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伐更新方式目前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以皆伐、人工更新为主,培育整齐乔林,有人叫“大砍大造型”;二是以择伐、天然更新为主,培育复层异龄乔林,有人叫“少砍封育型”;三是以皆伐、天然更新为主,培育次生林,有人叫“大砍封育型”。1 宝鸡市采伐更新方式的回顾1.1 皆伐天然更新方式在宝鸡市除森工林场1960~1966年为集中采伐外,其他林区在采伐的指导思想上摇摆不定,一段时间不准主伐,一段时间集中采伐。1954~1977年,先后曾出现了修建宝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经过 5 0a来的开发 ,目前采用的几种森林采伐更新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文章从林区实际情况出发 ,对森林采伐更新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指出小面积皆伐和一次性采育伐是较适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1 森林经营利用的原则森林采伐与更新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概念,而又是统一的事物。有什么样的采伐方式就有相应的更新方式。森林采伐方式因自然环境,林分结构,经营目的,经济条件与技术条件而不同。因之不能笼统地说某种采伐方式好与坏。森工采育企业在文革期间,大量采用皆伐,开展万方连运动,结果造成普遍的生态灾难。如太白林业局的苏家沟林场28林班,1979、1980两年大面积皆伐,1980年秋即发洪灾,在1981年连续强度降雨下,造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经营历史的回顾,分析森林特点和林分类型、林分结构的基础上确定白龙江林区的森林应以生态效能为主,在总消耗量不超过总生长量的原则下充分利用,同时对白龙江、洮河两个林区的森林采伐更新提出了:更新择伐;抚育择伐;孔状择伐;按自然坡面皆伐,保留母树群,辅以人工更新;带状皆伐,人工更新;块状皆伐,人工更新;三次渐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及以改造低产林为目的的林分改造等8种采伐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白龙江林区属于冷云杉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单层原始林区,经验证:宜采用小面积块状皆伐的采伐方式,伐后人工植苗更新,同时论述了该采伐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并强调了按林业部颁《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伐后及时人工更新恢复植被是不会引起水土流失的。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礼光 《防护林科技》2004,(6):22-23,76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方面,皆伐最高,70%择伐次之,50%择伐第三,30%择伐最小;生态效益方面,70%择伐最高,皆伐最小;社会效益方面,50%择伐最高,皆伐最小。综合效益以70%强度择伐最大,50%择伐其次,皆伐第三,30%择伐最小。建议杉木林主伐采用强度为70%择伐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用互比排列设置刺槐林改造更新小区,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探讨理想的更新方式,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雨强、历时的条件下,林地土壤含水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最高,皆伐萌芽更新区次之,对照区(未改造更新)最低;单位面积逗流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比皆伐萌芽更新区增加26.4%,比对照区增加96.5%,但增加的逞流量仅为引发土壤侵蚀逞流量的40%~60%,没有引起新的土壤侵蚀。皆伐带状更新方式通过引进更新树种,改变了林分结构和组成,使刺槐林变成混交林,延续和强化了水保效益,是一种理想的刺槐林改造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分别为53种、85种、39种和77种;皆伐和间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皆伐8a后迹地群落与皆伐2a后群落相似性较小,而与间伐8a后群落相似性较大;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种类成分变更快.提出了合理经营和保护杉木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过去对滇西北地区冷云杉林采伐与更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滇西北地区冷云杉林的采伐方式为小块状皆伐和径级择伐,皆伐面积控制在3~5公顷,平缓地区最多不超过10公顷。择伐以保持郁闭度0.3~0.4为宜。块状皆伐采用人工植苗更新,径级择伐以天然更新为主,人工补植为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野外观测方法,对森林采伐方式(皆伐、择伐、带状皆伐)对迹地光照条件和作业后天然更新质量进行了局部性研究。结果表明,更新树种不仅与种源有关,而且还与光照条件显著相关,即与森林采伐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更新方式恢复阔叶林的实验,表明阔叶林择伐或皆伐不炼山人工促进更新方式,能有效地恢复阔叶林分,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抗火的能力与制约病虫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1978年,我们曾对东方红林区进行为期一月的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森林采伐与更新。