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297优67     
D297优67是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用D297A与明恢67配组育成的,其熟期、特征特性与D优63相似,但抗性、丰产性更好,米质优良,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出米率高。1989年参加华南四省区联合鉴定,比对照汕优63增产一成以上。1989年、1990年两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组合区试,单产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位居第一。1991年尤溪管前绿柳村再生稻头季单产高达850.5公斤、1991年湖南绥宁县示范1.05亩,亩产高达822.8公斤。并在福建省10个地市投入中试。据1989年福建省晚稻15个点区试资料,小区平均亩产447.0公斤(产量幅度391—566.9公斤),比CK1汕优桂32增5.01%,…  相似文献   

2.
D297优67系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用四川农业大学的D297A与明恢67配组而成。1989年参加华南4省区联合鉴定,比对照汕优63增产一成以上。198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15个点区试,单产居首位,小区平均亩产447.0公斤,比对照汕优32增产5.01%,比汕优63增产3.85%。该组合全生育期137天,株型紧凑,叶片细长,株高110厘米,穗长25厘米,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9克。一般亩产可达45~500公斤。该组合分蘖力强。后期熟色好,抗病性较强,制种产量高,1989年管前乡中稻制种单产高达403.87—409.59公斤。是个有发展前途的组合。D297优67在福建省区…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1993,(2):38-39
杂交稻D297优67是一个中晚稻兼用的新组合。1992年10月,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评审通过,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1选育过程与试验经过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于1986年用D297A与明恢63、67、72、78等恢复系配组,1987年将所配组合与汕优63进行品试;同时在管前村用D297优63、D297优67作单晚试种,与汕优63进行简比,结果D297优67居首位,亩产592kg,比汕优63亩增56.3kg,增产10.5%。表现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强优势。 1988~1989两年推荐参加三明市、尤溪县杂交晚稻新组合预试,比对照汕优63显著增产、抗病。…  相似文献   

4.
辐优63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协作单位,用辐74A与明恢63辐射后代选系63—1选配而成的中熟型组合。它具有高产、再生力强,田间抗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一、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在成都、新津、眉山、广汉进行产量比较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572.6公斤,比汕优63平均亩产553.7公斤,增产3.4%,日产量3.98公斤,比汕优63日产3.69公斤增产7.8%。1990~199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中熟组试验,平均亩产574.9公斤,居参的首试组合位,分别比对照D优64、矮优S增产19.7%和7.84%,最高亩产达706.8公斤。 二、主要特…  相似文献   

5.
D297优明86是用D297A与明恢86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株形集散适中,分蘖力和再生能力中等,抗倒伏性强等特点。介绍了D297优明86在长汀县古城镇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名称类型简介 D702优多系1号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中迟熟基本营养型杂交稻,中晚稻兼用.作中稻全生育期139天,作双晚全生育期127天.一般亩产550~650 kg.稻米外观和加工品质优于汕优63,口感好,有五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四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抗稻瘟病.适宜汕优63、特优和D297优系列组合种植的地方栽培. D702优527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三明市杂优双晚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483.33 kg,米质和外观优,口感好,有7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4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拟作为汕优63、特优和D297优系列组合接班组合. D优68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作单晚全生育期142天,作双晚全生育期127天.米质优,口感好,精米率72.3%,整精米率56.8%.适宜作中稻和单季晚稻和闽南双晚栽培. D优527 优质高产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142天,适宜作中稻和单季晚稻及闽南双晚栽培.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综合性状突出.一般亩产600~650 kg. Ⅱ优6号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 (中迟熟) 中晚稻兼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3天,优质、高产、抗病.穗大粒多,千粒重大,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后期转色好.1999年在尤溪西城镇麻洋村和洋中镇后楼村作再生稻栽培示范,头季稻和后季稻两季单产分别达1112 kg、1016.6 kg. D宝优6号亚种间超级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中晚稻兼用,作单季稻栽培,增产尤为显著.一般亩产550~650 kg.米质好,中抗稻瘟病. D奇宝优1号亚种间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要比汕优63短4~5天,故适宜作烟后作和望天田栽培.1998年参加三明市双晚杂优组合区试,平均亩产478.2 kg. 以上品种种子价格面议. 联系电话:(0598)6483073,6483444,13806967730 联系地址:福建省尤溪县管前新街168号,邮编 365116.  相似文献   

