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公司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笔者承担了江苏地区粤优938等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三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225kg,纯度高达99.9%.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提高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如下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万海 《种子科技》2001,19(2):81-81
近年来 ,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种子市场逐步放开 ,种子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如何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 把好亲本种子质量源头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种子的纯度高低 ,直接影响到杂交稻种子质量和产量。因此 ,亲本繁殖单位应从“三系”防杂保纯抓起 ,严格按“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原种 ,用于繁殖的亲本纯度达到原种以上标准 ,用于制种的亲本纯度要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外调种子应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调运 ,调回再行复检 ,杜绝繁、制种生产上应用不合格种子。2 严格隔离繁、制种生产要集…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混杂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娟 《种子》1999,(4):17-17
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高低,直接关系到大田杂种优势的利用,大量调查表明:杂交稻种子纯度每降低山,每公顷将减产60~75公斤,严重的达150公斤左右。因而新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以品种纯度作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主要依据。杂交稻种子是由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而成,不育系的繁殖又要由保持系授粉而产生。因此在“三系”繁殖和杂交稻制种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杂交稻种子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混杂原因,并提出防止混杂的措施。1“三系”中主要杂株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1.1不育系中杂株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BT型不育系黎明A秀岭A及恢复系C_57提纯技术的探讨辽宁省种子管理站李洪建,李捷亲本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好坏,低纯度亲本配制的杂交稻不能发挥增产作用。针对我省杂交稻生产上出现的大量不育株及大青稞,我们组织省内有关科研单位及种子部门,...  相似文献   

5.
卢春生 《种子》2002,(1):72-72
杂交水稻自 70年代实现不育系 ,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以来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 ,因种子质量引出的纠纷时有发生 ,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 选用优质种源 ,把好质量源头选用优质种源是提高种子生产质量的前提 ,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种性如何 ,质量的好坏、纯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杂交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选用优质高纯度种源 ,不但可以避免田间因大量去杂耗用劳力 ,时间 ,降低产量 ,更重要的是防止杂株间相互窜粉 ,危害杂种后代。用于繁殖的…  相似文献   

6.
仇贵才  徐春奎  滕友仁  徐鹏城 《种子》2006,25(4):105-106
根据盐城的两系杂交稻制种实践,提高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要从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方面做好工作.通过选用高纯度亲本、使用合格种源、严格隔离、安排安全的制种季节、确定合理的播差、严格去杂保纯、提高种子入库质量、加强种子检验和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等技术措施,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和全程质量监控,才能有效地提高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7.
童海军  陈建明 《种子》1992,(1):71-72
杂交水稻的发展证明,杂交稻的种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推广速度及其面积,而提高种子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在于提高“三系”亲本种子质量。“三系”提纯复壮是保持种性,发挥杂种优势,保证杂交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由于理论界对“三系”亲本的遗传变异认识一直得不到统一,生产上应用的提纯复壮方法主要集中于“配套法”和“改良混合选择法”。“配套法”生产成本高,花费大,生产的原种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  相似文献   

8.
张耀文 《种子科技》2001,19(6):354-355
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较复杂 ,中间环节多 ,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而对制种环境、媒介和亲本都有严格要求。下面分别谈谈影响杂交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因素 ,及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1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质量的因素1.1 亲本配合力 :杂交油菜制种需要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若亲本选择不严格或越代使用 ,使亲本间配合力降低 ,则会导致所制得的杂交种子纯度降低 ;若保持系的保持能力不够 ,则会使用于制种的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都较差 ,出现大量的半不育株和正常花株 ;若恢复系的恢复能力较差 ,则会使所制得的杂交种子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繁殖亲本的单位提供的亲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纯度问题。如1997年从四川引进的龙特浦A不育系杂株率在1%-2%,广西南宁地区的珍汕97A不育系的杂株也在1%-2%。所以种子公司经营负责人及检验人员对用于制种的亲本种子调进要严格审查,检验合格后填写《种子质量合格证》,并由检验人员签章后方可使用于制种田。不乱调非省、地农科门私繁、滥繁,未经审批检验的不育系与恢复系种子。  相似文献   

