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因为经济、美学、偶然性事件、甚至是心理上的原因,人类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导致了更多外来物种对本土生态系统的入侵,并产生了灾难性的结果:这些被引入的物种变成了外来入侵物种(IAS),对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外来入侵物种微甘菊在德宏州的入侵,产生的危害问题入手,全面分析了外来物种侵入德宏便利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其对德宏州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提出了防范外来物种侵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及其周边0.483 km2范围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连续3年的调查,报道了外来入侵植物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入侵情况。同时对调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记录到入侵植物42种,分属17科3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11属14种,占所有外来入侵植物的33.33%。引入途径分析表明:29种植物属于有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69.05%,12种植物属于无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8.57%,1种植物引入途径不详,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38%。  相似文献   

3.
因为经济、美学、偶然性事件、甚至是心理上的原因,人类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导致了更多外来物种对本土生态系统的入侵,并产生了灾难性的结果:这些被引入的物种变成了外来入侵物种(IAS),对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外来入侵物种微甘菊在德宏州的入侵,产生的危害问题入手,全面分析了外来物种侵入德宏便利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其对德宏州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提出了防范外来物种侵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新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62-14668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国际上日益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2009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概述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和其对生态安全的威胁,然后引入了风险预防原则和支持该原则的国际公约,最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贯彻风险预防原则并在该原则的基础上防治和规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植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对外来物种(包括有意引入物种和无意引入物种)进行生物入侵的风险性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资料、调研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郑州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评估标准,并对假臭草进行风险性评估,以期为外来植物在郑州可能造成的生物入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了中国养殖业中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了中国养殖业中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共计27科40种,其中外来入侵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分别为5种、10种、3种、22种;来源于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中国不同生态环境的分别有22种、3种、6种、3种、6种;中国养殖业中的外来物种入侵途径以不当的有目的的引入为主;外来物种入侵已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人民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中国养殖业中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促进中国养殖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外来植物的入侵,为外来植物入侵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综述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分析外来物种入侵过程及入侵机制,提出对入侵物种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防治恶性外来入侵物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昆 《湖南农业》2008,(1):17-17
外来物种一般通过3种途径入侵:一是引入用于农林牧渔生产、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和景观美化等目的的物种,之后演变为入侵种(即有意识地引进);二是随着贸易、运输和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即无意识地引进);三是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即自然入侵)。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相似文献   

9.
探索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与本土物种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格局与本土植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趋势;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呈单调递减趋势.中国东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在西北地区相对贫乏.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可能由东南向西北扩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均显著影响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差异,但起主导作用的为年均温、单位面积降水变幅和年降水量.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相似环境因子的相似影响有关.在大尺度下,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可能更易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关健词:外来入侵植物;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尺度;中国  相似文献   

10.
外来物种入侵现在已被视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外来物种入侵成了生物安全的大敌。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3种途径和入侵物种的危害,并结合我国的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对外来物种入侵应采取的控制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来植物入侵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旅游产业.该文从物种结构、生态结构、景观结构、旅游结构4个方面出发,设计了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旅游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肿柄菊(Tithonia rotundifolia)入侵对云南地区生态旅游的影响为具体案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肿柄菊的入侵对于云南地区生态旅游存在有益的正向影响,尤其在对生态结构的影响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经济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风险评估理论,并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地域特点和外来植物入侵的现状,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6个1级指标、32个2级指标构成。并对区内已确定的87种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每种植物的入侵风险值。该结果可为入侵植物的引种管理与危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外来浮游植物入侵引发的渤海湾赤潮灾害,基于近20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了渤海湾海域已发现的外来浮游植物物种及具体物种信息,分析了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可能产生的赤潮灾害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共发现17种外来浮游植物,其中,甲藻门最多,有10种;硅藻门次之,有5种;金藻门和黄藻门最少,各有1种。研究表明: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中,除中华盒形藻外,其余16种均属于赤潮生物,这些物种主要通过压载水引入、传播的方式进入渤海湾海域,应加强港口监控和管理,以防赤潮灾害。  相似文献   

14.
江苏水产养殖鱼类外来物种调查及其生物入侵风险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苏水产养殖鱼类的外来物种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信息采集,共统计整理出51个外来鱼种,总结了这些物种原产地、食性、耐受温度、生态类型等基本信息,并从繁殖特点、生活习性和入侵历史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对部分外来鱼种的入侵风险做出初步评估,提出了防治外来鱼类入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入侵杂草化感作用及其生态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外来植物入侵的问题是当前生态研究的热点。研究入侵种的生态特性.是外来种入侵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由于许多外来植物具有化感作用,毒害邻近植物,而有助于外来植物抢夺生存空间。利用细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分析外来杂草的寿命、繁殖能力及化感作用,模拟研究这些特性对外来物种在空间格局变化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中国从国外引进的许多外来树种对乡土树种造成了巨大的潜在的威胁。本文从中国外来树种信息管理存在问题入手,重点探讨了构建中国外来树种地理信息系统框架的设想,介绍了构建步骤,最后预测了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7.
2种外来新纪录物种入侵贵州的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地考察并结合资料查阅,对贵州地理分布新纪录外来物种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和蒙古苍耳(Xanthium mongolicum)在贵州的入侵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他们的危害性、入侵途径及可能扩散的区域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事生态及农业等相关专业的决策者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生境更有利于外来植物入侵,一直是入侵生态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豚草为实验入侵植物,探讨生境与豚草入侵的关系。通过人工草地群落试验发现,豚草入侵物种多样性水平为1、4、9、16四个不同人工植物群落与入侵有土壤种子库的裸地生境相比,其生物量平均减少590 g·m-2、植株高度平均降低43.7 cm、成活率平均降低21.4%,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平均降低0.695。说明已有植物群落定居的生境对豚草的入侵有强烈的抵御作用。由此推断豚草入侵裸地时,生境中存在大量的空余生态位,豚草很容易成为单优势物种,而豚草入侵已有植物群落的生境时,现有植物物种已占据了大量的生态位空间,其入侵性明显降低。研究结果揭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和防控上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策略,营造多样化的本地植物群落,减少人为裸地存在时间,可阻挡或延缓外来植物的入侵。  相似文献   

19.
外来植物入侵群落理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受体群落的几种相关假说,即天敌假说、入侵进化假说、空生态位假说、新型武器假说、干扰假说、物种丰富度假说和繁殖体压力假说,并对今后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外来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外来植物种类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入侵的途径和危害,提出了科学防控生物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