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2005年,我们开展了魔芋与枇杷、柠檬、荔枝、香蕉间套种栽培技术研究,共示范种植4560亩,经实地测产调查,蕉园套种魔芋模式平均单产最高,魔芋产量达1895.2kg/亩,按当地市场价每kg0.8元计,产值达1516.2元,比其它模式增收360-520元,复合产值达5600元。该模式的成功示范为蕉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蕉园套种魔芋栽培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香蕉大苗是指叶龄为13~15片的香蕉组培苗.与常规组培苗相比,种植香蕉大苗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前期生长快.香蕉大苗的根系较发达,早春定植初期抗寒能力强,生长比常规组培苗快,每月多长出1~2片青叶.二是发病率降低.香蕉花叶心腐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5月,而春植大苗此时已有1 m多高,抗病能力较强,因此发病率比常规组培苗低.三是产量高.1998年东莞市望牛墩镇种蕉专业户陈沛祥种植香蕉大苗0.14 hm2,每667 m2 产量3 100 kg;1999年望牛墩镇种植香蕉大苗16.53 hm2, 平均每667 m2 产量3 015 kg, 产值5 117元,每667 m2纯收3 085元.四是安全无风险.春植香蕉大苗多于8月中旬抽蕾,10月下旬即在寒潮到来之前收获,能有效避过低温霜冻对香蕉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在广西的适宜种植时间、种植模式,以香蕉主栽品种桂蕉1号为对照,在广西南宁、百色、崇左、钦州、玉林等香蕉主产区蕉园种植桂蕉9号,考察不同种植季节的新植蕉及其宿根蕉的生育期、株高、果实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新植桂蕉9号在广西的平均产量为19.8~35.6 kg/株,秋植蕉产量一般为25.0~35.6 kg/株,冬植蕉一般为19.8~23.8 kg/株.秋冬植桂蕉9号的抽蕾时间比桂蕉1号晚7~20 d,生育期比桂蕉1号长15~30 d;春植桂蕉9号的抽蕾时间比桂蕉1号晚20~30 d,果实易受寒害无法正常饱满.新植桂蕉9号株高为190.7~284.0 cm,假茎基围在60.2~86.6 cm,正常发育的果指长度为20.0~24.9 cm,果指粗度在11.3~13.3 cm.可见,新植桂蕉9号表现最好的是秋植蕉,其次是冬植蕉,最差是春植蕉.宿根桂蕉9号单株产量、株高、假茎基围、果指长度、果指粗度等均高于新植蕉.宿根桂蕉9号的株高、果指长度均比宿根桂蕉1号低,假茎基围、果指粗度较宿根桂蕉1号粗;抽蕾与收获时间比宿根桂蕉1号晚7~15 d.病区新植桂蕉9号发病率在5.01%~38.60%之间.其中,轮作后种植桂蕉9号,新植蕉发病率为5.01%~10.35%,宿根蕉发病率0.94%~2.9%;未经轮作直接种植桂蕉9号,新植蕉发病率为13.10%~38.6%,宿根蕉的发病率为3.19%~23.4%.新植一代蕉和宿根蕉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桂蕉9号的果实综合品质与主栽品种桂蕉1号相差不明显.建议在广西种植桂蕉9号宜采用秋冬种植;枯萎病区需轮作1年以上其他作物后再种桂蕉9号.  相似文献   

4.
