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吉林地方特色肉牛发情周期体内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国产特色肉牛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地区优质的草原红牛和延边黄牛,以及西门塔尔为试验对象,对发情周期内3个品种牛的血清与尿样中的孕酮、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素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发情第21天已孕与未孕肉牛的孕酮和雌二醇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促黄体素含量在发情当天与其他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检测肉牛发情早期血液中孕酮含量对发情鉴定及早期妊娠的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ESR基因AA和BB两种基因型的小梅山母猪生长期内(30~150日龄)血清中E2、P4、GH、FSH和LH的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小梅山猪BB基因型E2和FSH浓度有高于AA型的趋势,在135日龄时显著高于AA型(P<0.05);AA型GH浓度均高于BB型,且在45~130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说明发生了ESR基因突变的小梅山猪,其E2、FSH及GH 3种激素的分泌量也发生了改变。这3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不仅使小梅山母猪表现出发情早、繁殖性能高等性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BB型小梅山母猪产仔多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选用16头18月龄,体况良好,体重380±17kg的西门塔尔牛育成母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日粮添加赖氨酸铜(0、8、16和24mgCu/kgDM)对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8mg/kg组和16mg/kg组显著提高了发情周期LH、FSH、P4和E2水平(P<0.05);24mg/kg组有提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赖氨酸铜8~16mgCu/kgDM对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有促进作用,以8mgCu/kgDM较佳。兼顾基础日粮含铜量,建议日粮铜水平为:13.87mgCu/kgDM。  相似文献   

4.
小梅山猪生长发育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2003~2006年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进行,对小梅山猪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观察分析。试验分析了120头公猪和280头母猪的生长发育记录,结果表明:小梅山猪体重体尺变化,公母猪间比较和生长各时期间比较,与其他地方猪种的发育规律基本一致。公母猪体尺和体重指标在180~360日龄期间的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360日龄以后(P<0.05);180日龄时除体高外其他体尺母猪超过了公猪(P<0.05),360日龄时体重和体尺公母猪之间比较除管围外,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60日龄后体增重母猪为40.07kg,显著低于公猪的49.79kg(P<0.05),360日龄后体尺增长公猪显著快于母猪(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5.
小梅山猪种质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十年的保种和选育,我院小梅山猪种群表现出母性好,性早熟,产仔数和乳头数多,杂交利用效果明显等优良特性。小梅山猪(M)平均每头有效乳头数为16.96±0.82个,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9.85±3.21头,育成率为84.33%,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14.87±2.60头,育成率为89.98%。小梅山猪(M)作为母本与大约克(W)或长白(L)进行二元杂交,其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70±2.35头和12.34±2.34头。纯种小梅山猪屠宰胴体瘦肉率为45.83%,长白×小梅山二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57.93%,大约克×小梅山二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56.42%,长白×约克×小梅山三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60.88%。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小梅山猪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优良地方猪种的选育与保种工作。其核心内容是要有足够的群体,完善的品种标准,科学的选育与保种方案,传统选育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及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血液中各种生殖激素含量及其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7头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血液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17β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黑白花圾牛的生殖生理激素之间消长的协调关系和进行生物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韧 《农家致富》2005,(8):11-11
当前猪市行情仍然保持稳定.从3月28日全国市场来看,北京岳各庄、江苏凌家塘、晋大谷畜牧、四川泸州仔猪市场猪肉现价分别为11.6元,公斤、13元/公斤、11.4元/公斤、13元/公斤.与3月1日猪肉价格相比,分别持平、降1.4元/公斤、降0.4元/公斤与涨1元/公斤。与去年12月中旬,11.6元/公斤,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小梅山猪保种与利用研究工作的进展,并且从目前小梅山猪的保种形势出发,就组织管理、基地建设、保种群规模、选种选配制度、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及选育利用措施等方面作出分析。秉着科学、可行、易于坚持的原则,对小梅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陈述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获得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对小鼠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卵巢中GPR30分布及GPR30 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PR30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小鼠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卵母细胞以及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以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分布最多、着色最深;GPR30的相对表达量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以间情期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期最高但与发情前期和发情后期无显著差异(P> 0.05).发情周期卵巢中GPR30 mRNA的表达变化规律与GPR30的表达基本一致,其中发情期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1),间情期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1). GPR30在小鼠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量变化与卵泡发育过程以及发情周期雌激素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提示其介导了雌激素对发情周期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运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催产素 (OT)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 O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OT阳性细胞根据胞质内反应颗粒着色的深浅可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细胞 3种。阳性细胞在形态上以圆形、卵圆形为主 ,另有相当数量的细胞具有突起 ,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则多呈现为长梭形。从分布上看 ,强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黄体周边 ,少数散布于中央区域 ,中等阳性及弱阳性细胞则均匀分布于整个黄体组织中。