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云  丁雯  李建华  王恒 《畜禽业》2003,(1):17-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瘦肉率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改良地方品种,积极推广二元杂交母猪,普及三元杂交猪势在必行。二元杂交猪是利用地方猪作母本,用国外猪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的一代猪,每头体重90kg的二元杂交猪,可产瘦肉35kg左右。用二元杂交种猪为母本再与国外良种猪交配所产仔猪就称为三元杂交猪,每头体重90kg的三元杂交猪,可产瘦肉39kg左右。二元母猪所产的三元仔猪瘦肉率高,在市场上较受欢迎,但与本地猪种相比,二元母猪产仔率低,较难饲养。为了提高二元母猪的生产性能,应抓好饲养管理,掌握适…  相似文献   

2.
杨凌 《畜禽业》2005,(2):40-41
用二个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培育的母猪叫二元母猪。父本为外来品种,母本为本地品种叫“内二元母猪”。父母本均为外来品种叫“外二元(洋二元)母猪”。由于二元母猪,尤其外二元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饲养管理要求高,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二元母猪的利用。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摸索和生产实践,要提高二元母猪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确保产出量多质好的三元商品苗猪,要严格把好“四关”。  相似文献   

3.
提高洋二元母猪繁殖力是推广高质优效洋三元猪、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洋二元母猪的主要措施包括准确掌握洋二元母猪发情特征,适时配种,根据洋二元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和体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做好洋二元母猪疾病的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蓝荣庚 《畜禽业》2012,(5):23-2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夏秋季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6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粗蛋白质水平组,即18.65%、18.15%、17.65%,但饲粮的赖氨酸均为粗蛋白质的6.3%(Lys/CP=0.063),即赖氨酸分别为1.17%、1.14%、1.11%。消化能14.23MJ/kg,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3∶86∶60∶20,每组20个重复,饲养到28日龄断奶。结果表明:18.6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17.65%组(P<0.05),与18.15%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夏秋季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30±5℃),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适宜合成L-赖氨酸和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18.65%(赖氨酸1.17%)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生产水平发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猪场的效益,为促进母猪产后消炎康复,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出繁殖性能,项目技术组集成了产后母猪保健技术。实验开展保健技术对母猪繁殖生产情况进行对比试验,以分析技术对猪场母猪繁殖水平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母猪保健技术后的母猪的正常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受胎分娩率分别比未采用的母猪提高7.13个百分、9.53个百分点、14.29个百分点,平均窝产总仔数、窝产健活仔数分别多0.95头、1.14(均差异显著P0.0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蓝荣庚 《畜禽业》2012,(7):10-1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高温季节洋二元杂种初产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0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5个赖氨酸水平组(1.35%、1.25%、1.15%、1.05%、0.95%),但饲粮的净能均为9.68MJ/kg,并且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赖氨酸1.7kg/t使其各组日粮的氨基酸比例一致(各组日粮中额外添加合成的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5:89:20:65,饲粮均制粒为4.0颗粒。),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3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21.8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夏秋季节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30±5℃),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合成L-赖氨酸1.7kg/t和适宜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21.85%(赖氨酸1.35%)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从品种要求、外观选择、改建圈舍、适度规模、科学饲养与管理、驱虫和防疫、适时配种、妊娠母猪和分娩母猪的饲养、仔猪的饲养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农户"洋二元"后备母猪成功率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3)
对引进海波尔法系祖代种猪及生产的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开展观测试验,评价引进的海波尔法系良种猪的生产性能表现效果。结果显示,长白、大约克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1.8±1.12头、11.9±0.85头;长大、大长二杂母猪的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1.9±0.83头、12.1±0.72头,;杜长大三元杂育肥日增重高、料重比为884 g、2.81,杜大长为875 g、2.75。表明引进的海波尔法系良种猪生产性能表现优良,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5)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初产母猪的问题比经产母猪多,如产仔数不高、断奶后发情异常、所产仔猪容易生病,特别是仔猪拉稀等。作为一个猪群,必须保持适当的淘汰更新比例,规模猪场又必须有计划地补充后备母猪。为尽可能克服初产母猪的弱点,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使猪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人提出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1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的产生过程在1988年Leman养猪会议上,Hanor公司的Jeff Mencke、Isabelle Moreau及Kaek keane首次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SPP技术),该技  相似文献   

