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4.0kV/cm×10min、4.5kV/cm×10min和5.0kV/cm×10min三个不同强度的静电场处理柠条种子。研究了柠条种子萌发过程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电场处理能够提早柠条种子萌发过程DNA的复制;4.0kV/cm×10min和4.5kV/cm×10min的静电场处理增加柠条种子萌发过程RNA的含量,为萌发提供必要的核糖体和合成必要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乌拉尔甘草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法,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自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叶中分离得到10余种化合物,就其含量较高的组分Ⅳ和组分Ⅴ,经光谱(UV、FB—MS、′H_NMR)分析,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3-O-阿拉伯糖-鼠李糖甙(Ⅳ)和3,4′,5-三羟基-3′-甲氧基二氢黄酮醇-7-O-葡萄糖甙(Ⅴ),是两种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南宁市郊尾叶桉人工林及灌草坡0~100cm深土壤物理性质对比测定的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容量为1.37~1.47g/cm^3,比灌草坡1.50~1.62g/cm^3分别低0.12~0.19g/cm^3,平均总孔隙度、平均通气度、平均最大持水量和平均渗透速度依次为45.0%,21.4%,435.7mm和1.3mm/min,分别比灌草坡高3.4%,3.4%,19.9mm和0.28mm/mi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林与与灌草坡各参数的差值逐渐减小,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后,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染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Browder和wolfe分别提出的毒力频率法比较了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4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及其频率、分布和组合,为相应抗性基因及其组合的利用和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V2a、V3c等7个基因在4省的相对频率均在14.71%以下,属于稀少毒性基因;V2d,V3c等7个基因的频率均高于50.96%,属于优势毒性基因;V11,V20,V27,和V32的频率为15.87~49.15,属于中间类型;V1,V2b等11个毒性基因的频率在4省间则有较大的差异。各省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毒性基因频率较低的相应的抗性基因。在毒性基因组合方面,在6个优势毒性基因中,V3Rg,10,17,23,26和V3Bg10,14ab,17,26在4省均为优势组合,频率均在9.68%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薄层荧光扫描法定量测定了柑桔嫩稍叶片中的赤霉酸GA3。样品经过乙酸乙酯反萃取及PVP-硅藻土层析柱后,再径XAD-7柱浓缩,在经过105℃活化30min的硅胶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冰醋酸(5:4:1)为展开剂进行展开。用浓硫酸-乙醇溶液(90:1)显色,在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上进行荧光扫描。GA3的平均回收率为82.4%,标准偏差为2.8%,最低检出量为5ng。  相似文献   

8.
小麦链格孢中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中国菌株菌落在5~35℃均可生长,曙为15~30℃,25~30℃最适,低于15℃或高于30℃时,生长速度下降,菌落异常。适于生长的PH值为3.5~9.5,最适PH值为4.5~7.5。该菌能较好地利用蔗糖、淀粉、木糖、棉子糖、乳糖和葡萄糖做碳源,最优氮源为硝酸钾、甘氨酸和 到铵。培养基的碳源或氮源种类不同时,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异。小麦链格孢中国菌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加工与Vc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猕猴桃浓缩果汁、果粉、果晶、果酱、果冻、罐头、果脯等7种制品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要点作了介绍。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及各种制品Vc的含量,各制品主要工序操作Vc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常用的碱液去皮,皮渣损耗约占原料1/3左右,Vc减少约1/2左右;破碎离心分离取汁,出汁率占原料2/4~3/4,Vc损失40~70%左右;加热排气Vc损失15%左右,密封后加热杀菌损失较小,罐头为3.06%;加热糖煮时Vc损失也不大(果冻为4.46%)。只要改进去皮、取汁、排气工艺,就会提高各相应制品Vc含量。Vc易溶于水,在罐头排气或杀菌后,肉汁的Vc就基本达到平衡。但是要注意洗涤时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猕猴桃果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6gL-1壳聚糖,在pH3.5,45℃下澄清猕猴桃果汁,清汁的透光率达95%以上,且Vc等营养成分损失不大;清汁低温(4~5℃)贮藏7个月,透光率基本保持不变,且无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室内水族箱和室外网箱饲养试验表明,水温20~25℃时,体长8.5~8.9cm和15.0~15.3cm的鲤摄食直径为3.0和4.0mm的颗粒饲料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我国北方网箱养鲤在5、6、7~8和9月应分别投喂直径3、4~5、6和4mm的颗粒饲料。应用最佳饲料的直径与体长比(PFR)时,除考虑鱼体长(口径)外,还应考虑影响鲤消化的相关因素。水温高于20℃,鲤的PFR应为0.026~0.03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病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毒防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上海地区具有肾变型临床特征的鸡群中分离到3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tiousBronchitisVirus,IBV),分别取名为ST株、SJ株、SC株。3株病毒通过鸡胚2~5代后,引起半数以上的健康鸡胚发育受阻,蜷缩或死亡,并随传代代次增加而强化;分离株对乙醚敏感,无血凝性,56℃作用60min失去对鸡胚的感染力;11日龄鸡胚CEID50为10-5.5~10-6.5;分别用ST、SJ、和SC株的第4代培养物攻击1日龄雏鸡,48~72h出现肾脏肿大,拉白色稀粪等特征性症状,5~7天全部死亡。ST株电镜观察病毒有典型的冠状结构,有纤突。  相似文献   

