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微波辐射凝固天然橡胶的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微波辐射凝固天然橡胶的凝固过程进行观察,并对微波凝固天然橡胶的凝固条件进行研究。将微波凝固天然橡胶(m-NR)与酸凝固天然橡胶(a-NR)和热凝固天然橡胶(t-NR)的理化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氨含量对m-NR的凝固效果有很大影响;与a-NR和t-NR相比,m-NR的机械性能较好;理化性能中,m-NR各项指标都能达到5#NR的标准;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RPA)温度扫描NR的混炼胶表明,m-NR的弹性模量(G′)最大,损耗因子(tanδ)最小。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四种割胶制度和两种凝固工艺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酸凝固工艺,低刺激强度、高割胶频率对应的生胶具有较高的门尼粘度、良好的硫化特性和静态力学性能;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低刺激强度、低割胶频率对应的生胶具有较好的硫化特性,低割胶频率和低刺激强度对应的生胶分别表现出较高的门尼粘度和较好的静态力学性能。采用相同的割制,微生物凝固对应的生胶具有较高的门尼粘度和较好的静态力学性能,但正硫化时间有所缩短,贮存模量(E’)有所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改性淀粉对天然橡胶的补强机理,对改性淀粉/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动态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淀粉的加入,改善了交联网络结构的完整性,显著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邵尔A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在应变作用下,与纯NR相比,添加了改性淀粉的混炼胶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均较低,损耗因子(tanδ)则较高,即生热较大;随着应变的增加,混炼胶的G′和G″均增大,tanδ减小,而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天然橡胶(NR)的性能与制胶工艺密切相关,其中凝固是制胶工艺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真空辅助酸凝固天然橡胶,对比自然凝固天然橡胶和酸凝固天然橡胶,探讨了真空辅助酸凝固对天然橡胶门尼粘度、理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凝固方法得到的NR理化性能有一定的差异,自然凝固NR的氮含量>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氮含量>酸凝固NR的氮含量,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比自然凝固和酸凝固NR的P0和PRI都高,其中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PRI为85%,而酸凝固NR的PRI为75.7%。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交联密度高于自然凝固NR和酸凝固NR。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均高于自然凝固NR和酸凝固NR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3种NR的拉伸强度分别为21.06、19.35、17.60 MPa。RPA测试表明,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弹性模量(G')<自然凝固NR的G'<酸凝固NR的G',损耗因子(tanδ)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即真空辅助酸凝固得到的胶样的加工性能最好,自然凝固胶样次之,酸凝固胶样最差。  相似文献   

5.
炭黑品种对NR/ENR共混物减震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理化性能炭黑品种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NR/ENR)共混物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压缩疲劳生热性能和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越小、比表面越人、结构性越高的炭黑的补强性较大,力学性能较好;但其压缩疲劳生热较大.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变化,炭黑粒子大小、结构性等对共混物硫化胶的减震性能有较人的影响,在ENR相的Tg2处,粒子较大的炭黑所填充的共混物硫化胶的tanδ较大;在高于Tg2以上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粒子较小的炭黑填充的共混物硫化胶的tanδ相对较高,减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将微波辐射应用于胶清橡胶的凝固,对比微波辐射凝固胶清橡胶(NR-s-m)与硫酸凝固胶清橡胶(NR-s-a)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理化性能方面,NR-s-m的灰分含量、杂质含量、挥发物含量以及氮含量较高,塑性初值、抗氧指数和门尼粘度也更高;力学性能方面,NR-s-m硫化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硬度均比NR-s-a的高;硫化特性方面,NR-s-m比NR-s-a的硫化速度快,并随微波辐射功率的增大而加快。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溶性、不挥发性的广谱抗菌剂-三嗪衍生物(HY)作为天然鲜胶乳的新型无氨保存剂,研究其对生胶及硫化胶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Y保存生胶的门尼粘度略低于氨保存生胶;相比于氨保存混炼胶,HY保存混炼胶诱导期(t10)对温度依赖性低,而正硫化时间(t90)对温度的依赖性高;硫化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Y保存橡胶与硫化体系协同性较好;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定结果显示,HY硫化胶片与氨硫化胶片玻璃化转变温度(Tg)基本相同;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HY硫化胶片耐热氧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微波辐射凝固天然橡胶(NR-m)的结构。采用热分析(TA)法研究了NR-m、酸凝固天然橡胶(NR-a)和自然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NR-n)3种硫化胶在空气气氛中的热氧降解行为;TG和DTG分析结果显示:3种硫化胶的热氧降解均为两步反应,由T0.05判断NR-m硫化胶的热氧稳定性介于NR-a硫化胶和NR-n硫化胶之间;通过Achar法和Coats-Redfem法求得,3种硫化胶热氧降解的微分式机理函数为f(α)=1/2·α-1、积分式机理函数为g(α)=α2,属于一维扩散机理,NR-m硫化胶的热氧降解平均活化能为145.9~152.3 kJ/mol。  相似文献   

