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脚架型稀土配合物的组成、配位状态及荧光性质。[方法]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三脚架型配体2,2,2-胺三乙酰-苄胺(L)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荧光性质。[结果]2,2,2-胺三乙酰-苄胺的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NO3)3.L.4H2O(Re=La3+,Sm3+,Y3+,Tb3+,Ce3+,Eu3+),在DMF中为2∶1型电解质,其中的NO3-与金属离子以单齿形式配位。各稀土配合物在248~635℃出现2~3个放热峰,相应于配合物的各级氧化分解过程。Tb(NO3)3.L.4H2O配合物具有Tb3+的特征尖锐线状荧光;在浓度为1×10-4mol/L的甲醇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结论]溶剂的极性越大,2,2,2-胺三乙酰-苄胺对Tb3+的敏化作用越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2.
在乙醇溶剂中合成5-氯甲基水杨醛缩苯丙氨酸新型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M(M=Mn2+、Co2+、Ni2+、Cu2+、Z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试验测定了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chiff碱配体为1∶1型电解质,其组成为KHL.H2O(L=C17H14O3NCl2-);合成的5种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类型,组成为[ML(H2O)].nH2O,配体L中的亚胺基氮、酚基氧、羧基氧均与中心金属离子M配位,另有1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荧光光谱试验显示,5种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较相应Schiff碱配体的明显增强,其中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且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其中铜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能力,其对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和12.5μg.mL-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脚架型稀土配合物的组成、配位状态及荧光性质。[方法]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三脚架型配体2,2,2-胺三乙酰-苄胺(L)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荧光性质。[结果]2,2,2-胺三乙酰-苄胺的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NO3)3·L·4H2O(Re=La^3+,Sm^3+,Y^3+,Tb^3+,Ce^3+,Eu^3+),在DMF中为2∶1型电解质,其中的NO3^-与金属离子以单齿形式配位。各稀土配合物在248~635℃出现2~3个放热峰,相应于配合物的各级氧化分解过程。Tb(NO3)3·L·4H2O配合物具有Tb3+的特征尖锐线状荧光;在浓度为1×10^-4mol/L的甲醇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结论]溶剂的极性越大,2,2,2-胺三乙酰-苄胺对Tb^3+的敏化作用越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4.
杨莉宁  姚琳  余丽丽  杨黎燕  尤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17-13719
[目的]研究4-硝基咪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药物的定向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成4,4'-二硝基-2,2'-联咪唑及其铜配合物,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并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初步研究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元素分析、IR、UV及摩尔电导率等数据表明4,4'-二硝基-2,2'-联咪唑与铜发生了配位;配体及配合物与DNA作用后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两者对DNA黏度也有不同的影响。[结论]配合物的可能组成为Cu[(NO2)2biim]2SO4.2H2O,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分别为非经典插入式和部分插入式。  相似文献   

5.
在乙醇溶剂中合成5-氯甲基水杨醛缩苯丙氨酸新型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M(M=Mn2+、Co2+、Ni2+、Cu2+、Z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试验测定了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chiff碱配体为1∶1型电解质,其组成为KHL·H2O(L=C17H14O3NCl2-);合成的5种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类型,组成为[ML(H2O)]·nH2O,配体L中的亚胺基氮、酚基氧、羧基氧均与中心金属离子M配位,另有1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荧光光谱试验显示,5种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较相应Schiff碱配体的明显增强,其中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且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其中铜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能力,其对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和12.5 μg·mL-1.  相似文献   

6.
基于配体竞争反应提出了抗癌药物巯嘌呤的荧光分析法.研究发现,在pH=6.8的HEPES缓冲中,Cu2+能与荧光小分子2,6-双(2-苯并咪唑)吡啶(Bbimp)形成非荧光配合物Cu2+-Bbimp,但当抗癌药物巯嘌呤(MP)存在时,由于MP中的巯基(—SH)与Cu2+发生强烈作用而发生配体竞争,游离出的Bbimp的荧光与MP具有函数关系.据此建立了MP的荧光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6~7.0×10-5 mol/L,检测限为3.0×10-7 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人体尿样中MP的分析,回收率在96.7%~107.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7%.测定结果与药典标准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环丙沙星( CIP)同铕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及实验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在pH值为8.02的Tris-HCl条件下,Eu3+和环丙沙星(CIP)能形成配合物发生分子内能量转移,发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为265nm和615nm.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可极大地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以铕离子为荧光探针分析痕量环丙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6×10-7mol· dm-3~9.84×10-5 mol·dm-3,相关系数r=0.9965,检出限为1.92×10-7mo 1·dmn-3.该法用于环丙沙星片剂和针剂的测定,回收率在98%~10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邻菲咯啉-氨基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3种邻菲咯啉(Phen) 氨基酸铜(Ⅱ)的配合物:[Cu(Phen)(L val)]·ClO4·H2O、[Cu(Phen)(L ala)]·ClO4·0 5H2O和[Cu(Phen)(L arg)]·2ClO4·0 5H2O(L val:缬氨酸;L ala:丙氨酸:L arg:精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邻菲咯啉作为双齿配体参与配位,3种氨基酸皆以α-氨基N和羧基O与中心Cu2+配位.  相似文献   

9.
吡啶羧酸与铜(Ⅱ)螯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的吡啶-3-羧酸(烟酸)铜(Ⅱ)配合物和吡啶-2-羧酸(吡啶甲酸)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衍射等对其配位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的烟酸铜和吡啶甲酸铜,其配体均通过吡啶氮和羧基氧与铜(Ⅱ)同时配位形成双齿螯合物.烟酸铜具有2个六员螯合环[Cu(Nic)2,Nic-为烟酸根],属单斜长方体晶系;吡啶甲酸铜具有2个五员螯合环[Cu(Pic)2,Pic-为吡啶甲酸根],属三斜长方体晶系.  相似文献   

10.
吡嗪嘧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磷光材料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4-苯基嘧啶(PPY)作为辅助配体合成了新型的配合物(MDPP)2Ir(Cl)PPY(MDPP为5-甲基-2,3-二苯基吡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在475nm处有三重态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3MLCT吸收峰;该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光谱中,在558nm处有相应的3MLCT发射峰.该发射峰较用乙酰丙酮(acac)作为辅助配体得到的配合物(MDPP)2Ir(acac)蓝移了22nm,这说明PPY是一类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辅助配体,可以用于金属配合物发光颜色的调节.同时,该文还讨论了天然化合物作为有机配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