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埋式无地沟无法吸污的育苗条件下,利用鲜活生物活饵料进行中华绒螯蟹(Eriocheur Sinensis)俗称河蟹的大棚育苗,配套生物饵料培养池50,000m^2,育苗水体1,680m^3,平均每m^3育苗水体培育出河蟹大眼幼体0.289kg。共育河蟹大眼幼体486kg,其中试验池为1,520m^3水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0.314kg,对照池为l60m^3水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0.190kg。试验池比对照池每m^3水体出苗量增产39.5%。  相似文献   

2.
河蟹生活史从亲蟹产卵孵化开始,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发育至成蟹止。早期人工育苗为幼体阶段,分蚤状幼体(Z)和大眼幼体(M)两个阶段,正常的蚤状幼体蜕皮5次,每次蜕皮分为一期,分5期,然后转为大眼幼体,但在2004年的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我市部分场家出现了幼体发育阶段性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einensis)俗称毛蟹、河蟹(以下简称河蟹)。该蟹分布广,北起我国的辽东半岛及黄渤海,南达钱塘江口。亲蟹性成熟后,从淡水降河洄游到河口咸淡水区进行产卵繁殖,发育至大眼幼体再溯河进入淡水生长肥育。解放后,我国在上述沿海河口地区及沿江湖口,建闸筑坝,阻隔了河蟹的生殖及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蟹天然苗几近枯竭,而河蟹养殖业却蓬勃兴起。促使了河蟹人工育苗迅猛发展,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江苏的启东、如东两地1997年产大眼幼体达1万多公斤。但就目前情况看,人工育苗的大眼幼体的质量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幼体规格小,活力差,体质软弱,幼体身上寄生敌害生物等等,导致了大眼幼体运输成活率低,大眼幼体变幼蟹死亡率高。笔者这几年在河蟹人工育苗中,对提高大眼幼体质量作了些有益的探索,现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首先分析一下造成大眼幼体质量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布苗密度偏大为了…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盘锦市是中华绒螯蟹的主产地之一,自1985年河蟹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以来,盘锦地区河蟹人工育苗规模、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河蟹大眼幼体年产量120t,占全国河蟹大眼幼体总量的22%,主要在北方地区销售.北方地区河蟹大眼幼体的放养、苗种培育多以稻田养殖为主,笔者团队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应用大眼幼体运输、放养和养殖田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6.
对河蟹大眼幼体变态因素的探讨孔维军葛立军(锦西市水产研究所)(锦州盐场)在1995年河蟹育苗中,从Z5变态为大眼幼体,变态极为困难,大眼幼体成活率很低,而且发生面很广,从河北到辽宁普遍发生这种现象。构成河蟹育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我们的亲身实践体会,谈...  相似文献   

7.
碘伏对河蟹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碘伏对河蟹蚤状幼体Ⅰ~Ⅴ期 2 4h、4 8h的半致死浓度 (× 10 -6mL/L)分别为 939 4、70 3 2 ,92 6 7、6 73 4 ,916 0、5 4 3 5 ,883 2、5 38 0 ,816 0、5 11 4 ;对大眼幼体分别为 96 3 1、819 4。试验得出了碘伏对河蟹各期幼体的安全浓度 ,并讨论了其在育苗生产中的安全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环境条件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蜕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大眼幼体蜕壳数量少、成活率低;光照可刺激并促进大眼幼体的蜕壳与生长,但长时间光照会影响Ⅰ期到Ⅳ期幼蟹的蜕壳生长;泥土和隐蔽物作为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成活率;苗种质量是提高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到Ⅳ期幼蟹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一种淡水的经济甲壳动物。在生产上常惯称这一短尾类动物的大眼幼体为蟹苗。每年5~7月,它们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北起辽东半岛,南至福建南部的河口浅海。如以长江口区为例,常常在芒种到夏至之间大量集中出现,形成这一口区河蟹苗的主要汛期。  相似文献   

