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肃河西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投入产出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应用生态学能流研究方法 ,对河西 4 5年农田系统能量输入输出及效率进行了力能学分析。结果表明 ,总投能逐年增加 ,1994年总投能最高的县为张掖市 (131.5 9× 10 3MJ/ hm2 )。无机能在总投能中所占比例依次呈现出平稳、快速、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 ,天祝县无机能投入远远低于其它县市 ,1994年为总投能的 18%。总产能呈现出递增趋势 ,但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缓慢 ,4 5年来不同县市总产能增加以酒泉市和张掖市最大 ,1994年酒泉市和张掖市总产能分别为2 35 .93× 10 3和 2 32 .38× 10 3MJ/ hm2 。 4 5年中 ,能量产投比出现 2个高峰和 1个低谷 ,自 80年代高峰过后 ,大多数县市产投比下降 ,其中天祝县产投比最低 ,1994年仅为 0 .83。 7县市中酒泉市、民乐县、天祝县、武威市、张掖市农田单位面积投能分别超出其临界值 :5 .66× 10 3、4 .61× 10 3、8.73× 10 3、15 .91× 10 3和 36.84× 10 3MJ/ hm2。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西地区家畜生产系统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态学能流研究方法 ,对河西 7县市 4 5年来家畜生产系统能量输入输出及转化效率进行了力能学分析。结果表明 ,自 1960年后饲料能和总产能呈逐年增长 ,以 1980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大 ,尤其是武威、张掖两市 ,在总产能组分中 ,畜产品和畜粪尿能逐年增加 ,而畜力能呈逐年降低 ;产投比变化呈现出“减、增、减”3个阶段 ;畜产品转化率不高 ,1994年 7县市畜产品转化效率在 5%~ 6.5%之间  相似文献   

3.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1949-2005年甘肃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吸收、碳排放以及净碳汇,结果表明,1)1949-2005年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呈阶段性增长趋势,碳吸收总量从1949年的24.39万t增加到2005年的298.37万t,净增加273.98万t,增长了12.23倍。2)1949-2005年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呈急剧增加的态势,从1949年的0.25万t增加到2005年的75.70万t,净增加75.45万t,增长了302.8倍。其中肥料施用导致的间接碳排放所占比例最大,且增速最快;而农业机械带来的碳排放最低,保持较低水平,基本上呈持平状态。3)1949-2005年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与碳吸收大致相同,也呈阶段性增长趋势,说明碳吸收明显大于碳排放,进而表明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但是碳排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碳吸收,这种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研究得出,景泰引黄灌区中等肥力条件下,胡麻施氮效应方程为y_kg=106.73+9.25X_N-0.94X_N~2(F=45.93)。按此方程计算而得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为4.418kg/亩,其施氮增产率为21.1%,亩净增收益21.98元,氮素利用率为19.3%、经济产投比为5.4,经济能产投比为0.88,生物能产投比为2.5,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张英俊 《草业学报》2003,12(6):10-17
国家科技部对未来15年畜牧业发展技术提出战略政策。指出要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合理开发1333.3万hm^2南方草山草坡及4000万hm^2农牧交错带。据此,农田草地系统耦合将成为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尤其是农牧交错带和我国南方地区。分析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模式,管理核心是减少农田和草地系统营养物质的外流损失。生产的关键技术有草田轮作技术,农田作物秸秆再利用技术,家畜宿营技术和全日制放牧技术。  相似文献   

6.
夏河县高山地区草地及农田害虫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高山地区草地及农田的害虫对牧草和农作物的危害 ,并通过调查 ,首次鉴定出害虫 5目 33科 179种。按危害方式归纳为地下害虫、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山地区草地及农田的害虫对牧草和农作物的危害,并通过调查,首次鉴定出害虫5目33科179种。按危害方式归纳为地下害虫、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  相似文献   