9.
胶乳的凝固和干燥是天然生胶生产的重要环节。在不同凝固方式(酸凝固、微波凝固、自然凝固、微生物凝固)、不同干燥方式(自然风干、热风干燥)等不同工艺下研究了天然橡胶(NR)的理化性能及其臭氧老化前后物理机械性能,发现微生物凝固胶在相同臭氧老化条件下其拉伸强度最高,且变化率最低。采用臭氧老化研究的结果表明:微生物凝固胶(m-NR)硫化胶在静态拉伸状态下臭氧龟裂达到16 h。热重分析探讨了不同工艺NR硫化胶热老化过程,并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初步探讨了臭氧对微生物凝固胶的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2种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热降解表观活化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重-微商热重(TG -DTG )方法研究了在流动的空气状态下 2 种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 )的热降解动力学,用 O zaw a 方程求取不同转化率 α 时的反应活化能 E,外推至转化率 α 为 0 的表观活化能 Eα→0,并用 Coats-Redfern 方程求取不同的加热速率 β 的反应活化能 E,外推 β 为 0 的表观活化能 Eβ→0。结果表明:甲酸凝固制备的 NR 在空气气氛中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 Eα→0 为 101.6 kJ/mol,Eβ→0 为 104.5 kJ/mol,确定其表观活化能为 101.6 ̄104.5 kJ/m ol;自然凝固 7 d 制备的 N R 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 Eα→0 为 107.7kJ/mol,Eβ→0 为 106.6 kJ/mol,确定其表观活化能为 106.6 ̄107.7 kJ/mol。自然凝固工艺制备的 NR 热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高于甲酸凝固工艺制备的 NR 热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
概述国内天然胶乳微生物凝固的研究发展情况,论述了当前在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内目前天然橡胶生产实际,建议重视天然胶乳自然凝固的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农业因素如季节温度、品系、化学刺激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鲜胶乳生物快速凝固的效果影响非常大;多数橡胶品系鲜胶乳的凝固效果差异不明显,存在鲜胶乳较稳定的品系;化学刺激橡胶树的割胶制度对鲜胶乳生物凝固的速率影响较小,除第一刀所产鲜胶乳的凝固速度较快外,其余各刀所产鲜胶乳的凝固速度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鲜胶乳生物凝固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凝固液的pH值及鲜胶乳的凝固效果为考核指标,研究了生物凝固液的制备工艺,第1次培养生物凝固液其清水∶菌种∶糖蜜比例为100∶0.5∶5,对鲜胶乳进行凝固后所得乳清加糖蜜继续培养生物凝固液,其乳清∶糖蜜比例为100∶5。结果表明,采用乳清制备的凝固液比用清水、菌种、糖蜜制备的凝固液其凝固效果更好,胶乳每次生物凝固所得乳清只加糖蜜重复培养生物凝固液,至少可循环利用20次以上。而温度越高,生物凝固液pH值降低越快,当pH值降至4.0以下,即可用以凝固胶乳。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条件下制得的活性干菌种对天然胶乳的凝固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最佳载体B与湿菌体配比为2∶1,菌体培养时间为2~3 d,所制得干菌种对胶乳的凝固效果最好,所制成的活性干菌种和液体菌种一样能进行鲜胶乳的连续凝固。  相似文献   

15.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流变行为和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的流变行为和力学行为,并和天然橡胶(N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高剪切速率区,ENR和NR的表观粘度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但 ENR表观粘度的降低幅度比NR小。ENR和NR的粘流活化能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降低而后又增加,但ENR粘流活化能比NR大。在大应变范围,ENR的转矩S'的应变响应明显与NR 不同。在高频区,随温度增加NR的G'略有降低,而ENR的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工艺因素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凝固工艺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自选菌种和自制的微生物培养剂A制备的生物凝固液凝固鲜胶乳的效果最理想,其用量少于1%时,胶乳凝固不完全;用量超过3%时,增加用量并不能加快生物凝固鲜胶乳的速度。增加凝固辅助剂用量可以加快鲜胶乳生物凝固的速率。胶乳的浓度由34%稀释到26%时,对胶乳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不大,胶乳的浓度稀释到22%以下时,凝块较软而对胶乳生物凝固的速度稍有影响。生物凝固液的培养时间对胶乳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1~2d时最显著。同时凝固液中培养剂的浓度为5%时达到较好的凝固效果。  相似文献   

17.
A cost-effective, faster and efficient way of screening wheat samples suitable for tortilla production is needed. This research aimed to develop prediction models for tortilla quality (diameter, specific volume, color and texture parameters) using grain, flour and dough properties of 16 wheat flours. Another set of 18 samples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models. The predic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using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Dough rheological tests had higher correlations with tortilla quality than grain and flour chemical tests. Mixograph mixing time and dough resistance to extension (from extensibility test using a texture analyzer) were correlated best with tortilla quality, particularly tortilla diameter (r = −0.87 and −0.86 respectively, P < 0.01). Insoluble polymeric proteins (IPP) and gluten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ortilla diameter (r = −0.70 and −0.67 respectively, P < 0.01) and specific volume (r = −0.73, P < 0.01). Tortilla diameter was the quality parameter best explained (R2 = 0.86) by the prediction models using mixing time and dough resistance to extension. Rhe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rupture distance and maximum force were also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se prediction models, developed from linear equations, will be an easy and fast tool for breeders to advance or eliminate wheat lines specifically bred for tortilla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正交设计法研究花生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石油醚为浸提剂,选择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淋洗时间3个因素,根据L9(34)正交设计表,用FOSS2050型脂肪测定仪对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粗脂肪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淋洗时间对花生粗脂肪含量测定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花生粗脂肪含量测定的最佳提取方案为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80 min、淋洗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