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是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为害和损失的重要害虫,历来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自然灾害。20世纪30~40年代,我国东亚飞蝗年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亚飞蝗发生及防治概况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 ,水、旱、蝗三大自然灾害给历代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深重灾难。这三大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 ,既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产物 ,也是文化、科技、经济落后的象征。据历史记载 ,从公元前 70 7年起至 1 949年止 ,我国共发生蝗灾 80 0余次。在 2 6 0 0余年间 ,劳动人民同蝗害作了无数次斗争 ,对飞蝗的生活习性、危害情况及蝗区的形成作过不少记述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治蝗经验。这在《诗经》、《春秋》、《唐书》、《农政全书》及《后汉书》等历史巨著中 ,都有过不少报道。由于封建王朝一般只考虑自身利益 ,不关心群众疾苦 ,… 相似文献
3.
4.
1991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辛集、高邑两县市发生东亚飞蝗危害。这是自建国40年来首次发生。 辛集市8月23日在玉米田发现群居型东亚飞蝗后,查出有蝗面积11450亩,虫口密度每平方米5-10头的9100亩,50-100头的1500亩,100-300头以上的850亩。最高单株玉米上有蝗65头,单叶有蝗30余头。地面群居型蝗蝻漆黑一团,看不见地面。严重受害面积上千亩,其中有800亩玉米被吃成光秆,减产30-50%,损失玉米49000公斤。 9月12日高邑县玉米田也发现群居型东亚飞蝗。发生面积9800亩,中心发生地1100 相似文献
5.
1990年和1991年5月份,在保定郊区调查条锈病的病情时,发现一种约2mm的红色小虫,以小麦条锈菌的夏孢子为食。经其取食,锈菌病斑由鲜黄变成枯黄。幼虫在叶片正面主脉附近结茧化蛹,竖向排列,也有少数茧分散在叶的其它部位。 经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季正端教授初步鉴定到属是瘿蚊科的Mycophila sp.种名尚未确定,暂称食菌瘿蚊。 1990年5月初,发现食菌瘿蚊的数量越来越多时,结合对条锈病病情的记载对其数量进行了调查。从5月12日开始,每隔4—5 相似文献
6.
济宁滨湖区东亚飞蝗夏蝗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济宁滨湖区东亚飞蝗的长期预报准确率,用微机以近10年的资料中筛选出上年残蝗密度(X1)、9月份平均气温(X2)等预报因子,建立了东亚飞蝗夏蝗发生密度的预报数学模型:Y=-0.612962121 0.05671876964X1 0.04263729416X2;筛选出上年秋残蝗面积(X1)、10月份湖水位(X3)等预报因子,建立了夏蝗发生面积的预报数学模型:Y=10.03378675 0.6631445638X1-0.24734864468X3。以上预测模型经过资料验证和2007年应用,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上游有 9条河流 ,俗称“九河下梢白洋淀”,现为国家一类蝗区管理县。解放前白洋淀 1 0年 9次决口 ,是历史上的老蝗区。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东亚飞蝗的治理 ,并为控制蝗灾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受白洋淀水位变化和异常气候及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东亚飞蝗在白洋淀蝗区频繁大发生。 1 993年 ,1 995年夏蝗大发生 ,1 998年夏、秋蝗大发生 ,其发生程度是建国 50年来十分罕风的 ,1 999年夏蝗再次大发生 ,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超过了 1 998年… 相似文献
8.
由于持续干旱、水库及洼淀大面积脱水,今年东亚飞蝗在河北省的岗南水库、衡水湖、岳城水库、白洋淀周围发生严重,面积达40余万亩。 据省、地、县植保站调查,岗南水库发生6.4万亩,一般每平方米4—7头,最高达300—500头;衡水湖发生10余万亩,平均每平方米1头左右,其中每平方米1000头以上 相似文献
9.
1991年6月15日下午5时左右,河北省宣化县城及城郊降了一场雷阵雨,随风雨落下大量的七星瓢虫,也杂有少量其它种类的瓢虫。城区的行道树上、路旁、公园的花草树木上,郊外的农田里,都爬满了瓢虫。柳枝上、杨树上更多,树下的马路上,密密麻麻,多数都死于车轮和行人的脚下。16日作者骑车调 相似文献
10.
1蝗区分布大港区地处天津东南部,是天津市蝗虫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宜蝗面积5.33万hm2,尔后经过蝗区改造,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普查时,宜蝗面积已减至4.53万hm2(即长发区2.67万hm2,偶发区1.86万hm2),大、小共24片。最大的1.6万hm2,最小的66.67hm2。主要分布在大港水库、独流减河行洪道、子牙新河行洪道及官港和几大农场、小型水库等。北大港水库是大港区最大的现有蝗区,属于湖、库蝗区,占地面积1.6万hm2。20世纪80年代初,水库水源严重不足,蓄水量明显减少,经常出现大面积脱水地或水库干涸现象,残蝗集中在脱水地产卵,引起蝗虫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92~2003年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摸清了滨州市沿海蝗区蝗虫天敌发生的种类(81种),优势天敌类群(蜘蛛、蚂蚁、蛙类)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为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时间(年)发生面积(万hm2)防治面积(万hm2)平均密度(头/m2)最高密度(头/hm2)19902.570.500.37219912.500.650.22119922.520.630.300.819932.380.700.34119942.331.080.69519952.601.161.16100019962.280.970.635019972.671.270.916019984.503.564.531000019993.893.011.7615020005.623.531.7110020014.684.422.05110020025.435.132.78600020035.433.601.2335020044.533.531.1770表1滨州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滨州市地处山东北部、渤海南岸,历史上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常发区,发生类型属沿海蝗区。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3.
14.
浅议环境因素对豫北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在豫北地区1年发生2代.通过多年来的综合治理,内涝蝗区基本得到根治.近年来,由于部分蝗区耕作粗放,杂草丛生,有利蝗虫的孳生繁殖.为避免蝗虫趋重发生为害,笔者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分析历史资料,就温度、雨水等环境因素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及整理,现介绍如下.希望能对相关地区东亚飞蝗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动态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现阶段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原因,提出搞好治蝗减灾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治蝗工作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蝗灾的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防治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强调把蝗区分为3类,实施分级管理,综合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一、以往稻瘟病的流行情况及原因分析我国稻谷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的东南部地区,约占全国水稻面积的90%。水稻病害中,稻瘟病是影响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广大丘陵山区稻瘟病的危害更加突出,常常关系到亿万山区人民的吃饭问题。50—60年代,稻瘟病的危害一般较轻,70年代起流行频率增多,危害损失加重。尤其进入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不少地方稻瘟病大流行。1980年,浙江省仅稻瘟病造成的损失就占该年病虫总损失的一半。同年上海市稻瘟病的损失更多,占病虫总损失的62%.1981年南方早稻稻瘟病大流行,仅福建、广东、江西省约损失稻谷10亿斤。1983年的太湖稻区,1984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近年来运城各县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提出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采取生态控蝗、改变种植结构、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等方法,才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蝗虫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9.
20.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965年以来没有发生全国性大流行,关中、华北广大冬麦区也没有发生全区性大流行。这种良好局面,在今后五年里将继续保持。倘若出现象1964年的异常气候,即使锈病流行,其严重程度比当时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品种多,在大范围内逐步形成品种合理布局,品种抗性水平不断提高;在越夏区翻耕灭茬,冬改春,农还牧,减少越夏菌源;在冬麦区实行麦苞两熟,稻麦两熟,克服早播,控制秋苗发病,锐减越冬菌源。在西南及江汉流域麦区,一般年份秋苗发病重,气象条件好,安康、商洛和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