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2.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各自形成独有的形态,风格迴异,差别鲜明。文中通过对各要素的剖析,探求形成不同园林风格的内因,以促进新时期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明清竹家具设计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产工业》2021,(8)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家具生产的鼎盛时期,其中融合了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是在当下的艺术品拍卖上还是在仿古家具的设计与生产上,都能充分体现出明清家具的艺术性价值。相较宋代初期刚刚兴起竹制家具明显不同的是,明清时期作为我国传统中式家具的鼎盛时期,其家具器型和设计使用风格都已经较为成熟,所蕴含的人文文化元素能与艺术元素相契合。概述了明清家具艺术特征,简析了明清竹家具特点,为人们更深入了解明清竹家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欧风格家具中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材料、人体工程学的运用、有机设计、大众化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不断求新、个性化等人性化设计角度,对北欧家具风格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明清家具设计方案及图样,从不同层面对其设计风格进行分析,阐述其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深刻影响,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家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拓现代家具市场,为我国现代家具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从多个方面对明清家具设计风格进行分析,总结明清家具图案,并阐述将其应用于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新岭南文化是广东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精神灵魂,是创建城市品牌的文化依托。广州珠江岭南苑采用传统的岭南园林手法造园,以秋山苑、清溪苑、雨润苑、雅韵苑和竹会堂形成"四水归堂"的格局,建筑布局以"三间两廊"为基础,大量应用岭南特色植物,同时也适当地加入符合时代性要求和审美特点的元素进行改进,打造出了结合现代人居理念与传统园林美学特点的现代人文社区。通过实地调查,从景观设计理念、建筑布局特色、植物应用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州珠江岭南苑蕴含的新岭南文化内涵,并总结了新岭南文化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为其在未来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家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各国都在走家具专业化、国际化的道路。这种家具产业集聚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共同的趋势,意大利、美国、东盟的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都有这种家具产业群体。意大利“椅子工业三角区”是国际上产业集聚的成功典范,马来西亚建立了众多的“家具村”等等。 相似文献
13.
应用1989—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研究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森林是景观基质,草本沼泽是主体斑块,景观异质性较大;2000—2010年景观格局变化呈快速变化趋势,景观基质生态功能弱化,草本沼泽面积21年来首次超过森林;森林群落面积萎缩率高达34.02%,主要转化为森林沼泽;森林沼泽和道路面积增长率最大,分别达到80.94%和64.29%;景观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加剧,景观破碎化指数从1989年的0.2453上升至2010年的0.4498;火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道路修建、气候变化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传统家具中的图案、色彩的应用各有不同的寓意;不同雕刻和镂空手法的运用,形成了穿花、过梗、翻、转、叠、掖等特有的民族表现形式和制作风格;配以镶嵌、贴金与平面各类图案厚漆彩绘的辅助手法更使家具层次分明、富有韵味,并极大地丰富了整体的造型表现力;同时由于蒙古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生态变化、文化交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蒙古族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及用途。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为给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个示范案例,本文以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米仓山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该地区2016年和2017年获取的两期遥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分别圈定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人工因子)和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自然因子),监测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分析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16—2017年间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换趋势为人工因子转自然因子,主要类型为耕地转林地。通过选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岩性坚硬度,坡度,水资源,气候降水和人文因素进行驱动力分析发现,米仓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推动下的人口减少是直接动因。该成果可为保护区相关监管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岭南盆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盆景通过有章法可依的创作手法形成独特的美态。其托部的塑造有横探枝、大跌枝、大飘枝等几种作法。不同型格的盆景,枝型的配置也不尽相同:直树型、斜树型、悬崖型等型格都会采用将射枝、下旋枝、小跌枝等几十种枝型的组合搭配来产生美感,这与其它流派有着很大区别。岭南盆景的艺术加工过程漫长,整体上呈现出老态、磷峋、古朴、曲节的风格,形成千年大树的缩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库布齐沙漠中段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08和2014年3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利用遥感判读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区域自然、气候、生态工程建设等资料,获得2003—2014年来库布齐沙漠中段沙化土地变化数据,从沙化土地分布及面积变化、时空动态变化以及驱动力等方面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近10多年来土地沙化的发展势头得到遏制,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26hm2,总体表现为"整体遏制、持续缩减"的态势,区域沙漠化程度指数从2003年的0.568下降到2014年的0.504。2003—2008年沙化土地综合动态度为0.74%,2008—2014年沙化土地综合动态度增加到3.00%,说明研究区沙化土地处于极缓慢变化状态,但是缓慢变化的速率在加快。沙化土地动态变化驱动力以人为因素为主,防沙治沙措施和生态建设工程是减缓和遏制土地沙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最大的家具零售商,Ashley Furniture的零售部Ashley Furniture HomeStores提出2012年家具市场的10个重要趋势,而这些趋势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1)组合家具。由于在家娱乐越来越多,家庭娱乐室布置追求时尚和买主趋于年轻,组合家具将更受欢迎,采用耐用的高性能纺织品和皮革的组合家具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