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针叶和嫩梢,一般10年生以下的幼林受害严重。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初时,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周围有淡黄色水渍状晕圈。病斑扩大后形成不规则形,暗褐色,周围有半透明环带状的病斑。病斑再扩大即在叶片上形成褐色段斑,两端有淡黄色晕带。嫩梢上病斑初时和新叶上相似,后扩展成棱形斑,周围晕圈不明显,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使嫩梢变成褐色枯死。该病的病原物是细菌类的假单胞杆菌,具好气性,适应酸PH值6.8至7.6的环境,在10至32℃温度条件下能正常生长。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病菌在寄主病枝叶中越冬,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极少气孔侵入。侵入后潜育7至8天即开始发病。杉木林区中的此类病害从4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月为高峰期,7月后渐渐停 相似文献
4.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针叶和嫩梢,一般10年生以下的幼林受害严重。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周围有淡黄色水渍状晕圈。病斑扩大后形成不规则形,呈暗褐色,周围有半透明环带状的病斑。病斑再扩大即在叶片上形成褐色段斑,两端有淡黄色晕带。嫩梢上的病斑初时和新叶上的相似,后扩展成梭形斑,周围晕圈不明显,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使嫩梢变褐色枯死。该病的病原菌是细菌类的假单孢杆菌,具好气性,适应PH值6.8至7.6的环境,在10至32℃温度条件下能正常生长。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病菌在 相似文献
5.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是杉木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丁香假单胞杆菌杉木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cunning-hamiae)引起。本文综合阐述了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并针对其发病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45个杉木种源进行人工伤口接种,测定其对细菌性叶枯病的抗住差异。测定结果平均感病指数在35.8—67.5之间,普遍发病较重;种源间差异显著。用标准差法把供试种源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感病弱与感病强的种源均较少,大多数种源具有中等感病性。高产种源中大田梅山、建瓯房道种源表现出较强的抗性,且变异较大,是今后抗性选育值得重视的种源。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杉木叶枯病组 《江苏林业科技》1978,(2)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病害,在丘陵山区杉木林中均有发生,一般造成针叶和枝梢枯死,严重时全株受害死亡,对杉木生长影响很大。病原菌为细菌,针叶上典型病斑对光透视,四周有透明圈,但在枝梢上和已枯死的针叶上却没有这种特征,并且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季节,症状也不一致。因此,对杉木细菌性叶枯病菌的诊断按常规方法一般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有时还要进行分高培养等手续才能检定。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此法比较困难。最近我们在工作中找到一种简易的速测方法,现介绍于下; 首先摘取有病斑的杉木叶,再沿病斑部位用刀片切成一毫米左右宽的小块,平铺在载玻片上(或其他无色的玻璃片),每块玻片上可放2~3块切片组织,然后滴上数滴清水,盖上一块载玻片,如两玻片间有气泡或空隙,可在两玻片夹缝间续滴清水把空气排出。此时,如切片组织为细菌病原菌,则在1~2分钟内(有时不到一分钟),用普通手持扩大镜透视即可见到切口四周有棉絮状白色菌泥或白色云雾混浊状溢出,十分钟后,菌泥即显著扩展,用肉眼即可识别。而正常生长的杉木叶或非细菌性的病叶组织均无此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正> 取病苗,从地基部切下短截,作徒手切片,盖上盖片后,由一端摘下一滴0.5%高锰酸钾液,静置3——5分钟,然后再从同一端滴下清水洗去盖片下的试剂,返复操作2—3次后镜检。如在组织细胞中发现变褐色的菌丝短段,就是侵入组织中的立枯病菌的菌丝体,从而可以初步确定取样苗木是传染性立枯病。初学者可用旱立枯苗做对照进行观察,更易于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12.
13.
14.
《江苏林业科技》1977,(4)
杉木是我省文化大革命以来新发展起来的主要用材树种。到目前为止,全省已营造杉木林50余万亩。随着杉木生产的发展,杉木叶枯病发生越来越普遍。据调查,严重的地区最高发病率达90%以上,一般在20~30%,对林木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各地对杉木炭疽病,杉木细菌牲叶枯病,化学防治等方面专题研究较多,但在同一林地、同一植株上,几种主要致病菌感染情况,和以营林措施防治两种以上病原菌的效果研究方面,尚少见报导。我们从生产实际出发,从1975年起,协同高淳县大荆山林场,建立了以营林措施防治杉木叶枯病的样板林830亩。从1976年开始,又以本所杉木幼林为主,对产生叶枯的几种主要病原菌和发生、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对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原进行形态观察,分析影响病害发生的温度、气候、品种因素,调查病害发生情况,采取加强预防性措施,选取抗性品种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