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研究的目标是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的效果比较;同时还探讨了是否能够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分辨出不同工艺所生产的不同种类的牛奶。研究证实,超高温灭菌乳的风味不如新鲜的巴氏杀菌乳;风味的差别与加热强度的差别一样明显。巴氏杀菌法对于有用的赖氨酸、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C的平均损害较小;而超高温灭菌工艺的损害效果则比较强烈,在某些间接法超高温灭菌加热过程中,营养价值的损失与传统的瓶(罐)装灭菌牛奶相似。超高温处理程序的平均加热程度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法,在某些间接加热系统中,超高温的平均加热程度等同于传统的瓶(罐)装灭菌法。经过超高温加热的牛奶作为一个特殊种类,明显区别于巴氏杀菌乳和用传统灭菌方法生产的瓶(罐)装灭菌乳。然而,在某些受限制的情况下,阿莎芬堡(Aschaffenburg)测试并不能够对超高温灭菌乳和瓶(罐)装灭菌乳作出区分。实际上,在某些间接加热的设备中,加热程度非常强烈,以至于会发生负面的反应。牛奶的浑浊程度可以通过浑浊度测试来测定,WPN指数(WPNI)让我们对牛奶所经受的热处理有更精确地了解。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就可以很客观的确定牛奶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超高温灭菌乳与巴氏杀菌乳的营养价值比较,成为我国奶业界的热点。比利时的Mottar早在1979年就曾发表过有关UHT灭菌乳、巴氏杀菌乳、保持灭菌乳质量比较的研究报告。报告中,作者对巴氏杀菌、直接法UHT、间接法UHT和保持法瓶装灭菌工艺所生产的牛奶,从其滋气味、营养价值以及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方式与包装形式对牛奶中某些营养物质的影响,对牛奶中糖类和矿物质的影响不大,但能促使脂肪产生异味物质——甲基酮,致使乳清蛋白变性。巴氏杀菌、UHT灭菌和二次灭菌会引起赖氨酸、维生素等的损失,随着热处理强度的增强,维生素的损失加大。牛奶的包装材料,如塑料、纸板、铝箔+纸板等的透光性和透氧性对牛奶的营养成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TBA铝箔+纸板包装对维生素A的保持率最高,可以到达90%。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普遍采用的牛奶杀菌方式是巴氏杀菌法以及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法。测定了不同热处理前后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奶与UHT灭菌奶中维生素C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且UHT奶损失率最多达14.32 %。  相似文献   

5.
巴氏杀菌牛乳和UHT牛乳的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巴氏杀菌、超高温灭菌对牛乳中各种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此两种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产品风味产生不同影响,而对脂肪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巴氏杀菌乳具有新鲜、营养、原味、安全、环保等优势,但是2016年新疆巴氏乳产量在白乳(超高温灭菌乳+巴氏乳)中所占比例仅为8%。本文阐述了巴氏乳的营养优势,介绍了优质乳工程的主要内容、开展优质乳工程的必要性以及新疆已经具备的条件,并提出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科普宣传、推广检测技术、制定产品标识制度和法规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近日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为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生鲜乳经75℃/15 s、125°C/4 s、135℃/4 s和145℃/4 s热处理后,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质谱鉴定的方法分析了生鲜乳以及不同热处理后的乳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生鲜乳蛋白图谱相比,牛乳经75℃/15 s巴氏杀菌的乳蛋白点的染色密度无明显变化,经135℃/4 s和145℃/4 s热处理后有4个蛋白点的染色密度明显下降,这些蛋白点质谱鉴定为α-乳白蛋白、β-酪蛋白变异体、κ-酪蛋白和免疫球蛋白γ,ELISA方法检测乳中IgG含量的变化验证了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对牛乳中的蛋白组分及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温灭菌(135°C/4 s和145°C/4 s)可造成乳中蛋白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发布“巴氏杀菌乳和 UHT 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对复原乳的成分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悉,该标准提出了根据糠氨酸和乳果糖两种物质在液态乳中的含复判定巴氏杀菌乳和 UHT 灭菌乳中是否含原乳成分的技术路线。经多  相似文献   