10.
珍汕97A育性观察及其自交结实后代表现安徽省巢湖市种子公司朱同贵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是选育新的不育系和“三系”亲本提纯选择不育系单株、决选株行的重要依据,是影响不育系原原种纯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不育系种子纯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不育系育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不育系陈种发芽技术研究福建省宁德地区农校高绍良在杂交水稻制种工作中,由于不育系的种子产量受气候、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造成不育系种子有时供大于求,有时供不应求。不育系陈种的利用可以缓解这个矛盾,但发芽率明显降低。为了提高不育系陈种的利用率,我...  相似文献   

12.
强化质量意识水稻不育系繁殖获优质高产重庆市涪陵市种子公司(648000)冉红毅孔军胡永友近几年,我市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有所下降。1995年生产的亲本种子,由于不达国颁二级标准,导致转商处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重树涪陵种子形象,我市把1996年作...  相似文献   

13.
两系杂交稻种海南种植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系杂交稻种子海南种植鉴定常会出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根据两系杂交稻两用不育系在海南南部冬、春季的育性和农艺性状表现特点,本文提出了提高鉴定准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是种子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县近几年充分利用山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群众生产种子的积极性,分析了多年来基地建设的经验教训,实行系统管理,收到良好成效,种子基地稳固,种子产量、质量全面提高,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杂交稻制种基地县。  相似文献   

15.
1影响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因子 1.1种子变异 杂交油菜种子生产采用的是三系配套法,在三系种子生产过程中,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都可产生变异,造成亲本种子不纯,用不合格的亲本种子制种,直接影响了杂交F1代的纯度。  相似文献   

16.
时书玲  傅宗华 《种子》1994,(6):35-36,41
对杂交油菜种子进行科学的质量分级,是当前种子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认为,对于育成时间短,应用面积小的杂种组合进行种子质量分级,条件尚不成熟。但对推广时间长。面积大,质量比较稳定的质不育“三系”和核不育“两系”杂交组合制定种子质量标准则是可行的。该文依据试验结果,探讨了质不育“三系”和核不育“两系”油菜杂交种种子质量的分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是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核心种子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的现象和原因。针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的原因,对现行繁殖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拯 《中国种业》2020,(11):21-24
近几年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及应用发展迅速。产业化过程中不育系繁殖是种子生产工作的关键点,也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难点之一。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存在开颖授粉保纯困难、亲本需求量大、繁育系数较低,以及异地鉴定等难点,提出不育系繁殖工作中重抓原始纯度、建立高效繁育体系、开展有效隔离和去杂工作等对应解决方案。并进行杂交小麦产业发展中关于亲本繁育和产业分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是优质品种推广的关键,制种是种子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制种产量受到环境、父母本花期和花时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环境和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前提下,花时则是影响制种产量的关键。为了研究以茉莉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新型开颖促进剂在杂交水稻大田制种应用中的效果,以 4 种制种杂交稻不育系母本为试验材料,根据亲本特点,前期喷施赤霉素结合抽穗期喷施开颖促进剂,对不育系花时、开颖数量、结实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开颖促进剂在籼稻两系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粳稻三系不育系的制种中,能够有效提前花时,提高颖花开放数量,促进集中开花,在不影响 杂交种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不育系的结实率,显著提升制种产量,采用无人机进行大规模商业制种,其产量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恢复基因迁移与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控制携带恢复基因的花粉源入手,根据繁殖中杂交稻对不育系生物学混杂后的回交和自交过程,探讨了恢复基因的迁移和传递与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的恢复基因迁移至不育系以后,经过一代到二代的回交与自交,其后代的外观性状迅速向回交亲本靠近,出现外形趋同于不育系、结实率有高有低的“同质同形恢”,从而产生不育系自交结实现象。回复突变以及环境的影响,不是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