在赤红壤土壤肥力较高的老蕉园进行了平衡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当纯氮用量900 kg/hm2且氮钾施肥比例N∶K2O为1∶1.2时,香蕉抽蕾提前,蕉果农艺性状及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产量超过52 t/hm2以上的水平,经济效益较好;随着施钾比例的递增,香蕉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农艺性状变差、品质变劣,产量及效益有所下降;当土壤Mg/K=1.36的情况下增施镁肥,香蕉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农艺性状变差,但固形物及可溶糖含量有所提高,产量与效益明显下降;施硫对香蕉的生长及产量基本没有影响,但因其增加了肥料成本而使效益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沿海地区香蕉抗台风灾害保产技术。[方法]使用自主专利生物抗菌剂200 g蕉穴预防土传病害,使用自主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抵防香蕉树受台风灾害的装置加固香蕉抗10~12级台风试验。采用在香蕉果断蕾时果树喷施5 m L/L果利大植物营养液2次增大果实;对照使用氧化钙200 g蕉穴预防土传病害,对照采用每棵香蕉树用竹竿捆绑加固香蕉抗击台风试验、香蕉果断蕾时果树喷施20 mg/L赤霉素2次增大果实。[结果]使用生物抗菌剂200 g的蕉穴各种病害发病率为0,使用抗台风装置可以保证95%蕉树抗10~12级台风。香蕉果断蕾时喷施5 m L/L果利大植物营养液2次,香蕉果指长、香蕉可溶性固形物、香蕉可食率、香蕉平均产量均比喷施20 mg/L赤霉素有所提高;喷施5 m L/L果利大处理比喷施20 mg/L赤霉素处理平均产量增加16.11%。台风后喷施5 m L/L"果利大"对风灾伤害香蕉叶片愈伤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该项研究经济实用,值得应用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广西香蕉产区蕉—蕉套种模式下秋植的高产、适应性好的香蕉品种。【方法】对桂蕉6号、桂蕉1号和巴贝多三个香蕉品种进行种植观察,对各品种的株高、生育期、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蕉-蕉套种模式下,秋植的三个香蕉品种在营养生长阶段前期生长速度一致,后期巴贝多生长速度较桂蕉6号和桂蕉1号快;株高比较上,巴贝多桂蕉6号桂蕉1号,在茎基围上,巴贝多桂蕉1号桂蕉6号,巴贝多较桂蕉6号和桂蕉1号粗壮,说明巴贝多在抗风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巴贝多累计叶片数较桂蕉6号和桂蕉1号多1-2片叶;桂蕉6号生育期最短,桂蕉1号其次,巴贝多生育期最长,采收前3个月,桂蕉6号收获率比桂蕉1号高21.3%,比巴贝多高51.8%,桂蕉1号比巴贝多高30.5%;桂蕉6号折合产量为2 786.04kg/667m~2,巴贝多折合产量为2759.35kg/667m~2,桂蕉1号折合产量为2904.55kg/667m~2,三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从抗风性能上来说,选择巴贝多较为合适;从生育期方面来说,选择桂蕉6号较为合适,从种植品种多样性上来说,3个品种均满足生产需要,都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施用木本泥炭对香蕉产量、品质及蕉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香蕉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偏施氮肥导致蕉园土壤养分有效性低、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以"巴西蕉"为试材,在投入养分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添加不同用量木本泥炭及其衍生品腐植酸钾肥对香蕉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本泥炭(7 500 kg/hm2)和腐殖酸钾肥(3 750 kg/hm2)处理较推荐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2.62%和15.39%,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蕉果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品质改善。与推荐施肥处理相比,添加木本泥炭及腐殖酸钾肥处理收获期土壤60~9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木本泥炭用量3 750、7 500 kg/hm2处理分别降低44%和45%,腐殖酸钾肥处理为53%,减少了硝态氮向环境中迁移的风险;添加木本泥炭或腐殖酸钾肥处理土壤30~9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建议在香蕉施肥过程中添加木本泥炭及腐植酸钾肥与化肥配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育出早熟香蕉新品种,为优化广西及其他香蕉栽培区的品种结构提供候选品种.[方法]对桂蕉6号组培苗的田间芽变单株进行繁殖与品系比较试验、优株选择和多点种植试验等,并观察其特征特性、抗性及产量表现.[结果]桂蕉早1号属中干香蕉的中矮把品种,生育期340~385 d,采收期比桂蕉6号缩短15~30 d;果指粗短,比桂蕉6号短2.7~3.1 cm;假茎高220.0~250.0 cm,比桂蕉6号矮8.3%~16.7%.桂蕉早1号在广西的栽培密度1800~1950株/ha;2011~2014年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种植试验中,新植组培苗及宿根第一、二造的平均株产量分别为20.1、25.2和24.3 kg,折合平均产量为36180.0、45360.0和43740.0 kg/ha;商品率96.8%~99.1%.桂蕉早1号果实充分后熟后,皮色金黄,香味浓郁,口感丝滑香甜,综合品质优于桂蕉6号和广西矮蕉.桂蕉早1号不抗香蕉枯萎病,不耐霜冻,广西各蕉区宜在12月中旬前收获完毕.该品种于2016年8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蕉早1号属中干香蕉的中矮把品种,生育期较目前广西香蕉主栽品种短,能有效错开产出高峰期,有利于调节香蕉产期布局,综合品质优于桂蕉6号和广西矮蕉,可在桂南、桂东南及右江河谷等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革小麦玉米种植方式(即2 m一带,机播8行小麦,畦内留一个玉米套种行,翌年在畦背套种两行、畦内套种一行共三行玉米),引进宽幅小麦播种机,设计小麦幅宽,以适应麦田套种玉米和大型拖拉机作业为目的,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建立合理的小麦、玉米群体结构;实行农机农艺配套.