10.
嗜冷菌是导致原料乳以及乳制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UHT)灭菌后,几乎除去了全部的嗜冷菌,但细菌分泌的热稳定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却并未完全钝化,进一步影响原料乳风味以及质地。测定原料奶中热稳定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是控制嗜冷菌污染原料奶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原料乳中嗜冷菌分泌的热稳定性酶类的快速检测技术,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此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乳及乳制品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为保证充足的安全性、较长的货架期及稳定的营养价值,乳杀菌技术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本文综述乳品工业的杀菌技术研究进展,阐明热处理技术和非热处理技术的杀菌机制,介绍巴氏杀菌、超高温瞬时灭菌、超高压处理、超声波、脉冲电场等不同杀菌技术对微生物、营养活性物质、风味物质、质构及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影响,为其在高生物活性乳制品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今日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为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液态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今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但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还没有复原乳检测方法标准。为落实好国办《通知》精神,农业部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新疆畜牧业》2010,(8):11-12
<正>前言本标准代替GB19645-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以及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GB5408.2-1999《灭菌乳》中的部分指标,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99年颁布的《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国家标准,均没有涉及对不同工艺强度热处理的评价指标。这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牛奶加工中热处理条件混乱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是所谓的“超巴氏杀菌工艺”的出现。从牛奶所经受的热处理强度和因此而引发的营养物质改变来说,我国乳品加工企业采用的“超巴氏杀菌工艺”加工出的牛奶质量和UHT灭菌产品相差无几,大量的乳清蛋白、维生素等养分被破坏,产品风味也发生了改变,其质量与巴氏杀菌乳无法比拟。但是该工艺产品不是在无菌条件下包装,所以保持期较短,介于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之间。此类产品的出现并不是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而是更多的迷茫。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液态奶领域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液态奶热处理强度评价标准仍然是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液态奶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直接引发的是加工企业生产不规范,市场竞争不规范,液态奶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业之间的矛盾积累和激化。这将直接导致我国奶牛养殖者、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最终液态奶加工业的长期利益必然受损。如,近年来困扰我国奶业发展的“复原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与液态奶质量标准不健全有关。目前国内外奶粉的加工工艺仍然是以加热干燥为主,原料奶在加工成奶粉过程中经受了一次热处理。在此后奶粉的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营养损失。如果其重新复原成液态奶,再经受一次热加工工艺处理,其产品质量与用生鲜乳加工产品必然有一定差异,但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不能限制复原乳的使用。从而使“回锅奶”、“复原乳”、“早产奶”等事件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消费者对健康营养需求的利益和液态奶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常温长保质期酸牛奶生产工艺主要由生产原料前处理、混合物料超高温灭菌、酸牛奶发酵与发酵后热处理和无菌灌装等4个主要部分构成。生产设备主要由生鲜乳收储预处理设备、混料处理设备、超高温灭菌设备、酸牛奶发酵设备、酸牛奶巴氏杀菌设备、酸牛奶无菌灌装设备、CIP清洗设备和主要公用设备等8个主要生产设备部分组成。采用以上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能够生产符合GB 19302要求的常温长保质期酸牛奶。  相似文献   

16.
牛乳及其制品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未经高温消毒或超高温灭菌的牛乳,由于病原菌的污染可能造成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或致使营养损失过高.本文综述巴氏灭菌是保持牛乳营养、提高微生物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旨在说明巴氏杀菌乳更加适合饮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双峰驼的繁殖、泌乳特性,分析了驼乳营养性指标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规律及其对巴氏杀菌驼乳和灭菌驼乳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和月份驼乳的干物质(全乳固体)含量和出粉率,分析比较了驼乳粉营养性指标的变化;参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生驼乳、巴氏杀菌驼乳、灭菌驼乳和全脂驼乳粉地方标准中营养性指标要求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滴定法检测UHT(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和某婴儿奶粉的喷雾干燥杀菌对牛乳中生物素含量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巴氏杀菌对生物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UHT对生物素含量造成一定影响。而婴儿奶粉可能因为添加了生物素而使生物素含量升高。本方法用于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乳中生物素含量的影响,并可适合小型收奶站对牛乳中生物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杀菌机对生乳进行不同强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后样品糠氨酸、乳果糖、β-乳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生乳杀菌强度的增加,其加热副产物糠氨酸和乳果糖含量越高,而β-乳球蛋白含量越低,而经过不同强度UHT处理后,β-乳球蛋白含量最高可达108.50 mg/L。在摸索超高温工艺的过程中发现,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通过降低UHT杀菌温度、调整均质机变频、缩短UHT时间、取消预巴氏等方式,可极大地减少糠氨酸及乳果糖的产生量,增加β-乳球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新疆畜牧业》2010,(6):5-6
<正>前言本标准代替GB19645-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以及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中的部分指标,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中涉及到本标准的指标以本标准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