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特色农产品,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特色农产品突出表现在“特”上,以“特”制胜,因“特”而产生效益。这样的成功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十四五”以来,楚雄州借助“沪滇合作”、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等机遇,以做特“绿色食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品牌化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实现提升,积极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方式,形成产地和终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产销对接合力,确保特色农产品外销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有力推动楚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特色基地 ,产特色产品 ,拓特色市场”现已成为一些地方发展农业的基本思路。特色农产热在一些地方是一浪高过一浪 ,可是考察一下特色农产品的产销情况 ,不禁令人忧思 ,特色农产品也有市场误区。有特色不同于销路广许多人认为 :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大 ,尽可大胆放心去发展。他们认为既然是富有特色的农产品 ,一个“特”字就决定它生产地域不广阔、生产者少 ,“物以稀为贵”嘛 ,所以大可拼命地发展。他们不研究市场 ,不分析行情 ,只是一味地扩大生产 ,他们制定“特色 规模=效益”的产销策略 ,运用行政干预的办法 ,建立规模特色基地。往…  相似文献   

4.
章丘大葱栽培历史悠久,至明代已名扬全国,并成为朝廷贡品。如今,章丘大葱名、特、优兼备,被誉为“葱中之王”。为确保这一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现将章丘大葱生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是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路径。当前,特色精品农业发展面临着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研究新时期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浙江省农产品销售体系的调查,从分析特色精品农产品经营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入手,提出调整发展理念,实现礼品到大众消费品的转型,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调整产品营销,实现传统营销到现代营销的转型等新时期浙江省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浙江土特农产品宣传力度,培育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推动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加强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少地方强调要调出“特色”。“特色”确实就像催化剂一样催开了农村经济繁荣之花,一些农产品因有特色而效益大增,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但是,也有少数地方,虽调出了特色,因产品没有“卖点”,农民只得望“特”兴叹。生产实践告诉我们,搞农业产  相似文献   

7.
特色农产品要比一般性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果能通过产业化的发展则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是梧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明确发展梧州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指导思想,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做好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模式选择与发展规划,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网络建设.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链和产品体系.能够极大提高梧州市特包农产品竞争力和综合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黄自棋 《福建农业》2008,(7):F0002-F0002
2007年底,邵武市下沙镇的一些有市场经营经验的农民瞄准“武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动工带来的在家门轻松便捷销售农产品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并自发地来到镇三农服务中心找科技特员帮助协调,引进了台湾特大新红宝等3个优质西瓜品种,种植西瓜500多亩。届时这些农户不仅可为辛苦苦建设高速公路的工人们供应质优价适的西瓜,还能在自家门口种田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9.
《农业质量标准》2006,(3):26-2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严韩 《农家致富》2007,(18):11-11
今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大冈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依靠科技兴生态农业,为农民致富注入了源头活水。 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 大冈镇按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坚持调优、调特、调大、调强的原则,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培育具有特色的“板块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当代农业》2014,(2):9-9
特食汇(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是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平台之一,是宣传、推介、销售江苏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权威网上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2006,(6):21-2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甘肃的“黑美人”土豆是航天育种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展会营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作者通过参与“黑美人”土豆展会的营销,要做好展会营销特色农产品,最主要的是不仅做好展前准备,了解历届会展情况,更重要的还要与媒体联动。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提升地方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需要。本研究基于广州省、云南省及甘肃省东乡县开展的品牌标准体系实地调研,考察广东省“粤字号”、云南省“绿色云品”和东乡县“东乡贡羊”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建设等情况及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三地农产品区域品牌均以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为根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品牌标准体系,辐射带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及发展。本次调研考察为“甘味”品牌后续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发,为“甘味”品牌的发展规划及培育工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小泥鳅跨过世界门槛,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莲藕摆脱了“配角”地位,成了强县富民的新兴产业;黑莓的引种成功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近几年,江苏各地不断涌现“莲藕专业村”、“泥鳅之乡”、“黑莓基地”等各种专业村镇,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成长为大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这些专业村镇,依托一个或几个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拓展市场,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让特色农产品成长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5,(1):28-28
近几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农产品大受欢迎。为此,本刊特开设“绿色农资”栏目,系列推荐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资料,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春芳 《农友》2002,(8):8-8
特色经济是具有个性特征和地域特征的经济。是符合本地而不同于别地的名、优、特、奇、鲜等与众不同的产品。特色“特”不“特”?这不是自我感觉来确定的,关键要看消费市场大小,有无引人注目的产品卖点。特色经济的“卖点”从何处而来?笔者纵观发达地区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业》2013,(4):77
为加强我国品牌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各地特色经济发展,中国农业信息网于2013年3月启动"中国名优特农产品"宣传展示活动,通过搭建中国名优特农产品宣传展示平台,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农产品品牌,让品质过硬的名优特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品牌和诚信成为引领我国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科学》2010,(8):62-62
近年来,慈利县致力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新、产品调优”的目标要求,制定出台了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引导农民发展优势农产品,初步形成了茶叶、苎麻、水果、烟叶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了三合口茶叶基地、许家坊苎麻基地、高峰反季节蔬菜和烤烟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一得 《甘肃农业》2019,(7):28-30
7月8日上午,第25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由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甘肃省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甘味臻选”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协会依托兰洽会平台开展产销对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甘味”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的又一重要举措。我省名优特色农产品首次以“甘味臻选”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集体亮相,受到省内外客商的青睐,推介会上,“甘味臻选”特色农产品现场签订价值3亿多元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