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从85年起订阅《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发现凡是有关根艺的文章都刊在《盆景专页》、《盆景篇》栏内。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根艺作品还能参加盆景艺术展览。显然,根艺是被归为盆景类的。我认为盆景和根艺是概念不同、风格迥异的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盆景》2014,(12):F0003-F0003
为促进云南省内外花卉、盆景、赏石、根艺艺术的交流,搭建一个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区域性展会特色。全面提升云南花卉、盆景、赏石、根艺的创作技艺和鉴赏水平,在第16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举办之际,经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报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国际盆景协会(BCl)中国地区委员会、世界盆景友好联盟(WBFF)中国地区委员会研究同意,决定于2015年1月15~20日举办“2015年昆明‘斗南’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云南赏石根艺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卉盆景》从今年第七期开始,陆续刊登了《雀舌罗汉盆景快速成型技法》。不久,我们便收到许多盆景爱好者及业内人士的来信、来电以及登门咨询。大家主要询问有关雀舌罗汉(以下简称‘雀舌’)培养、繁殖和造型等方面的问题,现根据咨询者所提,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按问答形式,回馈给询问者作参考。问:南通‘雀舌’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钟爱‘雀舌’的人越来越多?答:南通是‘雀舌’的故乡,‘雀舌’的主要特点为:叶片深绿,有光泽,短小(仅20毫  相似文献   

4.
潘明德同志在1990年第二期《中国花卉盆景》上发表的《根艺作品中的‘神’》一文中,提出如何领悟和表露神韵的问题。这里,我想就如何表露“神”这一方面作些探讨,作为潘同志“神”说的一点补充吧!  相似文献   

5.
平邑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境内山多林广,奇石老桩遍布其中,奇花异草比比皆是,为发展花卉、盆景、奇石、根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自1986年成立县花卉盆景奇石根艺协会以来,已举办大型盆展9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10余次,荣获一、二、三等奖60多个;在《中国花卉盆景》、《中国花卉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和作品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山水盆景起源这个学术问题,国内一直处于争鸣之中。归纳起来有4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晋代。《盆景》一书认为《南齐书》中曾记有‘会稽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滥觞”。另一说起源于夏朝,《岭南盆景》一书载:“盆景起源……有近40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台湾艺人李国安先生值得敬佩,因为他敢直言:"盆景是一门缩小的艺术,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法则!但中国大陆正在走相反的路。""大陆盆景的展览上隐约能感觉到一种金钱和艺术的较量,这集中反应在参展盆景的‘大尺寸’上。似乎‘商业盆景’和‘艺术盆景’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场‘战争’……"(原文见《中国盆景赏石》2012年1月号)  相似文献   

8.
我的文登之旅缘于代表杂志社,应文登盆景根艺灵魂人物赵锦坤老先生之邀,参加当地举办的一个盆景展览——"乐达杯"盆景根艺精品展。这次展会是赵锦坤所在的文登市盆景根艺协会与威海市盆景协会于五一期间合力主办的。由威海乐达机电有限公司承办,展览地点在威海市工业新区汪瞳镇,也是为汪瞳镇镇政府同期开展的"秀美汪瞳——2012年生态休闲体验年"启动活动助阵。对于面积1600多平方千米、人口仅60余万的文登来说,举办这样规模的盆景根艺展已不是第一次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在山东兖州,属平原地带,搞盆景和根艺,没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我的家却与根雕、盆景、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我喜欢上这些艺术品,还得归功于《中国花卉盆景》。记得那是1988年,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他是位根艺盆景爱好者,家里摆设了许多根艺和盆景作品,书架上还  相似文献   

10.
陈德同志在《根艺分类之我见》一文中,对竹根艺术下了一个定义:“它界于木雕与根艺之间,它虽保留部份自然竹节和根须”,但它“无雕无形,仗雕传神”,其特征“全在‘雕功’”(见《中国花卉盆景》1988·6·p25以下引用刊名略)。照此说来,惟具有自然风貌的“树根艺术”,才是“正宗”的根艺:这很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投赞同票,我实在难以苟同。第一,根据根的形态、纹路、色泽等自然风貌进行创作的根艺作  相似文献   