8.
2017年3月14日至4月5日,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在甘肃河西地区的武威市凉州区开展了当地温室不同果蔬作物熊蜂授粉行为和生长开花特性的观察研究。甜瓜在温室果蔬作物的种植中属于新兴品种,由于其味道甜美、清香袭人、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种植面积与范围逐年扩大。甜瓜属于典型的雌雄异花植物,温室种植时需要人工或是引入熊蜂(蜜蜂)进行授粉才能结实,全国各地引进熊蜂为甜瓜进行授粉的宣传报道较多,部分学者也对熊蜂为温室甜瓜授粉效果进行了研究,但未见温室甜瓜熊蜂授粉行为方面的报道,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产奶的影响。【方法】以会宁地区一奶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011~2013年不同产犊季节及不同胎次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200头,主要探讨产犊季节及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做出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305d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4个季节和5个胎次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确定不同季节和各胎次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的305d产奶量的影响均极显著。秋季(9~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属高产奶量季节;夏季(6~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属低产奶量季节。第2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较佳,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第3胎及以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逐渐下降。【结论】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季节产犊和加强对高胎次奶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河西牧区绵羊牧草和饲料矿物元素含量及盈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张文远 《中国养羊》1998,18(2):14-17
测定了甘肃河西主要绵羊产区草地牧草以及常用补饲草料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从中可看出,草地牧草钠、磷含量明显不足;牧草中微量元素铜、锰、锌、钴虽然不存在缺乏状态,但由于牧草和补饲草料中铁的含量严重超量,影响铜、锰吸收,加之绵羊冬春季采食牧草量和补饲量不足,或受冬春季牧草消化率低的影响,可能导致绵羊缺乏这些元素。建议冬春季对绵羊补饲复合矿物质添加剂,以利于绵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两西地区草地退化的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了甘肃省“两西”地区草地退化的现状,提出了两西地区草地退化的成因;(1)草地生境的脆弱性。包括地质地貌的肴弱性;水土、热量匹配差及气候变化的影响;(2)自然外营力的驱动作用,包括干旱,风蚀、水蚀、冻融、盐渍化;(3)人为因素的影响,包括过度放牧,农垦撂荒、樵采挖药,水环境恶化,采矿及工矿污染。  相似文献   

12.
对引种的6个紫花苜蓿(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生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均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除神龙越冬率为86%外,其余品种越冬率都在95%以上;引种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农宝、神农表现出较高的产草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在甘肃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试验地的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玉米,并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引进的紫花苜蓿新品种能维持2~5年的高产,第5年产草量开始下降,因此利用年限以4~5年为好。  相似文献   

13.
河西地区光照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河西20个气象站点的光照气候资料,建立河西地区光照的空间分布模式。该模式可以推算出河西地区无资料地区各点的日照时数,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河西无资料地区的光照时间分布规律。该模式为农业合理布局和建立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走廊引进紫花苜蓿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9年对甘肃河西走廊引进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生产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除神龙越冬率为86%外,其余品种越冬率都在95%以上;农宝表现出较高的产草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在甘肃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种植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玉米,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能维持2~5年的高产,第6年产草量显著下降,因此利用年限以4~5年为好。  相似文献   

15.
以民勤县农户层面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两阶段DEA-Tobit分析方法,对农户苜蓿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DEA测度结果表明,样本地区苜蓿种植成本效率为0.532,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为0.872,表明苜蓿种植规模已趋于成熟,规模收益可扩展空间及发展潜力不大,仅为12.8%。Tobit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户主受教育程度、机械使用次数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均对苜蓿种植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GIS技术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洲景观生态系统和山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绿洲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其次为山地景观生态系统,荒漠景观生态系统由4种景观组分组成,其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小;均匀度最高的为绿洲景观生态系统,其次为山地景观生态系统,最低的为荒漠景观生态系统;三类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优势度都不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施硫肥S0(0kg/hm2)、S1(16.5kg/hm2)、S2(33.0kg/hm2)、S3(49.5kg/hm2)4个水平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1和S2处理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主茎长和侧茎长,S1的分枝数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不同硫肥水平对紫花苜蓿主茎节数和侧茎节数没有显著影响;S3主根粗显著小于S0,S1和S2处理,S1主茎粗显著大于S0和S3处理;S1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的茎叶比;S1和S2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第1茬干草产量,S1的紫花苜蓿第2茬干草产量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不同硫水平对紫花苜蓿第3茬干草产量没有显著影响,S1处理的紫花苜蓿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1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S3处理;不同硫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粗纤维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S1和S2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S0和S3处理;S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低;S1处理的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都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施硫肥水平为16.5kg/hm2时,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提高,而当硫肥量超过33.0kg/hm2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8.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60年代前在我区畜间发病率很高,60年代后期实行大面积高密度免疫注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区处于杂木河、黄羊河、西营河流域下游,已经形成炭疽疫源地,一旦气候、降雨及洪水等条件变异,仍有零星散发.80年代后期牲畜炭疽实行因病设防,群体免疫密度较低,发病有所增加.现就其发病和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