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万年县养珍珠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过去小蚌培育惯于采用泥池、水泥沟、网箱等形式,但成本都较高。为了探索育蚌的新路子,1993年大东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始利用库湾育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库湾的选择 大港桥水库是一座中型山谷水库,库内库湾较多,正常养殖水面2600余亩。为达到快速育蚌的要求,选择了避风向阳,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2.
吴德喜  余乃凤 《内陆水产》1998,23(10):22-22
南平水口、沙溪口电站的相继建成,使南平库区水面扩大到8000hm~2,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水库。1993年底开始发展库清河蚌育珠,并逐步形成规模。1997年河蚌育珠面积达80hm~2。但由于一些库湾生态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育珠蚌的死亡率高达50%,并且成珠慢、产量低、质量差,极大地影响了珍珠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加大库区渔业开发力度,提高水域立体利用水平和整体效益,笔者详细调查了养殖珍珠库湾水域生态和管理现状,现将库漳河蚌育珠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小结如下。1河蚌的选购与暂养1.1育珠蚌的选择库区…  相似文献   

3.
万年珍珠形成产业化规模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年珍珠形成产业化规模优势万云辉(江西万年县水产局)万年县地处鄱阳湖畔,水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水域面积11万多亩,现已开发利用4.5万亩。为改革单一养鱼模式.早在70年代初开始发展河蚌育珠,实行蚌鱼混养。但长期以来珍珠生产发展缓慢,未能形成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淡水育珠河蚌种类中,三角帆蚌优于其它蚌种。它具有手术操作便利,产珠质量最好,珠质光滑细腻、形状较圆,色泽好等优点。因此,江西省万年县自繁、自育、自用此种蚌育珠  相似文献   

5.
库湾鱼珠混养是利用水库的库湾库汊进行养鱼与育珠的立体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投入少、产出多、管理方便、效益显著。水库水质清爽,无污染,适宜三角帆蚌生长,手术后的蚱伤口愈合快,珍珠质量好,这是池塘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万云辉 《内陆水产》1997,22(4):19-19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珍珠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来,万年县珍珠生产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了繁蚌、育珠、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群体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部分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生产效益差距较大的问题。现就提高珍珠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浅述如下:一、蚌种质量要优。在我国淡水育珠河蚌种类中,三角帆蚌优于其它蚌种,它具有手术操作便利,产珠质量最佳,珠质光滑细腻,形状较圆,光泽好,市场畅销,价格上乘等优点,选用这种蚌育珠较为普遍。但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选择健康…  相似文献   

7.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技术操作规程孙伯庆,陆锡惠,费国平(常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13001)(常州市洛阳镇珍珠研究会213104)本规程适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ugi]的人工繁殖采苗、培育和育珠生产,包括亲蚌选育、来苗、稚幼蚌培育、嫁接...  相似文献   

8.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潘炳炎,文仲芬(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三角帆蚌是我国淡水人工育珠中的优良品种,所产珍珠具有光泽好、珠粒圆的特点,但作为育珠用的三角帆蚌,在生产过程中因病害而大批死亡,给育珠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三角帆蚌的蚌瘟病,...  相似文献   

9.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操作技术规程(一)本规程适用于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采苗、培育和育珠生产,包括亲蚌选育、采苗、稚幼蚌培育、嫁接与育珠蚌养殖等系列生产工艺。一、术语1.亲蚌:专池培育的具有繁殖优势的雌雄成年蚌。2.钩介幼虫:雌亲蚌外鳃腔中受精卵胚胎发育孵...  相似文献   

10.
小型水库综合养殖高效初探万云辉(万年县水产局)万年县裴梅乡水产场91年冬将过去人放天养的郑家水库改造成蚌鱼猪立体综合养殖模式。经过3年的精心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现将初探情况总结如下:一、收获1992年春投产,先后吊养育珠蚌23...  相似文献   