11.
四岁的根艺作者,祝贺他六岁的“启蒙老师”《中国花卉盆景》生日快乐,事业兴旺!并寄语以示祝贺。 1962年,我在成都杜甫草堂首次见到千姿百态、古朴苍劲的盆景艺术,十分惊叹了。1985年在北京美术馆首次见到奇特、自然优美的根  相似文献   

12.
《世界盆景》,英文是‘Bonsai of the world’,为世界盆景友谊联盟(WBFF)之年报,每4年出一期,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第一期(1993年出版)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养花有11年历史,从事根养3年有余。唯搞盆景是刚刚起步,如今有米兰、仙客来等草本花卉,木本桩景各数十盆,根艺作品近百件。许多朋友在观赏这些物品之后,不仅称赞一番,还总要问:“这些艺术是从哪学来的?”我说:“拜有师傅,他就是《中国花卉盆景》。” 1987年我由一线退居二线,工作任务也由“硬”变“软”,为使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在工作之余搞起养花种草。而在那时,遇  相似文献   

14.
看过《中国花卉盆景》中《附干式盆景的制作》很受启发。去年秋天,偶得枯桩一个。形似动物,欲制根艺。只是从头至腹凹槽太深,尚欠完美,弃之作薪,却又可惜。我家园中有一梅,扦插二年,虽然株高二尺,枝叶繁茂,含苞欲  相似文献   

15.
根艺是美的枯根。如果将鲜活的绿竹与根艺巧妙地结合,采用提根栽培法,将竹与根培育成活,使之离土凌空,出笋长竹,岂不更加新颖别致?田发建经过20多个春秋的探索、实践,终于在2010年将"根艺竹盆景"创作成功,并于当年6月2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为了展示"根艺竹盆景"新作,今选数幅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4日山东省盆景艺术家协会授牌仪式暨文登区盆景根艺协会“一根杯”盆景根艺邀请展在文登区举办。展览由山东盆景艺术家协会、文登区文联、文登区民政局、文登区林业局主办,文登区盆景根艺协会承办。除文登外,威海、青岛、蓬莱、寿光、海阳、新泰等地的盆景人也积极参展。赵锦坤老前辈虽已古稀之年,但宝刀未老,慈眉善目,凡事都亲力亲为。展区虽小,质量却不含糊,各地参展人都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7.
创作盆景心理状态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创作者对自己创作对象在认知上的“模糊性”。这种理论,同仁似乎是不能认可的。难道作者对自己要创作的盆景还不清楚吗?但事实的确如此。德国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说“艺术是模糊地感觉到‘美’向‘真’和‘善’的演变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卉盆景》2009,(8):50-50
6月29日至30日山东省文登市盆景根艺协会成立大会暨“卓达杯”文登市盆景根艺精品展,在文登市南海卓达集团举行。山东省原副省长王裕晏、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苏本一、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世藩、台湾盆栽艺术大师梁悦美、威海市政协主席张立新、文登市政协副主席刘昌信等领导和贵宾,出席了文登市盆景根艺协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9.
盆景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侍养的盆景可能不一定是精品,也不是什么名贵树种,但是自己却视为掌上明珠,钟爱有加。若有朋友来参观,更是娓娓道来,可以说是一盆盆景一个故事。一旦转手或者死亡,都会恋恋不舍,十分惋惜。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盆景审美的敝帚自珍现象。关于敝帚自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后用‘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还是很爱惜"。敝帚自珍现象在盆景爱好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本人赞同陈先生在《中国花卉盆景》2004年12期所述"生命性是盆景的本质特色,艺术美又须植根于自然美之中"的观点。但陈先生利用这一观点评价黄明山《出》的一些观点,本人则不敢苟同。陈先生说:"作者把本来活生生的自然现象在盆中强行‘艺术化改造’,违背了盆景创作师法自然的原则"。我不同意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