,18(1):131-134
选用西北灌区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10个玉米品种,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及接种浓度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人工接种玉蜀黍黑粉菌,研究抗性鉴定技术,筛选出一整套重复性好、发病完全、受外界因素干扰小的接种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接种玉蜀黍黑粉菌的最佳方法是注射法,最佳接种时期为6叶1心期,最佳接种浓度为9×103~10×103个孢子/mL。  相似文献   

3.
我国品种问两系杂交稻的研究成果开始转为生产力。湖北省光敏核不育系已配制品种间杂交组合在生产上试种、示范,湖北农科院配制的N5047S×R9-1、N5088S×R9-1等粳型两系法杂交稻组合,试种和示范已在万亩以上;广西农科院培育的籼型两系杂交稻KS-7×03、KS×03和KS14×03也示范千亩以上,比三系杂交稻增产10-13%;福建农学院培育的两系杂交稻“光优6063”,亩产631.1公斤,比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三系早杂交稻威优64,增产18%以上;湖南、湖北等省配制的W6154S×特青,小面积试种,表现比汕优63增产5%左右。  相似文献   

4.
温带与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贵州省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南方玉米育种开发中心贵州省夏云县基地进行了玉米杂交种初比试验。参试的白、黄粒组合共 2 80 0份 ,在 2 40 0份黄粒组合中比对照交三单交增产超过10 %的有 18份 ,比 95 0 3增产的有 12份 ,在 40 0份白粒组合中 ,有 34份材料产量超过毕单 4号 ,其中有 2 0份比对照增产 10 %以上。试验证明 ,温带的迟钝型种质在贵州省有一定的适应性和良好的丰产性 ,如西公× 12 3,GY34 9×P138,90 41× 2 0 0、9714 8× 6 2 9等  相似文献   