14.
甘蓝苗期多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苗期多抗性鉴定是甘蓝多抗性育种的基础,对抗源的筛选有实际应用价值。本项试验,选用4份甘蓝育种自交系材料,103,302,84-1035-7和90-1072-7。TuMV 选用“甘-83-8号”毒株,CMV选用“甘91-23号”毒株,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选用X_(0-1)菌株。TuMV与CMV分别采用人工摩擦的接种方法,黑腐病菌采用喷雾的接种方法,浓度为10~8个细菌/mL。试验设有6个接种处理方法①子叶期接种TuMV,第一片真叶接种CMV;②子叶期接种CMV,第一片真叶接种TuMV;③子叶期一片接种TuMV,另一片接种CMV;④子叶期接种TuMV+CMV的混合液;⑤子叶期单接CMV;③子叶期单接TuMV;以上6种处理方法分别在5~6片真叶期喷雾接种黑腐病菌。试验3次重复,在防虫温室内进行3个月的时间。接种后温度维持在10~30℃,阴天补充光照,待发病后进行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种接种处理方法,4份试材的发病程度较其它五种都重,另外试材103-1,A_(20),84-1038-1186,606-12-21-14,84-1072-3-4等自交系较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猕猴桃果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0.6g·L^-1壳聚,在pH3.5,45℃下澄清猕猴桃果汁,清汁的透光率达95%以上,且Vc等营养成分损失不大;清汁低温(4 ̄5℃)贮藏7个月,透光率基本保持不变,且无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roriumfulvum)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和大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pH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pH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空气有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开始产孢,培养13天累积产孢量最多.光照对产孢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病叶表面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20%左右.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5min。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同核异质体雄性不育系WAV41A,KVV41A和保持系V41B为材料,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了幼穗和倒二叶鞘的内源激素IAA、GA1+3+4+7含量。结果表明:同核异质体的两种雄性不育系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IAA、GA1+3+4+7含量低于保持系,从而提示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尤其是IAA)的亏损有关。两种胞质不育系IAA、GA1+3+4+7的含量WAV41A低于KVV41A,WA  相似文献   

18.
刺槐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配合使用酸法、碱法以及加热法提取刺槐叶蛋白的工艺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叶蛋白的提取条件为:常温下料液比为1:5,pH值为7;刺槐叶蛋白的分离条件为:温度为60℃时,沉淀分离得到叶绿体蛋白,调节pH值为10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I,调节pH值为2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质Ⅱ;刺槐叶蛋白产品的干燥条件为:50 ̄70℃条件下真空干燥。采用此工艺提取刺槐叶蛋白得率为4.7%,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玉米根系益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诱集分离法,从玉米苗根系分离的86个芽孢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个对玉米苗有较好促生作用,并兼有一定控制玉米纹枯病作用的M28菌株。用M28菌悬液(5×108个/ml)处理种子后,能显著提高玉米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株高、茎围、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鲜重、叶干重和叶面积分别增加2.82%~5.08%,3.73%,3.31%,7.78%~8.27%,6.73%~8.12%,8.33%,7.53%和8.19%。在WA平板上,M28可抑制玉米纹枯病菌菌核的萌发,当M28的菌量为4×106,6.7×106,1×107,2×107,4×107(个/ml)时,病菌菌核萌发菌丝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23.35%,42.52%,69.95%,82.04%及86.83%。盆栽玉米苗人工接种病菌和M28,控病效果为27%。M28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5℃~18℃,最高温度为46℃~49℃,在26℃~42℃下生长良好,以38℃为最适。致死温时为100℃,30min(湿热)。生长发育的pH范围为5.8∽6.0~12.5∽12.9,在pH6.4~10.0范围内生长良好,以pH7.5最适  相似文献   

20.
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解决带肉莲藕汁加工中褐变问题,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莲藕组织中多酚化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求出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5.0为7.0,Vmax=1.32吸光度/min,Km=20mmol/L。并探讨了该酶的热稳定性特征和抑制剂SO2,Vc对酶活力的影响。95℃条件下18s可将酶灭活,抑制剂的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6%(NaHSO3计)和1.0mol/L(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