经测产,该模式小麦产量8130 kg/hm2,玉米产量12 465kg/hm2,比传统的"八三式"7179kg/hm2,和1094 kg/hm2,增产951 kg/hm2,和1525.5 kg/hm2,增产13.3%和1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对香蕉的生长发育及农艺经济性状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香蕉生长快,月均抽叶多、叶面积大,抽蕾提早1个月左右,每穗果梳数、果个数多,果指长、单果重。2009年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的产量为49 860 kg/hm2,比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产量分别增加6 840 kg和7 920 kg,增长15.9%和18.9%,净增收益分别为7 660元和11 034元;2010年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的产量为50 940 kg/hm2,比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产量分别增加7 740 kg和8 460 kg,增长17.9%和19.9%,净增收益分别为9 388元和12 186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比免耕直播增产12kg/667m^2 ,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增产13kg/667m^2。增产效应为: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免耕直播〉常耕直播;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节本增收68.4元/667m^2。,稻草还田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节本增收78k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西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俊文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88-88,94
西瓜套种生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生姜产量一般要比单作增产3000~4500kg/hm2,西瓜和生姜套种的收益比单作可增加15000元/hm2。详细介绍了瓜姜套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小麦套种玉米试验结果表明:麦玉套种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的光、热、水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产显著,麦玉套种折合混合产量12637.65kg/hm2,比小麦单种增产106.45%,比玉米单种增产10.94%;纯收入比小麦、玉米单种分别增加414.28元/667m2和212.14元/667m2,经济产投比2.75:1;生产优势度小麦是0.4521,玉米是0.5479,玉米的贡献率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瓜类与宿根甘蔗不同的套作模式对瓜类、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瓜类合理套作甘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桂蜜2号薄皮甜瓜、丰成2号蜜本南瓜与桂糖21号宿根蔗进行套种,研究适合的瓜类与宿根甘蔗套种模式。结果:甘蔗行距为1.1m的常规行距套种甜瓜,甘蔗的产量最高,为5470.39kg/667m2,甘蔗蔗糖、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等甘蔗品质指标最优分别为11.84%、14.72、86.14%和14.15%,同时提高甜瓜的品质。甘蔗常规行距套种瓜类的产量品质比套种在宽窄行距的瓜类产量品质要高,套种在1.1m常规行距的南瓜和甜瓜比套种在宽窄行距的产量分别高13.10%、18.14%,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高14.59%、19.24%,南瓜的维生素C含量高24.54%和1.08%,β—胡萝卜素含量则高7.5%。与新植蔗套种瓜类有相同的趋势。建议生产上采用1.1m的常规行距种植甘蔗与甜瓜套种。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产45.3%,新增产值412.62元/667m2,纯增收289.22元/667m2,肥料产出投入比为3.34;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17.0kg/667m2、增长4.0%,新增值46.92元/667m2、纯增收44.12元/667m2,其肥料的产出投入比值也比习惯施肥高出0.31。试验结果分析说明: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能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我县于2000年在低海拔双季稻区的中都镇永联村大坝埠(海拔120m)抛栽早稻、再生稻120亩,经县、市有关人员测产验收,实割头季稻亩产648.1kg,再生稻473.2kg,年亩产1121.8kg,亩产值1255.42元,比1999年同片田双季稻年亩产829kg,亩产值907.6元,亩增产稻谷292.8kg,增长35.3%,亩增产值347.82元,增长38.3%。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产45.3%,新增产值412.62元/667m2,纯增收289.22元/667m2,肥料产出投入比为3.34;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17.0kg/667m2、增长4.0%,新增值46.92元/667m2、纯增收44.12元/667m2,其肥料的产出投入比值也比习惯施肥高出0.31。试验结果分析说明: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能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点不同模式同土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栽培麦-芋-玉-苕模式周年粮食产量最高达1337.6kg/667m2,比对照麦-玉-苕模式(801.8kg/667m2)增产535.8kg/667m2;其次是麦-肥-玉-苕-荞模式周年粮食产量达1209.7kg/667m2,比对照(792.1kg/667m2)增产417.6kg/667m2;麦-肥-玉-苕模式周年粮食总产1188.9kg/667m2,比对照785.9kg/667m2增产403.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晚稻-油菜轮作套种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收割前7 d播种油菜的产量最高,为168.5 kg/667 m2,比收割前15 d播种的油菜增产29.1 kg/667 m2,比收割前1 d播种的油菜增产22 kg/667 m2。因此,晚稻-油菜套种以水稻收割前7 d播种油菜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