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这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文章认为,劳动力实现合理的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参与城市的建设推进了“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农村的建设带动了“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10,(2):34-34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2009年以来,重庆通过创新机制实施阳光工程,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顺利帮助20余万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岳红霞 《南方农业》2022,(7):61-63,69
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通过调研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深入剖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挖掘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建立保障机制、创建良好创业环境,依托地区特点、拓展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进城农民工的现状及需求,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成为农民工精神家园的意义,提出了成为农民工精神家园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邓辉 《南方农业》2022,(6):133-136
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其关键在于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培育壮大创业群体,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返乡农民工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耦合关系.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期望理论为指导,从效价与期望值2个维度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分...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业》2011,(2):67
一是摸底调查,心中有数。从去年12月开始,该区依托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各街镇社保所及时收集企业节后用工需求和全区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二是搭建平台,鼓励本地就业。春节前后,该区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在车站等流动人员密集场所加大宣传等活动、密集举行各类招聘  相似文献   

7.
刍议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江 《南方农业》2008,2(2):80-81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农民工日"的议案,从此每年十一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重庆的农民工将过上自己的节日."重庆市农民工日"的设立,意味着政府正从以往对农民工的强势管理,转向维权服务.这是党和国家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的具体体现,使广大农民工对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务工收入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如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精准扶贫作为国家推动新农村发展、强化农村经济的主要基础经济政策,自然在促进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具备极为关键的改善意义;而大学生又是推进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在强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方面,大学生须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南方农业》2010,(2):31-31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将于2010年2月下旬至4月在全国共同开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过程中信息服务的瓶颈问题,本文提出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种信息载体构筑综合信息平台,从而真正做到农村信息服务到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非正规就业在各个国家发展迅速。通过对各国非正规就业人员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探讨现阶段非正规就业趋势的合理性,客观评价非正规就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博客是目前最流行的网上交流方式。结合博客在图书馆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博客的图书馆知识转移,并通过创建图书馆博客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下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陕西省的数据构建模型,选取了5个指标对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农村利剩余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关系进一步作了探究,进而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山西省运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进行评估,为区域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地级市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案例,确立自变量因子,采用Meta分析价值转移法建立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模型,并结合2007-2017年期间运城市景观格局估算运城市景观生态价值.[结果]①研究时间、研...  相似文献   

15.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合理划分整理区片和安排整理项目提供参考。以保定市22个县(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3个方面9个指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指标体系,采用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统计分析法计算出各县综合分值。根据综合分值将保定市各县(市)居民点整理划分为三个级别区。结果表明:保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整理潜力大且居民点整理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特点。将综合分值区间是[0.6,1]的划分为Ⅰ级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整理潜力最大;[0.3,0.6]为Ⅱ级区区位于平原区,整理难度较低,潜力较大;[0.0,0.3]为Ⅲ级区位于西北部山区的Ⅲ级区受自然因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整理难度较大,整理潜力最小。通过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合理划分整理区片和安排整理项目;各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居民点整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中国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典型代表城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和未来演变趋势,采用地理比较分析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和Markov模型对长沙市和泉州市未来土地利用进行模拟预测,结合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1990—202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异同,试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0年期间,长沙市数量结构变化较泉州市更为稳定,耕地和建设用地所占比例结构变化具有较大差异性;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对比研究表明,两市综合程度指数均呈现一定增长,且泉州市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变化趋势较长沙市更为显著,其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大于长沙市。研究结果可为两市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并将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调水资源保护主要成本标准进行研究,以期有效防止因缺乏保护资金而出现水质逆转现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决策。[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成本替代法,针对欠发达地区关停产业后,替代产业成本分散难于计算的问题,运用"预期利润"替代"机会成本"。[结果]经对中线工程陕西省安康市水源保护主要成本进行测算的结果发现,实际年付出的主要保护成本为1.85×109元,而国家年补偿的数值仅为实际付出的50%。[结论]国家应进一步加大补偿力度,防止水质逆转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变更统计资料,以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2年来石河子市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的正向变化较明显,而负变化方面,则是以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最为突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以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现象日益突出为主要特点,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早期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而经济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则是后期变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始于2000年.当时主要依据宁波市地形地貌特点的水土保持区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为科学指导宁波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有必要重新进行水土保持分区.作者采用叠图分析法,将全市划分为北部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东南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等4个不同的水土保持分区.北部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重点加强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土地的保护,改善平原河网水质;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重点加强城市开发建设中土石弃渣和泥浆处置的管理,构建生态走廊,改善人居环境和河湖水质;东南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重点改造治理低质林地,完善沿海防护林建设,对经济林园地实施保土耕作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西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充分发挥植被拦截泥沙、调蓄径流、涵养水源和治理面源污染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区划,以期科学指导宁波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