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水稻生产粳稻化,以及直播稻面积的扩大,让茬时间普遍推迟,影响小麦适期播种,播种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原因,为比较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适宜播期播量,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晚稻品种在不同播期处理下的产量、生理特征及温光配置情况,探索长江下游地区适宜晚粳稻的品种类型及其适宜播期。以大面积推广的2个籼稻为对照、以7个常规粳稻和3个籼粳杂交稻为材料,在当地晚稻可用播种期内(6月中旬至7月上旬)均匀设置播期[即0 d (I)、+T d (II)、+2T d (Ⅲ)、+3T d (IV)、+4T d (V)],研究晚稻随播期的推迟在产量、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等生理特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籼稻全生育期略有延长,主要源于灌浆期的延长;粳稻随播期推迟,其灌浆期亦有所延长,但由于营养生长期缩短幅度较大,导致全生育期略有缩短;不同晚稻品种类型间,随着播期的推迟,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产量略有波动。其中常规粳稻在5个播期下产量[(8.0±0.5) t hm–2]表现基本平稳,差异不显著;籼粳杂交稻先产量增加后降低, 2019年和2020年分别在播期IV和播期Ⅲ达到峰值,最高为11.0 t hm–2和9.1 t hm–2;籼稻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明显降低。同时,不同品种类型间产量差异随播期推迟逐...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其他覆膜方式相比,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模式,能显著地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解决了籽瓜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难题。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方式的0~20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个百分点、3.1~4.4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1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mm、30.2~40.1mm和0~22.4mm;能大幅度提高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年降水150~300mm的干旱、半干旱偏旱区不铺砂种植籽瓜的问题。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个百分点、14.2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kg/mm.hm2、1.66kg/mm.hm2和1.42kg/mm.hm2。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一、茬口安排早春大棚西瓜于12月底至次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五一前后收获第一茬西瓜。第一茬西瓜收获前10~15天选健壮侧秧留二茬瓜,6月中旬二茬瓜采收结束;越夏茬西瓜于5月上旬播种育苗,6月中旬早春大棚二茬瓜收获后移栽,8月上中旬收获;秋延迟西瓜于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鄂中北地区稻麦周年轮作模式下,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常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籼粳杂交早熟中粳和籼粳杂交中熟中粳为材料,在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团山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类型粳稻生育期均显著缩短,迟熟中粳缩短幅度最大,籼粳杂交早熟中粳缩短幅度最小。各类型粳稻营养生长阶段受温光影响较大,而生殖生长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推迟,各类型粳稻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率显著降低,日照时数利用率呈减少趋势。同一播期内,籼粳杂交中粳热量利用率高于常规中粳;各类型粳稻产量均以第Ⅰ播期最高,第Ⅴ播期最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鄂中北地区粳麦周年轮作模式下,粳稻应首选籼粳杂交中熟中粳和常规迟熟中粳,其次是籼粳杂交早熟中粳。籼粳杂交中熟中粳和常规迟熟中粳的最佳播期为5月9日-5月15日。  相似文献   

6.
张海申 《中国种业》2016,(12):61-62
为了探索驻玉216在豫南夏玉米栽培区的适宜播种期,通过7个播期处理研究了驻玉216在不同播期下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驻玉216生育期缩短,株高和穗位高先升后降,生育后期灌浆缓慢,粒重明显下降,产量显著降低。综合考虑豫南夏玉米生产实际和粗缩病发病情况,驻玉216在豫南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至6月10日,力争6月5日前后完成贴茬直播。  相似文献   

7.
江苏不同熟期粳稻品种的齐穗期和安全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当前江苏各地不同熟期粳稻品种的安全播期,以江苏的4个熟期类型的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连云港(34°83′N)、淮安(33°34′N)、扬州(32°25′N)和苏州(31°18′N)等4地,进行自5月10日起每10天1期,共8个播期的播种试验,得出各播期的相应齐穗期。以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y=a+b1x1+b2x2拟合其实得的播期与齐穗期资料。用该模型拟合4个试验点、5个供试品种计20组数据,得出20个预测式,其拟合度R2在0.9927~0.9998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用各试点所在地近25年各年粳稻品种安全齐穗期及逐日平均温度,依齐穗期光温模型预测式经多次迭代推得各年的安全播期,进而求得90%保证率的安全播期并作各地生产应用分析。在江苏淮北的北部,麦稻两熟田水稻的可播栽始期为6月15日,中熟中粳的安全播期为6月21日,此类品种可用于该地直播;其他各熟期类型品种安全播期均早于当地可播栽始期,故不能用于直播。在淮北南部稻麦两熟田的可播栽始期为6月12日左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的安全播期分别在7月4日和6月22日,此两类品种可用于该地麦茬直播;早熟晚粳安全播期在6月17日、18日,在大面积生产中因接茬时间过紧应慎用于麦茬直播;中熟晚粳的安全播期为6月8日,不可用于直播。在苏中南部,水稻可播栽始期为6月8至11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类型两品种的安全播期分别在7月12日、3日、6月25日和28日,可用于该地直播;中熟晚粳的安全播期为6月11日,用于直播接茬时间太紧,不可应用。在苏南,水稻的可播栽始期为6月5日,供试4熟期类型品种的安全播期分别为7月18日、13日、9日至10日和7月3日,仅考虑安全齐穗各熟期类型品种均可用于麦茬直播,但因中粳类型品种直播稻生育期过短、产量不高,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不同播期水果玉米的田间试验.研究播种时间对瓜后复播水果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吐鲁番地区,7月10~16日播种,水果玉米能够正常成熟,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选择、育苗、播后苗床管理、根瓜采收前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特殊灾害天气条件下,小麦需晚茬重播实际,从11月30日~2月10日,每间隔15d设立1个播期,共6个播期,从10~20kg设6个播量,组成6个播期播量处理组合,并结合大面积灾害重播的实绩调查,初步探索出本生态条件下,较理想的播期播量组合。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5个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株高降低,产量结构各因子也随播期的推迟而呈明显减少趋势。苏北地区中熟中粳品种安全播期6月29日之前,迟熟中粳在5月上中旬播种可以正常成熟,早熟晚粳于5月上旬播种能够成熟,中熟晚粳在播种期范围内,均不能正常成熟。  相似文献   

