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绿色科技》2012,(7):192-192
湖北省林业厅、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发文,授予9个单位"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至此,我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增至25个。此次被授予"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9个单位分别是: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省九峰森林公园、武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随州市随县七尖峰森林公园、仙桃市赵西垸林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搞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 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4.
从有林地和生态公益林比例高、林地利用率高、人工林树种和龄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现状和资源特点。根据森林公园"立足生态旅游,强化生态保护"的经营利用方向,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经营利用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对森林公园的森林经营管理从单纯保护向保护发展转变思路。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广州森林公园发展历程,分析了广州森林公园建设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指出后亚运时代、低碳背景下广州森林公园建设要适应广州城市发展战略与国际中心城市地位要求,秉承"保护性开发"和"景观绿色项链"+"景观生态谷"理念,实现区域资源特色整合,优化结构布局,提升生态防护、游憩、防灾减灾、景观及科普等多功能,打造国际生态品牌,为宜居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森林公园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对森林公园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实现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保健区建设初探--以台州方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保健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依托、以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模式,它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们生态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一种深层次旅游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放松身心,得到身体和心理的科学调理,进而达到保健的目的.在分析森林生态保健旅游环境要素的基础上,以台州市方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建设为例,在对项目建设地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方山省级森林公园开发森林生态保健旅游的思路,并对森林生态保健区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主要物质的来源,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对构建健康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强度增强和人类对森林康养旅游需求增大,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和利用开发的矛盾日渐增强。以四川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森林公园在旅游利用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构建严格的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是保障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森林公园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以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潜在开发价值高、景观结构清晰,是一块亟待开发亦极具价值的"处女地"。根据资源特征对该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的分区,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云雾坪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森林生态文化则是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构筑独具特色的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在分析江津区云雾坪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云雾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践,提出建设云雾坪森林公园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布局。  相似文献   

11.
根据收集整理的全省17个市(州)85个县(市、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资金管理资料,在对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林区(天保区和非天保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北省2015年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达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有效保护了湖北森林资源,林权所有者得到了应有补偿,有效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对湖北生态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是在对广东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从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评价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达到一级,风景资源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评定结果可为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公园营建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在近些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文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森林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森林公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上清国家森林公园是举世闻名的道教文化圣地,是理想的生态旅游佳境。通过对其基本情况和丰富多彩旅游资源的分析.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场在开发森林公园的过程中,规划分区是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环节中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结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自身特点的森林公园的规划分区策略,为国有林场开发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生态旅游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湖北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总结湖北省森林公园发展的情况与特点,分析了当前湖北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该省实际,提出了加快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栾川县为例,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该县的森林资源增长情况及林区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评价了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的森林生态效益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对天保区后续开展的生态补偿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指出天保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生态补偿制度需不断完善,才能巩固天保工程的成果,为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应用最近邻点距离法,对湖南阳明山与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分布聚散度小于流溪河,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密集,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分布十分接近于随机分布,且两个公园景点聚散度之间差异明显,不同景点聚散度对森林公园的规划、发展和管理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园生态旅游服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地调查法、Delphi法和AHP法,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运用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从生态位视角评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研究表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为0.190 4,说明它们之间旅游竞争总体上并不明显;但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一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320 5和0.327 5;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等二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23 2,0.487 0和0.471 0;在娱乐、购物、内交通畅通性、通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和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等三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53 5,0.608 1,0.540 7,0.637 9,0.615 2和0.993 6,说明它们在上述指标存在旅游竞争。在以后旅游发展过程中,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尽量避免上述指标旅游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