10.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1选择优良母猪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杂种母猪,因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于县乡镇的商品猪场,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  相似文献   

11.
刘继承 《畜禽业》2007,(8):30-31
二元母猪是用长白和大约克这2个品种的原种猪杂交生产的一代良种猪,作为商洛市养猪业良种扩繁中实施三元杂交的基础母猪群,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育肥效果好的优点。我市近几年来通过引进和自产数量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二元母猪"三率"即受配率、受胎率和产仔成活率低下,从而影响该市养猪业发展,致使该市养猪业和其它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文章论述了二元母猪生产过程中"三率"低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对二元母猪"三率"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
正1选留优良母猪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前提根据市场和实际生产需要,经济和饲养条件差的农村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生产商品肉猪;销往大中城市或供港猪,宜选择大长、长大等外二元母猪生产优质(DLY)肉猪。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6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4)
无乳综合症,又称母猪泌乳失败,是母猪产后常见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阶段的母猪身上。据调查,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的发病率为8%,外纯种和外二元杂最高,其次是内外二元杂,本地的大耳猪和小耳猪则很少发生。该病会造成仔猪吮乳不足而引起饥饿,致使仔猪的营养不良、瘦弱、生长缓慢,引发仔猪腹泻,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刘继承 《畜禽业》2007,(8):30-31
二元母猪是用长白和大约克这2个品种的原种猪杂交生产的一代良种猪,作为商洛市养猪业良种扩繁中实施三元杂交的基础母猪群.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育肥效果好的优点。我市近几年来通过引进和自产数量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二元母猪”三率”即受配率、受胎率和产仔成活率低下,从而影响该市养猪业发展,致使该市养猪业和其它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文章论述了二元母猪生产过程中“三率”低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对二元母猪“三率”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涛 《畜禽业》2000,(6):63
二元母猪难产的发生率要高于地方品种母猪。二元母猪一旦出现难产,如果不能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易导致母猪及胎儿死亡。现将常见的几种母猪难产的处理办法简述如下: 1 胎儿性难产   二元母猪所孕三元猪胎儿个体一般都比较大。若母猪分娩时表现为阵缩正常,努责明显,但娩出受阻,可采取以下处理办法: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高浓度盐水清洗母猪外阴;助产者修剪指甲、消毒手臂后,将手缓缓伸入母猪产道,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胎儿鼻端或下颌,实在捏不住时亦可抠住眼窝,趋母猪努责时,顺势掏出胎儿。 2 产道性难产   因二元母猪配种过早,体成熟不完全,骨盆狭窄,而导致胎儿娩出困难。处理办法:对母猪交巢穴浸润注射0.25%普鲁卡因30~50ml后,再按处理胎儿性难产方法进行助产。  相似文献   

16.
李永前 《畜禽业》2013,(5):52-53
<正>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临沧市政府加大了对边远山区养猪业投入,花巨资从良种猪场购入长×约二元母猪三、五头分发给当地农户饲养,目的在于通过引进新品种饲养提高养殖效益。但不少养殖户的效益并不理想。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调查发现,除个别属遗传因素,养殖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良种没有良法饲养,以致造成饲养的洋二元种母猪饲养到8—10月龄,体重达100kg左右都没有初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陈碧红 《畜禽业》2006,(11):26-29
对福建南安某猪场自2004年1月份至2005年5月份生产母猪各月份的配种率、死胎数、产活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对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影响,其中以8月份母猪的繁殖力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就减少母猪热应激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葛建东  杨凌 《畜禽业》2001,1(5):27-27
苏太猪是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以太湖猪为基础母本,通过导入外血,横交固定,继代选育等技术措施,经十年的努力培育出的二元母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引进的新加系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加系大约克母猪适应性强、产仔率高,3~5胎窝产总仔13.00只,窝活仔为12.50只;二世代初产母猪窝产总仔11.55只,窝活仔达10.78只。而且新加系大约克母猪泌乳力强、哺乳率高,第2胎仔猪21日龄窝重为70.85kg,断奶成活率为96.2%。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搞好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群胎次结构的优化、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