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驱油效率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水驱油田的极限采收率,因此要评价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潜力,首先应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以渤海油田283条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和度、束缚水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水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归一化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间的统计规律,由此得到渤海油田驱油效率与岩石有效渗透率的统计规律。同时,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流量方程和Welge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水驱油效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水驱油实验的取值条件。  相似文献   

2.
储层层间物性差异是影响非均质油藏水驱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主力层分层开采的渗透率级差界限是缩小层间矛盾,获得较大的采收率重要参数。针对某油田的具体情况,主要考虑纵向非均质性与垂向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依据主力层渗透率与小层纵向分布情况,来设计模型的渗透率与小层厚度,并将小层以不同形式组合开采,得出不同的渗透率级差,以此来研究主力层分层开采的渗透率级差界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确定渗透率级差界限,因而能够为油田在主力层的分层开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储层的地质特征,研制了均质、非均质及裂缝型等3类模拟目标储层性质的人造岩心,并利用研制的储层模型开展了水驱窜流影响因素评价实验。实验可知,长6油层组储层受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见水时间早且见水后含水率上升快,同时受微观非均质影响,驱油效率比中高渗透储层驱油效率低10%以上。岩心非均质程度增大,见水PV数逐渐减小,见水后含水上升快,当渗透率级差为50时,采收率比等渗透率均质油藏低12%。含裂缝的岩心中,注入水窜流严重,裂缝型特低渗油藏与同等渗透率均质油藏相比,采收率降幅近50%。  相似文献   

4.
动态相对渗透率(相渗)常作为已开发但无试验相渗的区块、井区或层位的参考相渗。通过Eclipse软件数值模拟建立注水油藏直井开发模型,使用模型输入相渗和模型输出流量/压差计算的无量纲采油采液指数,对比了“水油比法”和“张型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法”动态相渗求解方法的精度,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油藏类型,并对比了真实油藏的试验相渗和动态相渗曲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张型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法计算的动态相渗与数值模拟输入相渗较为接近,预测的无量纲采油采液指数与模型中的流量/压差数据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对倾角较小的注水和天然边水驱动油藏的预测精度较高,对底水驱动油藏的预测精度较低,动态相渗计算结果与实验室相渗归一化结果一致性较高;水油比法动态相渗基于稳态法相渗实验过程,与油田实际开发过程有本质不同,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建议在相关研究中使用张型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方法计算动态相渗。  相似文献   

5.
储层岩石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密切影响着油气渗流和微观剩余的形成和分布,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开采方式的选择和后续调整措施的有效性。研究了阿尔凹陷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明确了影响水驱油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孔喉半径比大小对微观驱油效率有显著影响,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是影响最终采收率的主要因素,细分层系,分层注水,提高波及效率是提高阿尔凹陷最终开采效果的主要技术措施方向。  相似文献   

6.
聚表剂驱油技术是一种集调剖及驱替为一体的新型驱油技术。室内静态评价试验表明,聚表剂与驱油用中分聚合物配伍性良好。不同比例的聚表剂与聚合物混合后,样品的增粘性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能较好。室内驱油试验表明,聚驱后注入聚表剂可提高采收率10.8%。现场实践也证明采用该技术能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XQ井区火山岩储层物性差,投入开发后存在地层能量不足、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的问题,为优选符合该类油藏的有效开采模式以及找出不同方式的驱油特点,提高油气采收率,以该井区安山质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对岩心分别开展了CO2驱油和水驱油试验,分析不同驱油方式对岩心孔隙油水动用情况以及驱油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岩心孔隙构成主要为小孔隙,少量为中孔隙和大孔隙,油相主要分布在小孔隙区域,小孔隙为主要产油贡献区;总体原油采收率较低,驱替采油作用主要发生在流体注入初期,注水开发方式的采收率高于注CO2开发;岩石物性参数孔隙度与渗透率对于原油采收率有一定的影响,呈正线性关系,实际生产时应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注采方案.在制定实际开发方案时,可通过提高开采初期流体注入压力和注入量来提高初始阶段采出程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长庆油田铁边城北地区长7储层内部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根据相应样品的岩芯及测井参数解释与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储层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7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且长71/1和长72/2小层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强于长71/1和长71/2小层。此外,储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平面非均质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大多数陆相非均质老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及其在高含水期测井解释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模拟开发过程的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了水驱过程中油藏性质变化对岩石地球物理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研究了水驱方式下不同开发阶段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水驱油方式下的I-S。关系不再是一条直线,而呈现出与饱和度大小相关的两段式,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S。)以后,电阻率对饱和度变化的反映不敏感。②在不同的浓度范围内,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表面双电层厚度及平衡离子活动性的影响不同,导致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值以及Waxman-Smits模型中的B参数在不同的矿化度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特征。③注入介质在高渗透条带中线性突破形成的电阻率宏观各向异性使储层在仍具有相当产能的情况下电阻率显著降低。④动电现象是特定油藏环境下的一种特殊岩石物理现象,开发过程导致的压力异常是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流动电位的大小与压差、多相流动特征及地层水矿化度有关,流动电位的存在使自然电位曲线表现异常。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油田高含水期的生产情况,并针对油田非均质性的地质特点,确定了适用于大庆油田弱凝胶驱的最佳方案:HPAM的质量浓度是1500mg/L,弱凝胶的注入量为0.4孔隙体积,注入弱凝胶后后续水驱压力为0.6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