11.
改进接蚌技术 提高珍珠质量潘炳炎,文仲芬(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手术的蚌的嫁接手术(简称接蚌)是育珠生产中的主要部分。按蚌技术的先进与熟练程度与否,直接关系到育成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改进接蚌技术,提高珍珠质量。一、细胞小片的大小与...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万年县以珍珠生产为龙头,加速水面开发,出现水面育珠、水中养鱼、水底养蚌、岸边养猪,经济发展加快的喜人景象。万年县有水面17万余亩,其中可养水面近6万亩。这些水面水质良好,日照充足,适于养鱼育珠。去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以珍珠为龙头的水面开发规划,提出“三年养殖一万亩,五年产珠15吨”,将万年建成“珍珠王国”。为实现上述目标,县委、县政府制  相似文献   

13.
库湾鱼珠混养具有投入小,产出多,管理方便,效益极任的特点,尤其是水库水质清爽,无污染,很适宜三角帆蚌的生长,且手术后蚌的伤口愈合快,珍珠光泽好,等级高。一、库湾选择及拦网设置选择避风向阳,口小肚大,集水面积宽,水质肥沃,无漂浮物,拦网距离短,库底平坦的库湾库汊。在小口处设置拦网。拦网采用0.23/3×3聚氯乙烯线编织而成,最好采用双层结构,内拦网目3厘米,外拦网目7厘米。拦网长度和高度视库湾口截面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市河蚌育珠的生产规模较大,珍珠在水产养殖中占重要位置。笔者从事繁蚌工作多年,深知健壮的蚌源是提高珍珠质量的关键。当前,珠价经历了五年多的低谷之后开始回升,我们不能重走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老路来搏得一时的效益,生产中应特别注重亲蚌的良种选育工作,决不能贪图方便,见母就留,贻害将来,那么,怎样选择并培育亲蚌呢?一、亲本选择于手术蚌、野生蚌中选择身体健壮(闭壳肌收缩有力)、喷水远、内脏团肥厚(无蛭类和蚌螨寄生),体形好(壳厚不脆,两端钝圆),3~5龄的蚌作亲本。母本的怀卵量大,父本在同类群体中有较明…  相似文献   

17.
科学育幼蚌成长快效益好江西万年县苏桥乡珍珠场1992年开发养殖水面120余亩。为了逐步形成幼蚌自养、手术自做、珍珠自育的配套生产体系,同年8月23日从本县上坊乡珍珠场购买体长2厘米左右的三角帆蚌幼蚌96万只,经过一年来的精心培育,共收获成蚌59.4万...  相似文献   

18.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11):19-20
1手术季节选择及育珠蚌年龄要求一般选择在上半年的3~6月,下半年的10月至12月。插蚌水温要求在10~30℃,最低不低于5℃,最高不高于35℃。最佳插蚌时间是每年的4~5月,10~11月;最佳插蚌水温是18~26℃。现在对插蚌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1周龄内的蚌。当年繁殖培育的蚌,插后养殖效果最好,即当年9~12月(1-龄蚌)、第2年上半年3~6月(1龄蚌)插的蚌,养殖效果还可以;第2年7月以后的蚌(1+龄蚌),一般不主张插,就是插了,养殖的效果也较差。插蚌的个体要求在7~10厘米范围。2插蚌前的准…  相似文献   

19.
RE育珠技术的手术接种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取RE育珠技术,对其手术接种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选择1+龄小蚌作手术蚌,采取断膜的方法,小片的长(宽)为其厚的4.4倍,按顺位插片的方法,5分钟之内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为RE育珠技术的手术接种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万云辉 《内陆水产》1999,24(6):23-23
万年县人工繁殖三角帆蚌有近20年的历史,现已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体系,并成为江西省幼蚌繁殖基地。90年代以来,每年繁殖幼蚌少则2000多万只,多则1亿多只。每年从鄱阳湖地区购进一大批用于蚌苗寄主的黄颡鱼。由于黄颡鱼是在江、河、湖等天然水域中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