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灭幼脲Ⅲ号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I同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对比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2.
核桃两种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两种有害生物的物理防治方法,并进行了仿生物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与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对比实验。结果认为: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8%以上,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防治,见效较慢,但不污染环境,对天敌伤害小;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后的果品有农药残留物,且对天敌危害较大。建议在生产中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3 000倍液,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类杀虫剂是一种选择性仿生药剂,具有防治害虫经济有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天敌安全、无公害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抗雨水冲刷等特点。目前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但因灭幼脲防治害虫死亡速率较慢、都局限在低虫口区。为在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防治,探讨防治松毛虫虫口阈值,在1985年防治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春季对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Ⅲ号讲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4.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5.
<正> 灭幼脲Ⅲ号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昆虫体壁几丁质的合成,对高等动物及其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可望成为综合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之一。1984年5-6月,我们在河北省东陵林场西山林区,采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林间防治松毛虫试验和残效期试验,并对该杀虫剂的后效作用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测定和观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对AciNPV复合杀虫剂的研制进行了试验应用研究。通过对敌杀死、灭幼脲Ⅲ号、硼酸不同浓度防治试验,筛选出亚致死浓度:2.5%敌杀死为0.005ppm,25%灭幼脲Ⅲ号为25ppm,硼酸为200ppm。与AciNPV2.5×106PIB/ml复合使用,3种化学制剂5种浓度都有增效作用,Lt50较单用AciNPV2.5×106PIB/ml防治提前1.67~3.95天。防治效果:2.5%敌杀死>25%灭幼脲>硼酸;复配药剂费用:硼酸>25%灭幼脲>敌杀死。在研制AciNPV复合杀虫剂或防治时,以2.5%敌杀死0.005ppm、25%灭幼脲25ppm作为AciNPV复合杀虫剂的复配药剂最佳浓度,成本低、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新型杀虫剂──灭幼脲3号北京市林保站张俊楼灭幼脲3号杀虫剂,是一种高效、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这种农药对防治危害林木、果树、蔬菜、农作物的鳞翅目害虫均有特效。一、灭幼脲3号的杀虫机理及特性灭幼脲3号是新发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  相似文献   

8.
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是无公害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对为害麻栎的舞毒蛾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来福灵、敌敌畏和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灭幼脲3号和阿维菌素与其它三种化学农药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卡死克、灭幼脲Ⅲ号和抑太保等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板栗栗实象Curculioarakaw aiMats.etKono进行了小区药效和林间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可明显抑制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其中卡死克和灭幼脲Ⅲ号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93.5% 和89.8% ,抑太保稍低,其综合抑制率为77.6% 。林间防治示范试验,可使虫害率由平均54% 左右下降到8% 以下,其下降率分别为:卡死克93.3% 、灭幼脲Ⅲ号94.4% 、抑太保86.3% 。  相似文献   

10.
1987—1989年在双阳、九台两县(市)进行飞机低量喷洒25%灭幼脲Ⅲ号防治落叶松鞘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鞘蛾越冬后幼虫取食初期,每公顷喷灭幼脲450—600克,或混入少量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效果可达79.57—89.13%;防治后对残存蛹及成虫有较明显的影响,对下代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类杀虫剂防治栗实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卡死克、灭幼脲Ⅲ号和抑太保等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板栗栗实象Curculio arakawai Mats.et Kono进行了小区药效和林间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可明显抑制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其中卡死克和灭幼脲Ⅲ号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93.5%和89.8%,抑太保稍低,其综合抑制率为77.6%。林间防治示范试验,可使虫害率由平均54%左右下降到8%以下,基下降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采用1 500~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地面杀虫效果可达90%,对松毛虫的幼虫、蛹、成虫、卵有连续的灭杀作用,成效显著,而且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易形成胶膜而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成本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3.
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Y—5B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的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是一种高效、持续性长的化学农药。低量飞防:防治用药450 g/hm2,防治率为96%;超低量飞防:防治用药600 g/hm2,防治率为95%。  相似文献   

14.
1994~1995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一、孕卵量以及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9A0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优乐得(B)微胸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15.
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Y-5B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小舟蛾以及应用S-300C微型直升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刺槐尺蠖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是一种高效、快速、持效性长的生物农药,用药量450g/hm^2均具有较好杀虫效果,防后8d校正死亡率分别可达87.9%、100%。  相似文献   

16.
<正> 灭幼脲是防治松毛虫的一种新型药剂,因其经济、有效、安全、使用简便。受到广泛欢迎。我县在1986、1987年,曾于3月底至4月初两次推广利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并对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及其对松毛虫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应用B^杀虫剂飞机防治松毛虫Dendrolimussp.试验的方法,并与米螨、杀铃脲、灭幼脲Ⅲ号等仿生农药进行了比较.B.t.杀虫剂飞机防治松毛虫校正死亡率96.4%,使用最佳剂量600g/hm2.并对其应用前景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 灭幼脲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广为重视的一类新型杀虫剂,具有既保护天敌,又杀死害虫的特有功能。为了探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及水生动物的影响,我们于1984~1985年,分别在新县和罗山两县进行了地面喷洒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导于后,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15%灭幼脲Ⅰ号胶悬剂,唐山市化工所产品;25%灭幼脲Ⅱ号胶悬剂,吉林省通化市化工研究所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公害杀虫剂1.2%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与25%灭幼脲Ⅲ号单剂及复混剂对林木食叶害虫进行了小规模野外防治试验.施用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与灭幼脲Ⅲ号复混比例为1:1,用药量0.8 kg/hm2,防后21 d幼虫平均死亡率为94.88%.复混剂与单剂相比具有用量少、成本低、速效及持久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在罗山县开展了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试验,采用25%灭幼脲Ⅲ号喷药量600 g/hm2 30 d内校正死亡率达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