12.
晚茬麦催芽机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茬麦栽培的主要矛盾是从播种到越冬的积温不够,浸种催芽已成晚播争早苗的重要措施之一[1].但大面积催芽机播有一些特殊问题,未见报道.新洋农场有12年应用实践,1996年以后水稻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品种为迟熟粳稻,晚茬麦一般占植麦面积的40%以上,均采用催芽机播.1996、1999年催芽机播面积在2 500hm2以上,占小麦面积的80%左右,最迟播期在12月上中旬,也取得了全苗.  相似文献   

13.
济葫2号是由QL0133和QL0119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株型紧凑、矮蔓、早熟、丰产,抗病毒病、白粉病、蔓枯病。瓜浅绿色,嫩瓜长20cm左右、6cm左右,粗细均匀、品质佳。每hm^2产量9.8万kg左右,适于早春茬、秋冬茬及越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4.
鲜食玉米一年两茬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筛选了最适合"一年两茬"种植的品种,研究了其最适种植密度和播期。结果表明:迪甜10号、迪甜6号、迪糯278、京科糯2000、金菲这5个品种中,迪甜6号最符合"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对品种的要求。优化组合为第一茬4月5日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第二茬6月23日播种,密度为46500株/hm~2。净收益为11250-12450元/hm~2。建议在适宜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西葫芦俗称角瓜,又称美洲南瓜、搅瓜、茭瓜、玉瓜、葫芦瓜、番瓜、荀瓜、白瓜、熊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普遍栽培的蔬菜。西葫芦较耐低温、耐旱,同时又耐瘠薄,适于在砂质壤土种植。目前,我国西葫芦通过加温温室冬春茬栽培(一般在10~11月份播种)、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大棚春提前或秋延后、地膜覆盖西葫芦栽培等各种栽培方式进行相互补充,可以全年栽培生产,已经做到了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通过优选优良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是促进小麦高产高效的必然途径。山农32系育种单位以自育的中间材料6125为母本、954(5)-4为父本杂交组配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通过生产实践提出了该品种本地稻茬播期、播量的具体量化指标:10月20日前后播种(本地小麦适播期为10月5-15日),以播量300~375kg/hm~2为宜,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以宽幅精播为核心技术内容的稻茬地种植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雷 《种子世界》2016,(3):42-43
正1冬小麦栽培技术1.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墒情较好的平川地块,茬口可选择春麦茬、马铃薯茬或瓜茬。1.2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抗旱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冬麦品种。目前的试验扩繁品种为东农024。1.3种子处理为了解决冬麦安全越冬和提高春天返青率,建议用抗旱、抗病小麦种衣剂拌种。1.4适期播种根据多年的调查,结合饶河县的气候条件,理想播  相似文献   

18.
豫南粳稻高产优质障碍因子与栽培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豫南粳稻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是高温引起灌浆结实能力下降、品质降低;高温高湿在抽穗灌浆期引起稻瘟病、纹枯病严重发生;三化螟三代在怀苞抽穗期集中危害。推迟粳稻播期和抽穗灌浆期,可有效改善粳稻抽穗灌浆期生态环境,排除上述障碍。该对策得到了田间试验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藏药波棱瓜种子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催芽方法、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方案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分别以种子千粒重、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为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BT6号生根粉(GGR6)200mg·L^-1溶液和青霉素200mg·L^-1溶液浸种催芽可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种子千粒重及产量;5月播期的种子千粒重最高,6月播期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EM益生菌肥和追施磷肥可显著提高种子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不同措施所产波棱瓜子的检验均符合部颁藏药材标准。筛选出的催芽方法、播期、施肥方案对波棱瓜的人工栽培和种子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两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扬麦15的最适播期为10月28日~11月7日,播种15~16万基本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