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3.
广州地区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地区某场舍饲喂黑白花奶牛为调查对象,对1997 ̄1998年饲养的500头成年母牛拉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与生双胎、生双胎牛死胎、早产有关;与胎次、生公或母、犊出生重无关。 相似文献
4.
5.
一般地说,如果奶牛胎衣在产后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为30%~40%,甚至某些季节高达50%以上。该病治疗不当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目前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产科疾病。 相似文献
6.
7.
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小时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由于滞留住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综合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青海省湟中县某奶牛场2007—2010年间148头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在8月发病率较高,达55.56%;1~5胎与6~11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分别为17.21%和50.00%(P<0.01);产双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80.00%)明显高于产单胎奶牛(20.97%);上胎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45.28%)明显高于胎衣自然脱落奶牛再次分娩的发病率(10.53%)。说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季节、胎次、胎儿数量、胎衣不下发生次数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ranes,RFM)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奶牛通常在产后3-8h排出胎衣,如超过12h仍未排出,则认为 相似文献
11.
奶牛胎衣不下与血浆NO、GSH-Px、MDA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产后健康奶牛 9例和产后胎衣不下奶牛 9例 ,于产后 0 h、4h、8h、1 2 h、1 6h采血分离血浆 ,测定一氧化氮 ( NO)、丙二醛 ( 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 GSH-Px)活性 ,探讨血浆 NO、GSH-Px、MDA变化与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表明 ,试验组血浆 NO、MDA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GSH-Px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 ,表明血浆 NO、GSH-Px、MDA的变化参与了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对山东7个地区14个奶牛场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调查的基础上采集234头临床乳腺炎病牛乳样、241个隐性乳腺炎乳样并分别做了细菌学检查,结果表明:泌乳期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和棒状杆菌为主;干奶期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酵母菌为主;隐性乳腺炎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为主;厌氧菌在隐性乳腺炎、干奶期乳腺炎和干奶期乳腺炎乳样的捡出率分别为 5.82%,4.17%,10.16%;隐性乳腺炎、干奶期乳腺炎细菌的共感染率较高,与泌乳期乳腺炎病原菌的差异极显著(P<0.01),隐性乳腺炎与干奶期乳腺炎病原菌共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5.
16.
影响奶牛免疫功能的因素复杂,围产期、能量负平衡以及饲料蛋白质、维生素、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引起的奶牛出现免疫功能的降低,饲料中添加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壳聚糖、酵母细胞壁等添加剂可以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此外,某些中药也可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牛肉制品和乳制品需求量的增多,我国养牛业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反刍动物饲料市场快速发展,从每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来看,国内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超90%。但个别散养户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为降低成本,会给奶牛饲喂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若加工或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奶牛中毒,威胁乳制品安全。从其生产中常用的农副产品来看,主要包括玉米、马铃薯、棉籽饼、白菜、萝卜和地瓜等,但是采摘时节不对、贮存条件不合理、饲喂前未进行检查等,奶牛会因食用变质饲料而损害瘤胃和整个机体健康。由于这种饲料源性中毒往往引发急性症状,若养殖人员经验不丰富或日常护理不当,会造成奶牛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鉴于此,本文对奶牛常用饲料的中毒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概述,以期提高奶牛饲料安全性,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或延长奶牛泌乳高峰期时间,部分养殖户在科学饲养管理理念和技术不足的条件下,随意增加养殖密度或盲目追求产奶量,引发奶牛感染病原微生物或产生代谢性疾病,造成奶牛泌乳量降低,乳品质下降。乳房炎、瘤胃积食和酮血病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其中乳房炎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达33.41%,是奶牛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瘤胃积食和酮血症主要由饲喂不当引发代谢紊乱所致,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也较大。本文对奶牛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高的乳房炎、瘤胃积食和酮血症的发病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奶牛健康科学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的类型、特点和过瘤胃性能的测定方法及近年来奶牛日粮中的添加效果和对奶牛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添加效果的因素,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加速了奶牛品种改良进程,实现了将优秀种公牛精液跨区域、超时限的利用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以奶牛人工授精应用现状为出发点,介绍了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最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发情鉴定、适时配种、精液解冻、精液检测、输精、精液保存和妊娠检测等技术要点进行概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奶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