考察的方法以现场观察为主,并利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做了部分样地和解析木。现将考察结果简报如下。一、关于森林采伐通过对皆伐和择伐迹地的考察,我们得出两点看法。一是靠天然更新的皆伐方式是失败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选择5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作业与采伐强度为30%的择伐作业,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变化程度的比较。在考虑各种作业的集材量和集材道面积的情况下,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认为,以皆伐作业手扶拖拉机集材为最大,其次为皆伐作业土滑道集材,其余依次为皆伐作业半悬索道集材,皆伐作业手拉板车集材,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最低为择伐作业人力集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过去对滇西北地区冷云杉林采伐与更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滇西北地区冷云杉林的采伐方式为小块状谐伐和径级择伐,皆伐面积控制在3-5公顷,平缓地区最多不超过10公顷,择伐以保持郁闭度0.3-0.4为宜,块体皆伐采用人工植苗更新,径经择伐以天然更新为主,人工补植为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朗乡林业局几十年采伐方式几经变动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研究,认为适合朗乡林区的采伐方式应在近期内以保留中幼龄树木的小面积皆伐和经营择伐为主;成过熟天然单层林以小面积皆伐为主;成熟人工林一律实行小面积皆伐;近熟林一律实行低强度经营择伐.对林下有人工幼林的天然近熟林,近期不宜采伐。  相似文献   

16.
3种皆伐方式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面积规模的全面皆伐(2.0 hm2和3.33 hm2)、带状皆伐(带长均为60 m,带宽分别为3m、6 m和9 m)和块状皆伐(25 m2、100 m2和400 m2)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皆伐方式对竹林更新生长影响不同,其中全面皆伐后的竹林长势较差,生物量较低,且皆伐面积越大,竹林更新生长越差;带状皆伐,皆伐带宽为3 m和6 m的竹林更新生长状况均较好,以带宽为6 m时综合效果最好;在块状皆伐中,皆伐面积为25 m2的竹林更新生长最好。此外,皆伐后对毛竹伐桩进行施肥,能够促进竹林的恢复生长;竹林的坡向也影响林分的更新生长,阴坡林分通常在皆伐后2年即能恢复到皆伐前状态,而阳坡林分的恢复则需要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阔叶林皆伐人促更新和择伐人促更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方式对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有一定的影响.皆伐人促更新林分物种比择伐人促更新少10种,乔木树种少了14种;不同采伐方式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影响不大,但对各层片有较大的影响,皆伐人促更新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比择伐人促更新林分低,但草本和藤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比择伐人促更新林分高.  相似文献   

18.
采伐方式是林业扩大再生产和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关键。如何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森林生物学特性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是当前木材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区木材生产比较集中的牙克石林区,自1978年推广“一次采育伐”以来,在生产实践中争论较大。为了在理论上相互切磋,在学术上增进交流,本刊将陆续选登有关采伐更新方式的一些文章,从生产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态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藉以寻求适合我区自然、经济特点的采伐方式,指导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杉木迹地更新造林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山区的国有林场大多建于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初,早期营造的杉木用材林已进行皆伐利用。因此杉木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将是营林上的一大课题。旌德县庙首林场于1983年进行杉木皆伐作业以来,便进行了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或在不同更新方式的林分中,选择立地条件相近地段。随机抽样设标准地调查。现将试验结果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田国丰  王伟 《中国林业》2011,(16):49-49
一、主伐方式 根据林分面积和分布特点,确定主伐林龄时必须达到以下三项指标。一是皆伐后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二是确定的主伐林龄必须达到“数量成熟”或“工艺成熟”,按市场需要材种、规格达到最高值,具有最高的采伐价值。三是皆伐后必须保证人工更新效果,达到《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所要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