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澳大利亚进口新西兰苹果风险分析报告,阐述其分析有害生物进入的过程及计算方法的数学模型。文中分别就有害生物随产品到达口岸的可能性、病害类有害生物随产品被消费者丢弃可能性、病害类有害生物接触寄主可能性及发生可能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列出计算方法,为风险分析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是中国植物及其产品的主要贸易国家,也是在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领域领先的国家。本文从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等方面对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继续完善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贸易国家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主要贸易国家中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较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及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如EPPO、安第斯共同体、日本等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对美加模式、澳新模式以及打分法、矩阵法、途径分析法进行了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重点分析不同检疫业务类型、有害生物类别、来源地的疫情截获数据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表明: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数据持续增长,疫情主要来源渠道为进境货物,废纸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增高,昆虫、杂草、真菌为截获次数最多的有害生物类别,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是截获有害生物次数最多的来源国。  相似文献   

5.
惠州口岸进境粮谷截获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惠州口岸2013~2015年进境粮谷及截获疫情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的进境粮谷、不同来源国的粮谷携带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截获的种次数,结果表明,进境高粱、玉米和大麦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而来源于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境粮谷携带有害生物风险较高,同时总结了进境粮谷截获有害生物的类别和检疫性杂草名单,为今后惠州口岸进境粮谷检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我国尚未分布、但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外来有害生物澳大利亚沼泽景天,以引起广大学者对该有害生物的关注,内容主要包括其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用途、影响及危害、国内外管制状态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3月,珠海检验检疫局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葡萄上检出一批蛾类幼虫,经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鉴定复核为苹淡褐卷蛾(Epiphyas postvittana),为我国口岸首次截获,是我国进口澳大利亚鲜食葡萄议定书中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淡褐卷蛾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花卉和水果上重要有害生物,我国未有该虫分布报道。据统计,  相似文献   

8.
吕燕  赵鹏  刘丽  段维军 《植物保护》2022,48(3):278-286
为给进口大麦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统计了全国口岸2009年-2019年大麦进口基本情况,比较并分析了不同来源国(或地区)大麦中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昆虫、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数和种次数。结果表明,近11年来我国大麦进口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大麦进口量最大。截至2019年,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共计70种,包括杂草53种、软体动物2种、真菌5种、昆虫8种、病毒2种,其中疫情最突出的是杂草。从来源国来看,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乌克兰是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及种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法国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等有害生物,加拿大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真菌及病毒,乌克兰大麦则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及昆虫。本研究汇总了2009年-2019年不同来源国(或地区)进口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名单,为进口大麦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16—2017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梳理和统计,重点比较了不同检疫业务类型、不同有害生物类别和不同来源地的截获数据,并统计了两年间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占比情况和截获次数最多的前10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数据表明:与2016年相比,2017年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总量有所减少,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却有小幅度增加,旅检的疫情截获数量也有一定程度增高。2016年和2017年,截获疫情主要来源渠道均为植物及植物产品(货物);杂草和昆虫分别为截获次数最多和截获种类最高的有害生物类别;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均为截获有害生物次数较多的来源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贝壳形态和软体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西班牙进境集装箱中截获的一头活体蜗牛标本进行鉴定,结果确认为乳状耳形螺Otala lactea(Müller,1774),为国内首次截获。该螺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当地蔬菜、瓜果、花卉最重要的有害生物之一,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植物保护组织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螺在中国无分布,本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义群  黄炳均  徐卫  李娜 《植物检疫》2006,20(2):122-122
印尼金光集团APP(Asia Pulp & Paper)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的第13家大型制浆造纸企业——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除来自其与海南省合作营造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外,主要从国内的云南、广东、广西和国外的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引进。从国外进口的原料主要是桉树、相思树和石梓木的木片,2004年进口近13万t,2005年1—4月进口12万多t。在越南进口的木片中截获有害生物39种,在澳大利亚进口的木片中截获有害生物5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3—2019年全国进境棉花的疫情截获数据进行统计,重点分析了检疫性或中国境内无分布的有害生物的种类组成及截获信息。结果表明,2003—2019年,全国口岸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 252种18 710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50种(属)383种次,以杂草类和昆虫类为主;非检疫性但确定境内无分布的有害生物23种(属);这些有害生物主要截获自运载集装箱、棉花夹带的混杂和棉花外包装。因非检疫性而未鉴定到种从而无法确定中国境内是否有分布的分类单元占总截获种类数的51.0%。印度和美国是最主要的疫情来源国,其次为澳大利亚和巴西。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的种子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在植物检疫管理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地方,现介绍其在种子检疫管理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PRA)方面的情况,希望能对我们的检疫工作起一些参考借鉴作用。1种子进出口检疫管理澳大利亚与许多国家有种子进出口贸易。种子进出口检疫由澳大利亚检疫检验局(AQIS)...  相似文献   

14.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搞好集装箱检疫工作,我们赴澳大利亚进行了考察。为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动植物检疫局(AQIS)对进境集装箱的检疫要求及程序做了明确规定。 一、应施检疫的集装箱种类 澳大利亚动植物检疫局将应施检疫的集装箱分为四种类型。 1.具外露木质结构的集装箱 一般要求进行永久性灭虫处理,检疫机关要对该集装箱注册,经注册的集装箱一般可不再检疫。这种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原生资源的一种替代,我国再生资源进口数量逐年增加,相关口岸从再生资源中截获到许多有害生物。本文分别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度变化规律、生物类别、再生资源类型、来源地、直属局、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方面对全国口岸2006~2016年从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有害生物共2003种164 566种次84 035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69种(属)5 215种次4 540批次。有害生物年度变化规律显示,2006~2013年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有害生物种次趋于平稳,从2014年起,有害生物截获种次迅速增加。从截获有害生物类别来看,以昆虫、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总种类的85%,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72.2%。从再生资源种类看,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截获最多。从来源地看,共有121个国家和地区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美国、中国香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位于前五位。24个直属局有截获记录,其中广东局、江苏局、深圳局、浙江局、福建局位于前五位。数据显示,红火蚁、四纹豆象、桔小实蝇、双钩异翅长蠹、非洲大蜗牛、假高粱位于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六位。针对疫情截获情况,提出了进境再生资源查验及检疫鉴定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再生资源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适当的保护水平的起源,分析了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各国对适当的保护水平的理解,并讨论了适当的保护水平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检疫检验措施的力度选择和ALOP在我国植物检疫中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生态和人及人类社会3个方面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根据国际标准中制订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流程,定性地描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并从入侵种特性研究、适生区预测研究和风险分析模型3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理论研究进展,这些理论研究有助于为有害生物风险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愈发严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开展有利于积极主动实施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保护我国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并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本文概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内涵和近期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常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介绍了目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提出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植物检疫术语是进行植物检疫工作交流的前提与基础,对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及规范有害生物相关术语及其定义,明确了有害生物与外来物种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相关术语及其定义进行整理和规范,提出判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可结合适生性分析、传播途径、寄主情况及潜在的经济/环境影响等因素,从进入、定殖、扩散可能性及后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有一定交集,因此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对生物入侵防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相关术语进行规范也为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制修订提供了科学思路。本文提出的定义修改建议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估方法较为概括,仅为定义和名单的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意大利拉丁姆地区附近的城市和农村几处位点的桉树(Eucalyptus spp.)上监测到害虫Thaumastocoris peregrinus(榈蝽科)。这是榈蝽科昆虫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首次记录。在EPPO的有害生物预警名单上也没有列举该澳大利亚外来种。在过去的10年中,澳大利亚的榈蝽科昆虫种类很少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