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致猪中毒.  相似文献   

2.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养殖场和养殖户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导致猪中毒。  相似文献   

3.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霉变、酸败,特别是湿度大的梅雨季节,不能贮存;若去霉处理不当饲喂生猪,极易导致生猪中毒,甚至死亡。猪食霉变玉米中毒的症状,一般在3~5天内仅见猪食欲不佳,采食量减少,随后生猪突然不食,精神沉郁,嗜睡,趴在地上不愿走动,眼结膜潮红,口色淡白,鼻镜干燥,粪便干硬,并带有粘液和少量血液,患猪体温正常或偏低,心脏节律不齐,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是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在日粮中占的比例较高,一般为50%~70%。而玉米又(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致猪中毒,而黄曲霉毒素则是猪中毒的主要原国。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他们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  相似文献   

5.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养殖场和养殖户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现代养殖业中不可缺少的能量饲料,黄色玉米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是维生素的良好补充来源。同时玉米中含较高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因此,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而不宜长期贮存,如用酸败、霉变的玉米饲喂动物,极容易发生中毒。笔者经过走访养殖户,发现生产中猪霉败玉米中毒的病例时常发生。2008年3月笔者亲自接诊一例猪场霉败玉米中毒病例,以下是关于该病例的详细病情介绍,以便与广大养殖户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7.
“猪霉玉米中毒病”是由于猪采食了霉变的玉米或以霉变玉米为主的饲料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2009年我镇陆续发生了多例“猪霉玉米中毒病”,本文对发生于我镇的“猪霉玉米中毒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作了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起猪霉玉米中毒的诊断1发病情况1994年9月某猪场贮料库玉米霉变,将其晾晒粉碎后按比例配入饲粮喂猪,10月17头育肥猪、1头公猪相继死亡,母猪都产死胎和弱仔。2症状母猪膘度中下,死胎被毛稀疏,头大躯体小。弱仔出生后不能站立,不会吃奶,一般于1~2天...  相似文献   

9.
酒糟是酿酒工业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普遍作为家畜的补充饲料使用,特别是常用于饲喂猪,但如果处理不合理或者存放时间过久,猪采食后就容易出现中毒。一般来说,猪发生酒糟中毒的原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酒糟中含有酒油、酒精,采食大量新鲜酒糟则容易出现中毒;第二类是猪采食不新鲜、发酵酸败的酒糟而发生有机酸中毒;第三类是猪采食用霉败原料酿酒产生的酒糟而发生霉菌毒素、细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猪霉玉米中毒并发附红细胞体病例在我市常有发生,尤其是春季霉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玉米贮存保管不善或加工粉碎后贮存时间过长等,猪吃了霉变饲料引起中毒,并发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导致猪死亡率增加。本文报道霉玉米中毒并发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例的情况。1发病情况我市养殖户周某饲养的21头架子猪,分3圈饲养,平均每头体重约55kg,于2004年7月12日突然发病,至7月14日止,共死亡4头。这21头架子猪于1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候变化,在高温高湿天气下,玉米等饲料由于贮存不当,容易发生霉变,一旦霉变饲料直接饲喂猪,特别是规模化猪场由于管理不到位,对购入的饲料未进行严格检验把关,饲喂后会造成猪霉饲料中毒,主要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后备母猪因发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仔猪发病死亡,给养殖户和规模化养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夏秋季节雨水多,气候潮湿闷热,饲料贮存不当极易霉变,应用后引起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猪群防疫保健做不好,极易诱发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出现热应激。一、霉菌毒素中毒1.病因。夏秋季节正是玉米等饲料作物的收获季节,此时的温度、湿度适宜,连阴天多,适合田间霉  相似文献   

13.
信鸽霉玉米中毒张正仁(江苏省江都县畜牧兽医站225200)在霉变的玉米中,黄曲霉菌大量繁殖时会产生毒素,若畜禽采食了这种霉玉米,往往发生大批中毒和死亡,猪的死亡率可达60%以上,家禽的死亡率可达50~100%,这方面的病例时有报道,而信鸽发生霉玉米中...  相似文献   

14.
本市1987年建成年产3000吨的玉水淀粉厂,用玉米做原料加工制造药用淀粉.年产副产品??粉浆(未经沉淀的混合浆)、粉渣约3000吨.周围群众多用其喂猪,饲喂一段时间后,部分猪发生慢食或停食,并出现中毒症状.笔者对中毒病猪进行了试治.现介绍如下:一、病因经调查病猪均于食淀粉浆(渣)后5-20天发病,粉浆(渣)新鲜,无酸败、霉变.淀粉厂所用玉米无霉变、虫蛀.但药用淀粉的加工工艺需对玉米进行脱脂处理,即用普通硫磺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将玉米在亚硫酸液中浸泡几天后,粉碎、加工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高产作物,由于富含高能量营养,是猪的主要能量饲料.但因为玉米含水量高,随着玉米贮存期延长常产生霉变,猪食这种玉米产生猪霉玉米中毒,中毒猪有特征性症状和病变,病猪生长排泄和死亡,给养猪业带来损失.防制玉米霉变仅仅靠干燥和改善贮存条件的措施是不够的;应用铝硅酸盐类等吸附剂吸附霉菌毒素措施;应用酵母利用玉米的碳源在无氧环境发酵,芽殖扩坛,酵母细胞壁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吸附霉菌毒素达到脱毒作用,达到防制猪玉米霉菌中毒的目的,并且酵母又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生物饲料.  相似文献   

16.
正畜禽霉玉米中毒是由于玉米在收获、加工、储存时,含水量过高,发热潮湿,感染霉菌及其毒素,发生霉败。畜禽采食了由霉玉米或霉玉米为主要成分配成的混合饲料后,易中毒发病。饲喂含有霉玉米的饲料时间越长、饲喂量越大、越是幼龄畜禽,病症越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防治本病,主要是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玉米霉变,禁止用发霉变质的玉米饲喂畜  相似文献   

17.
猪食用了霉变的谷物,会导致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等中毒,严重危害养猪生产。本文分析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指出霉菌毒素对猪的蛋白质合成功能、解毒功能、免疫功能、排毒功能、性功能都有严重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恩科  左新 《养猪》2005,(4):27-27
大理州农业小春种植以蚕豆为主,2004年收获蚕豆期间巍山、云龙等县连续下雨近10天,多数蚕豆刚好在雨前割倒晒在田里.来雨后无法收回,雨停后晒干收回家蚕豆秆叶已经发霉变黑,但农民仍将霉坏的蚕豆秆叶粉碎后贮藏用于喂猪(饲粮中添加10%~20%),结果引起猪慢性中毒。饲喂初期猪不表现任何症状,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其采食量呈渐进性减少.生长速度减慢.但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霉菌广泛存在于谷物饲料中,从谷物的收获、贮藏、运输以及加工调制等诸多环节,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成品遭到霉菌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几乎100%的猪场所投喂的均是遭到霉菌毒素污染了的饲料,只是症状轻微或虽然出现了症状,但却被猪场错综复杂的疾病所掩盖,而只有当中毒症状比较严重,出现了死猪的时候,才备受关注。1发病原因据调查发现,农户收获玉米季节,由于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以致收获的玉米发生霉变;玉米贮存保管不善发生霉变以及玉米  相似文献   

20.
在温暖潮湿季节,玉米及其他饲料极易发霉变质,产生霉菌毒素,如处理不当,易引起猪发生急性或慢性霉饲料中毒。近年来,笔者诊治了60余例猪因饲喂霉变玉米发生赤霉烯酮中毒的病例,现整理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母猪养殖户及畜牧兽医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