10.
3种药物对河蟹幼体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黄鹤忠  梁守仁 《水利渔业》1998,(6):15-16,28
对河蟹大眼幼体进行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孔雀石绿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15,12.00,6.90,2.80;硫酸铜分别为6.44,3.74,3.33,1.50;高锰酸钾分别为5.17,3.38,1.90,1.50。试验发现1.0-2.0mg/L的高锰酸钾可促进河蟹大眼幼体变态。而孔雀石绿对变态有抑制作用。文中讨论了3种药物在河在眼幼体生产上的安全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河蟹育苗面临严峻的市场危机,2003年河蟹苗价格曾一度跌至最低600元/kg。面对市场价格严重下滑,高产量低成本成为河蟹育苗的关键,育苗的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河餐大眼幼体期是河蟹育苗的最关键阶段,生产费用已基本投入,如管理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针对自己河蟹育苗的体会,谈几点河蟹大眼幼体期间管理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全埋式无地沟无法吸污的育苗条件下,利用鲜活生物活饵料进行中华绒螯蟹(Eriocheur Sinensis)俗称河蟹的大棚育苗,配套生物饵料培养池50,000m2, 育苗水体1,680m3,平均每m3育苗水体培育出河蟹大眼幼体0.289kg。共育河蟹大眼幼体486kg,其中试验池为1,520m3水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0.314kg,对照池为160m3水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0.190kg。试验池比对照池每m3水体出苗量增产39.5%。  相似文献   

13.
用精制饲料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饲喂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并育成Ⅲ期仔蟹。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对提高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有较显著的作用,而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提高大眼幼体到Ⅲ期仔蟹的成活率的作用不显著,但可显著地提高大眼幼体到Ⅰ期仔蟹的成活率。另外,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显著影响仔蟹体内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成须经历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海水条件下大眼幼体培育,也就是抱卵蟹的孵化过程;第2个阶段是淡化后的大眼幼体培育扣蟹阶段,俗称蟹苗培育过程;第3个阶段是扣蟹养成阶段,也就是商品蟹养成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河蟹人工育苗取得成功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蟹育苗产业逐渐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用精制饲料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饲喂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并育成Ⅲ期仔蟹。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对提高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有较显著的作用,而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提高大眼幼体到Ⅲ期仔蟹的成活率的作用不显著,但可显著地提高大眼幼体到I期仔蟹的成活率。另外,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显著地影响仔蟹体内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解蚤Ⅰ、蚤Ⅳ和大眼幼体发育和变态影响为:不同悬沙浓度对各期幼体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对蚤Ⅳ和大眼幼体的发育和变态亦无显著影响,但会推迟蚤1蜕皮变态。水体中的县沙对中华绒螯解蚤Ⅰ幼体生长和变态的影响与幼体此时的摄食习性(被动摄食)和摄食颗粒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亚硝酸盐对河蟹蚤状幼体及蟹苗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NO2^-N对河蟹Z5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的毒性影响:NO2^--N能刺激和麻痹Z5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并阻碍它们变态,引起死亡;在蚤状幼体后期的水质管理中,应加大力度换水,使(NO2^--N)在Z5幼体期小于0.48mg/L,在大眼幼体时小于1.2mg/L。  相似文献   

18.
受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河蟹蚤状幼体的症状为:幼体游动无力,头胸甲发红,色素加深,背刺常折断,摄食减少,肠胃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眼幼体的症状为:幼体游动无力,不能逆水游动、甚至平游,上下翻“筋头”,体表发红,有时附肢也红,色素加深,眼柄上色素细胞扩大呈树枝状。一、材料与实验方法1.病原菌分离及培养基直接从育苗场采得发病的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在验室内将中华绒螯蟹幼体用载玻片压碎,在显微镜下见大量的病原菌,用接种环挑取病原菌在培养基上划培养24小时后再进一步进行分离、提纯病原菌,置于温箱(25℃)中培…  相似文献   

19.
河蟹养殖成功与否,苗种是关键。由于蟹苗的质量原因而造成养成失败的不在少数,大多数养蟹户很想知道如何鉴别河蟹大眼幼体的质量,尤其是在目前河蟹育苗市场不规范,育苗技术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掌握河蟹大眼幼体质量鉴别技术,对于保证河蟹养成十分有意义。尽管关于蟹苗质量鉴别的  相似文献   

20.
河蟹幼体对盐度变化忍受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试验对河蟹氵蚤Ⅱ~Ⅴ幼体及1~2日龄大眼幼体在盐度变化情况下的忍受力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显示:氵蚤Ⅱ~Ⅲ幼体发育期盐度日降幅不宜大于1‰;氵蚤Ⅳ~Ⅴ幼体发育期盐度日降幅不宜大于2‰~3‰;至1~2日龄大眼幼体阶段盐度日降幅于5‰以下对存活率已无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