7.
优质籼型不育系D702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D702A是用优ⅠB与D297B杂交后以D297A为母亲回交转育而成的不育系,具有米质优、花时集中、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其所配组合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其中D优多系1号已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D702A/蜀恢527于2001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审定,正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D优10号(D297AX明恢63) 1986年在四川什邡、彭县进行小面积试制,因种源很少,母本均栽单株,亩产高的接近150公斤。1987年该组合除四川配制1900多亩外,尚有陕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开展了1亩以上的试制。这年四川因花期雨日较多,稻粒黑粉病较重,但单产仍较高。内江县初制627  相似文献   

9.
D优63     
D优63(D汕A×明恢63)是四川农业大学与福建尤溪县管前农技站(黎汉云、刘文炳、周开达、李仁瑞)协作育成的D型细胞质杂交新组合。1985~1987年在全国十五个省累计推广561.53万亩,产量与汕优63相近或略高,一般亩产达600公斤左右,高的达700~800公斤。是一个可与汕优63搭配或轮换种植的新组合。 1.特征特性D优63.属中稻型偏感温组合,作单季栽培全生育期150大左右,作连晚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2~3天。株高100~105厘米,株型紧凑,整秆较粗壮、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一般每亩有效穗为17~18万,每穗总粒数120~14V粒,作单季栽培结实…  相似文献   

10.
辐优63系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该所选育的辐南A与明恢63配组而成。1990年参加我区5个点的区试,折合单产76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居8个参试组合之首。1991年继续试验,平均单产74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仍居首位。施甸县城关镇大麦场农户赵正北种0.85亩,实收干谷62 5公斤,折亩产735公斤。 该组合在我区作中稻,全生育期164天,比汕优63早熟1~2天,株高100厘米左右,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45粒,结实率86%,千粒重27~28克。该组合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植株整齐,后期熟色好,抗病性较强,增产显著,是个有发展前途的高产新组合。辐优63在…  相似文献   

11.
D优10号     
D优10号是籼粳型D297A不育系与明恢63配组的强优杂交稻。1987年参加跨省区的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中稻联试,5省37个点,平均亩产575.51公斤,比对照汕优63(下同)增产3.86%,居参试组合之首;1988年继续参加协作组中稻联试,35个点,亩平551公斤,比对照增产5.66%,再次夺冠。1988~ 1989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和大区对比生产试验,1989年12月省区试会决定通过,提请品种 审定。在四川成都等10个地、市区试,福建 东部稻区区试,云南省级区试,均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居参试组合一、二位。此外, D优10号还创造了一季中稻后蓄留再生稻的 高产典型。 D优10号不但…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5,(6):25-26
D两优7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晚稻中熟组合,201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介绍了D两优71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及制种产量表现,总结了D两优71母本盘育抛栽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1989年 9月18—20日,由云南省丽江地区科委、地区农牧局主持,由省内外2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验收组,对永胜县涛源乡安坪村农户阮维祥种植的0.79亩杂交中稻“D优10号”进行了现场验收,共收湿谷846.84公斤;经涛源乡粮管所用“油蒸法”测定水分含量为超水分6%,折除水分净谷为797.72公斤,亩产高达1007.64公斤,实现了杂交中稻亩产超吨粮。 “D优10号”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297A”与“明恢63”配组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中稻组合。在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涛源乡、海拔1200米的金沙江干热河谷稻区作中稻种植,亩产超吨粮的…  相似文献   

14.
京福1A系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V20B为母本、D297B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不育系.用它与恢复系蜀恢52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京福1优527,具有大穗、高产、稳产等特性,2006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16,(3):78-79
D两优7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自选的恢复系R71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HD9802S配组育成的两系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强、抗寒能力强。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选育过程,以及组合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的栽培生理特点及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与中等穗型的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R527的栽培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秆硬抗倒、穗大粒多、库容量大,单穗重大,产量高,且具很高的增产潜力。其茎鞘物质在齐穗后向穗部的转运量大、转运率和转换率高,但后期光合生产量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库虽大但由于源的相对不足而使库的充实度偏低。因此,增强后期光合生产力以增加源的供应是提高其籽粒充实度,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关键。D优527已具备高质量群体结构特征,对进一步发挥其高质量群体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D两优31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与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湖南各地示范种植,表现出丰产、稳产、抗倒、熟期适宜的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抗白叶枯病杂交中籼新组合D优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优1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D35A与改良的抗白叶枯病恢复系抗恢527组配而成的中籼中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具有米质较优、高产、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0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Ⅱ优838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Ⅱ优83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与辐恢83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耐肥抗倒,适应性广,产量高,后期熟色好,抗性强。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1998年水富县种子公司在楼坝镇安排Ⅱ优838制种20.4hm2,入库...  相似文献   

20.
中优608系黔东南州农科所和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一个中迟熟、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田间生长势旺,后期熟色好.具有超高产生产潜力,适宜在贵州海拔11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