连续切片 HE染色的对照观察显示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的 OT主要是由大黄体细胞分泌 ,小黄体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的 O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激动剂对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为阐明GPER和EGFR在卵巢功能维持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间情期小鼠,将其分为40,200,1 000ng/只G-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20只,各组小鼠进行相应的处理。注射G-1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各5只,脱颈处死,迅速取出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RT-PCR法,研究不同剂量GPER激动剂G-1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EGFR分布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EGFR在小鼠卵巢的各级卵泡、黄体和间质中均有表达,且在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表达最明显,在黄体和间质中的表达较微弱。同一发情时期卵巢中,EGFR的相对表达量随注射G-1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除发情后期外,其他3个时期以1 000ng/只G-1注射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间情期和发情前期则以200ng/只G-1注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表现基本一致。【结论】G-1对发情周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提示GPER可介导雌激素经EGFR信号级联参与卵巢周期性生殖活动和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发情周期各阶段KiSS-1/GPR54系统在母羊下丘脑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12只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于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颈动脉放血致死后采集其下丘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母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下丘脑中KiSS-1和GPR54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下丘脑上均有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发情期母羊下丘脑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P<0.01),而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之间差异不显著;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GPR54基因在母羊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情期母羊下丘脑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周期其他阶段(P<0.01),GPR54基因在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间情期小鼠腹腔注射GPER抑制剂G15,按注射剂量0.3,1.5和7.5nmol/只设3个注射组,另设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药物注射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的卵巢,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EGFR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EGFR免疫组化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卵巢的各级卵泡中,阳性染色随卵泡发育而逐渐增强,其中颗粒细胞越靠近卵母细胞染色越强,发情周期卵巢EGFR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发情期发情前期间情期发情后期。小鼠注射G15后,各情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呈G15剂量依赖性减弱,除发情后期外,均极显著下降(P0.01);1.5和7.5nmol/只G15注射组各情期EGFR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极显著低于0.3nmol/只G15注射组(P0.01)。EGFR mRNA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G15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GPER下调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的表达,从而影响发情周期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梅山猪保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猪是我国太湖流域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以繁殖力高和肉质鲜美闻名于世。为探究这一珍贵遗传资源的保种现状,本研究利用4家梅山猪保种场的143头梅山猪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对现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保种场群体有效含量均处于严重威胁状态,群体有效含量(Ne)小于65;中梅山群体具较高的多态标记比,小梅山群体具较高的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小梅山与中梅山2类型间存在较大遗传分化,群体分化指数(Fst)为0.111,遗传距离(D)为0.287;2个小梅山保种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弱(Fst=0.055,D=0.239),而2个中梅山保种场群体间则达到中等程度遗传分化(Fst=0.127,D=0.273)。本研究利用测序数据首次全面揭示了现有梅山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关系,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梅山猪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培养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过程中植物体内ZT、GA3、IAA、ABA4种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以及对比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植物体生根效果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植物体生根过程.期间IAA、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3、ZT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AA/G...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眉山农业观光园为例,探讨了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唐菖蒲籽球内源激素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唐菖蒲‘Rose Supreme’和‘Advanced Red’两个品种籽球生长发育进程与内源激素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球生长发育表现出阶段性,第一阶段为籽球形态建成初期,第二个阶段为籽球快速膨大期,同时伴随着籽球不断形成。新球中内源激素含量整体高于籽球。籽球形态建成初期,籽球中GA3含量不断上升,IAA含量整体下降,ABA和ZR含量变化不明显;籽球快速膨大期,籽球内GA3含量迅速下降,ZR含量整体上升,ABA和IAA含量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授粉方式对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揭示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京蜜11号”为试材,设定坐果剂蘸花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为处理,以未授粉果实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变化,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薄皮甜瓜开花后,人工授粉和坐果剂蘸花处理后果实逐渐大于未授粉果实,且开花3d后差异非常明显.薄皮甜瓜生长前期,坐果剂蘸花和人工授粉后果实中生长素含量高于未授粉果实,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变化趋势与生长素相似,脱落酸含量显著低于未授粉果实.[结论]整体来看,薄皮甜瓜开花后3d可能是细胞快速膨大的启动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前期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