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首次报导柑桔木蛾有寄生蜂35种,其中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8种。考查结果表明,以寄生低龄幼虫的绒茧蜂类最重要,最高寄生率达68.2%,最低寄生率为0.8%,全年平均寄生率为14.4%。越冬代蛹寄生率为7.3%。初步调查表明,不除草桔园的,寄生蜂群落较除草桔园有三个特点:寄生蜂数量多、种类丰富;施用农药后寄生蜂数量恢复快;柑桔木蛾幼虫和蛹寄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4.
5.
6.
桔潜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主要寄生天敌桔潜蚺姬小蜂Elacherries sp.隶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营单寄生,外寄生。在福州地区,年发生14~17代,温度28℃左右,卵、幼虫、蛹的历期及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1.25天、3.54天、6.03天及3.61天,全世代约13.83天,成虫寿命平均1.92天,用20%蜜水饲养能延长至24.86天。雌蜂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的每雌平均产卵7粒,两性生殖的平均14.5粒。上午8时至10时为成蜂羽化高峰时刻。桔潜蛾姬小蜂在福州地区6月始见,8月形成全年高峰,主要寄生桔潜蛾二、三龄幼虫,寄生率月平均最高达54.38%,全年平均达40.08%。  相似文献   

7.
苹果黄始叶螨以雌成螨在苹果根际土壤中群集成团结网越冬。翌年芽萌动到花序分离至初花期是雌螨出蛰盛期。田间种群数量消长是:一年中的4月中下旬~5月中旬;8月中下旬~9月下旬出现两次高峰期。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是:净生殖率(R_o)为9.9107,世代平均周期(T)为25.0961、周限增长率(入)为1.0956,内禀增长率(r_m)为0.09139。  相似文献   

8.
9.
本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配合化肥的三种施肥水平(三要素比例为1∶0.5∶1),对盛果期碰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效应。比较试验表明:不同处理对植株生长、结果及营养状况有明显差异。增施肥料对干周、叶片、新梢的生长量有良好效应,尤其能显著增加对产量有密切关系的春梢生长量。适当提高施肥水平可增加产量,高肥及中肥分别比低肥增产30.7%及14.5%,且果实品质有所改善。组织测定及叶片分析证明,不同施肥水平与叶片养分含量有相关性:5—6月,春梢叶片水溶性养分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9月,叶片氮、磷全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叶片钾全量与产量相关不显著。初步认为,闽南红壤丘陵地桠柑保持亩产5,000斤水平,可参考以下施肥量(亩):N 50—60斤,P_2O_5 25—30斤,K_2O 50—60斤。  相似文献   

10.
11.
调查结果表明,桔全爪螨在温州蜜桔上的数量消长动态与温度、叶龄和降雨有关。3月到4月上旬,由于气温在20℃以下,螨量保持越冬水平。随着温度升高,虫口逐渐上升,5月中旬出现第一个高峰。6月初在春稍上出现第二个高峰。6月下旬到7月上旬和8月下旬到9月,由于降雨增多,螨量大大下降。因此,药剂防治时间以5月中、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12.
13.
桔全爪螨幼、若螨在每叶60头以下时,其存活率与密度无关,而雌成螨的产卵量与密度有关,随着密度增加,产卵量减少,雄性比增大,扩散加强,从而使种群衰减,这与营养和环境的恶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苦楝油防治桔全爪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苦楝(Melia azedarach L.)油对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的毒杀作用,可能是因油剂堵塞螨的气门造成窒息而死亡。用电镜扫描的方法比较了桔全爪螨和捕食螨的气门结构,指出气门结构的差异是产生选择毒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乳化苦楝油的经济、简易、有效的配方和方法。室内测定,苦楝油对桔全爪螨LC_(50)为0.27%;大田防治试验的效果达93.7%,是一种优良的高效杀螨剂。利用植物油防治柑桔叶螨具有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运用零频率估计法估计苹果黄始叶螨种群密度与相应估计密度和实际密度值,吻合较好,二者差异不显著,平均误差小于0.2,精度 D 大于80%.Kuno 序贯抽样法在种群密度欠(2头/叶)、抽样数小时,可省时、省工作量.反之当种群密度小(1头/叶)时,则抽样数大,与常规调查统计法相似.  相似文献   

19.
20.
鲁保一号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e.f.sp.cuscutae]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二倍体菌株。分生孢子的体积:体积大的分生孢子(二倍体)18.1±2.1×4.2±0.3μm;分生孢子的DNA含量:二倍体分生孢子7.34,单倍体分生孢子3.53,二者的比值为2∶1;侵染大豆菟丝子幼苗的致病力:二倍体孢子100%,单倍体孢子34%;对氟苯丙氨酸诱发单倍化的单倍体孢子能够融合重新合成原本的二倍体孢子。以上结果可作为鲁保一号菌是自然发生二倍体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