5.
浅议辽宁省的花生超高产优质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洪波 《花生学报》2003,32(Z1):251-253
辽宁花生单产低,中熟大粒花生品质不佳,今后育种应主攻超高产和优质.超高产育种目标大粒型要比同类型品种增产10%以上,中粒型要比主栽品种增产15%以上;品质育种目标要根据不同花生品种类型、不同用途来制定.超高产育种方法要以杂交法为主,其他为辅,配制杂交组合可采用①高产型×高产型、②高产型×优质型、③普通型×珍珠豆型、④龙生型×其它型、⑤本地高产种×外地种;优质育种首先要引入国内外的优质种源,利用好一切品种资源,开展多途径育种.为了减少重复"劳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育种效果,各育种单位间应搞好横向联合,以图多快好省地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鲁棉9号(鲁155)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以[(鲁棉1号×邢台68—71)×爱字棉]×鲁抗1号杂交育成的丰产、早熟,优质、抗病、综合性状较好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夏大豆鲁豆4号为材料,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 cm×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54 cm×6 cm,E:81 cm×4 cm,研究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利用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配置株行距、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间干物质变化因株行距不同而产生差异,A处理在播种后0~70 d处于中等水平,第80 d达到最高,D处理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E处理在播种后第80 d时比A处理低20%;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重心随行距加大有上移趋势。A和B处理叶面积指数(LAI)高峰值持续约20 d,C、D、E处理在播种后60 d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育期间A、B和C处理的LAI平均值比D、E处理平均值高17.7%。随行距变小透射率降低、光截获率、株粒数和百粒重上升而产量增加。说明夏大豆在雨灌农业条件下,均匀分布可提高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国审玉米品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玉米科学》2003,11(2)
品种组合母本来源父本来源选育单位审定编号冀玉9号冀15-22×冀35冀257×冀815黄早四×冀多14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3001辽单33辽3180×吉853国外杂交种黄早四×33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3002吉单3421037×吉853Mo17×Suwan黄早四×330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国审玉2003003吉星46四-287×7922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国审玉2003004济单7号济533×昌7-2P136杂株外引系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审玉2003005丹科2123D26×丹59…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9号和中筋品种扬麦1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扬麦9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240×104/ha时,产量、总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下降,密度再增加则呈相反趋势;扬麦12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150×104/ha时,产量、总淀粉含量上升,密度再增加亦呈相反趋势。当密度增加至240×104/ha时,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密度再增加则蛋白质含量略有上升。在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品种扬麦9号最优密度为240×104/ha,此密度下有利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协调发展,生产中采用200~250×104/ha基本苗较为适宜;中筋品种扬麦12号最优密度为150×104/ha,此密度下可实现优质高产,生产中采用130~170×104/ha基本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和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本试验选用9个性状已稳定的自交系基因型,按Criffing4模式配制36个杂交组合,并分析了11个性状的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双M9、新415、5公在产量及产量重要构成因素的穗长和行粒数上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利用它们作亲本较容易测配出长穗型高产组合。47822、黄C-7002、478选具有降低株高、穗位高和提早成熟的作用,是改善株型结构的好材料。36个组合的产量特殊配合力表现为正向和负向两类,其产量高低的趋势多半与特殊配合力大小一致,但也有截然相反的。试验结果配合力总效应顺序与产量高低基本相吻合。同时初步筛选出3个强优势组合:双M9×47822、双M9×黄C-7002、双M9×5公,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类型不同的9个栽培大麦品种和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杂种F_1为材料,分析了大麦杂种F_1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若干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加性基因效应和基因互作效应对F_1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重要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且与组合的亲本棱型组配有关,二棱×多棱组合多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多棱×多棱组合多表现负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杂种优势与主穗粒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杂种优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9个热带、温带群体和4个优良自交系进行 NCⅡ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河南安阳中棉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田间鉴定,了解9个群体和4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鉴定其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研究群体种质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群体Suwan 1和SG C4的一般配合力(GCA)表现最为突出;自交系HZ111在黄淮海地区有潜在的利用价值;WBMC4×丹340、辽旅群体×掖478、憨头苞谷×掖478、辽旅群体×美22和BSSS C9×HZ111的特殊配合力(SCA)表现突出;群体×测验种的互作对总方差的贡献最大。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群切实可行,利用地理和种质基础远缘的群体材料与国内系组配,获得强优势组合的机会增加,群体的利用效率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3.
爆裂玉米新品种吉爆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爆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特用玉米研究所1996年育成,组合为(吉812×吉704)×吉508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属爆裂型玉米,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长春地区).爆粒率97.1%,膨胀倍数25.2倍.2000~2001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同时进行生产试验,表现抗病、稳产、优质、适应性较广,制种产量高.4月下旬播种,公顷保苗5万株,一般肥水条件下,子粒公顷产量在3 500kg以上.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Al~(3+)在茜素红——三乙醇胺(pH=7.6)——亚硫酸钠体系中,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检测下限为1.10×10~(-9)mol/L,线性范围为1.10×10~(-9)~2.21×10~(-6)mol/L,可准确测定茶叶中铝含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灌浆特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经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的25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灌浆的动态变化过程表现为前快、后快和平缓三种类型。后快型亲本为大粒亲本。在各类型亲本构成的不同组配模式中,前快×后快型的灌浆速率及粒重的平均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其次为平缓×后快型,所以认为,以提高杂交种粒重为选择指标的自交系最佳组配模式为前快×后快型,其次为平缓×后快型。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八九十年代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 1 980~ 1 999年生产上推广的 37个主要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 ,总结探索出山东省八九十年代有 1 0种杂种优势主体模式和 1 9种子模式。其中 ,应用最多的主体模式为BSSS群×唐四平头群 ,子模式为 81 1 2亚群×唐四平头群、XL80亚群×唐四平头群和C1 0 3亚群×唐四平头群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间与种间杂种后代农艺性状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大豆栽培种×野生种(Glycine max×G. soja)、栽培种×半野生种(G. max×G. gracilis)、栽培种×栽培种(G. max×G. max)三类组合研究了杂种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及育种效果。结果表明,栽培种×野生种及栽培种×半野生种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分离势远远大于栽培种×栽培种。这三类杂交组合出现优良类型的种类不同,栽培种×野生种容易产生高蛋白、极小粒以及多荚多粒中间类型;而栽培种×半野生种是选育出口型小粒豆的理想材料。栽培种×野生种、栽培种×半野生种性状的稳定速度慢,在选择时要适当放宽选择标准,延迟选择世代。建议引用属于有限型栽培种作为克服蔓生性之手段。试验还证实只有利用狭义遗传力和加性方差来计算预期遗传进度,才能使预期遗传进度同实际遗传进度结果趋于吻合。  相似文献   

19.
以20份早熟欧美血缘自交系为供试材料,9份SS群自交系为母本、11份NSS群自交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进行配合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自交系DNF342、DNLM18、东407、东409和东401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优良,东304和东503株高、穗位高一般配合力优良,有利于降低杂交组合株高和穗位高。杂交组合东407×东601、东409×DNF342、东502×DN4206、东409×东305、东407×DN4206和东401×东601产量对照优势较强,可用于新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新品种——沧核0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核 0 3 0是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为了满足生产上对抗旱、节水、丰产、稳产品种的需求 ,1 986年以抗旱、耐盐、丰产、优质、早熟、抗病共 2 0个亲本 ,利用太谷核不育显性单基因材料组成轮回群体 ,通过轮回选择方法 ,经水旱交替选择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1 亲本来源及主要选育经过第一步将 2 0个亲本配成 6个复交组合 :平阳 75( 3 8) -3 0× 790 2 2 / /京双 1 0 78× ( 3 4 ) -4科遗 2 6× 9D1 5-0 3 / /昌乐× 0 73 4临汾 61 54× 86-0 2 1 / / 79-2×盘矮 1 4078( 1 0 )× -1临汾 71 -52 1 2 3 / / 71 -3 2 1× 0 8963 8盘矮 1 40×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