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10年生灵武长枣纺锤形丰产示范技术改造试验园和常规丰产园为试材,调查分析了枣树单株产量、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丰产性指标和树相指标,对比分析了枣树早期丰产栽培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通过对五里坡灵武长枣进行纺锤形改造提升,红枣产量、质量及各项树相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值得在宁夏灵武长枣栽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葡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2个葡萄品种早香蜜和早茉莉的品种特性,介绍了其促长增蔓阶段、增加产量阶段、稳产增质阶段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葡萄早期优质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硕丰核桃在河南驻马店的引种表现、产量、收益和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栽培密度对春艳桃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岭 《农技服务》2013,30(8):853-853,855
为了明确栽培密度对春艳桃早期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春艳桃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可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是保证春艳桃连年丰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灰枣是阿克苏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树形结构是实现鲜枣早果、丰产、优质高效的主要途径之一。进行灰枣栽培早果丰产树形试验,结果表明:主干形和自然圆头形2种树形成形快,早期结果枝数量多,早期产量高,适宜作为阿克苏地区灰枣早期速丰树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脐橙在四川盆西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苗木质量性状、栽植密度和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壮苗和密植是提高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选出适合尖把王梨的矮化中间砧,以克服尖把王梨幼树结果晚、丰产晚的缺点,研究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尖把王梨幼树的产量和树势的影响.结果表明:S2、S5、S6矮化中间砧对尖把王梨幼树均表现良好的早期丰产性和矮化性能,并且有矮化中间砧的尖把王梨幼树的总枝量、短枝量和短枝率均高于对照,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早期丰产.其中,S2致矮效果最好,可在我国梨树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引进红喜梅李,进行了8年的缓控修剪丰产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缓控修剪法能使红喜梅李早期形成产量,进入盛果期时间早,产量高,丰产、稳产、果实品质优,病虫害极少,到目前为止,树势生长健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9.
大樱桃早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大樱桃生产中存在的形成经济产量晚、见效慢的问题,从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总结了大樱桃早期丰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乔砧控高密植是目前梨树丰产栽培的主要方式 ,已经达到早果早丰产的目标。随产量进入盛果期维持良好的树体和采取丰产稳产栽培技术是最佳经济效益的保证。我们在乔化密植致矮早期丰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丰产稳产技术。通过实践和树体相关性状的调查 ,总结出丰产稳产的基本要素和技术特点 ,以供梨树生产参考。1 基本情况研究于 1 997年至 1 999年在塔里木农垦大学实验站密植梨园 ,试验地为砂壤土 ,肥力中等。品种为7- 9年生砀山酥梨 ,株行距为 2m× 2m× 3m宽窄行带状栽植 ,南北行向 ,树形采用自由纺锤形 .早期产量 ,1 995年为 3…  相似文献   

11.
以测定输入和输出林冠的物质流为基础,针对各种化学元素呈现的确定的状态或结合,并根据植物生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经简单计算即可对大气输入物质拦截沉积速率和相关元素为林冠吸收、淋洗或缓冲速率进行数量估计。  相似文献   

12.
两年定树调查测定44株次的酥梨产量及其相关的树高/冠径、花芽数、总果数、座果率、枝/果,叶面积系数、每果叶面积、平均单果重等8个性状。应用逐步回归法逐个别除对于产量没有显著线性效应的性状,得到包括总果数、每果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各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构成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说明,提高酥梨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果量,其次是增加平均单果重,再次是维持叶面积与果实的适当比例。在树冠大小基本稳定的情形下,增加每果叶面积会造成果量减少而使产量下降,同时又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上升。每果最佳叶面积应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的上升量大于因果量减少而使产量的下降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提高果实的商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茶树不同种植密度与茶树骨架形成、分枝结构、蓬面结构三大要素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1)随密度上升主干粗度、一、二级分枝粗度下降;2)分枝角度随密度上升而变小;3)随密度上升,小桩数随之增加,其它因子与之呈负相关。由于密度上升后,群体结构的光合面积增大,碳水化合物积累增多,而产量上升。选用合理密度与排列组合时,可用回归方程计算。  相似文献   

14.
试验子1980~1988年进行,结果表明,茶树不同种植密度对树冠覆盖度、茶芽密度、叶面积指数、根系分布、芽叶组成、树冠内光照强度、经济产量的影响,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较密的茶园,形成高产有超前的优势,较稀的茶园,幼龄期产量低,随着树龄的增长,每年产量呈匀速增加;正式采茶8~10年后,不论密植程度如何,单位面积产量即相对稳定,发展的趋势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红松木材在纵向压应力屈服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素材相比,屈服条件下试样的自由基浓度显著增加,碳含量相对减少,氧含量相对增加;由压应力产生的机械自由基主要来源于纤维素主键C-O键的断裂。  相似文献   

16.
甜柿树冠光能分布对光合效应与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甜柿树冠内不同部位光能分布差异显著。光照对光合效应、树体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重庆地区 11:00-11:30时,相对光照率南部>东部>西部>北部;16:00~16:30时则南部>西部>北部>东部。全天光照度 均为叶幕外层>内层>树冠中心,叶幕上层>中层>下层。净光合速率、光合产物输出率及产量与光照有相似的变 化趋势。相同方位不同高度叶幕层的着果率与相对光照率呈极显著相关。树冠各部位果实品质由于光照分布不同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油松的形态变异调查入手,提出了油松自然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冠幅大小与树皮厚度。经多方面分析比较,将灵空山地区的油松,划分为窄冠细皮油松和宽冠粗皮油松两种自然类型。并分类型进行了生长测定,使形态变并与生长特性联系起来,加以定量分析,揭示了油松形态变异与速生表现型的关系,肯定了两类型间之差异,证实了窄冠细皮油松确应为优良类型。为进一步研究油松种内遗传变异规律和建立油松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用来自内蒙古莜麦品种,在河南进行了首次引种栽培.研究表明:该牧草能很好适应河南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鲜草产量达65000kg/hm~2,籽粒产量达48000kg/hm~2,秸杆产量30000kg/hm~2,这三项产量均高于原产地,而且其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良好,可望在我省得到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状况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次生根数与分蘖数、根干重与冠干重、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等存在相关关系;根冠比反映着各自干物质积累的特点,与经济系数关系密切;根系活性与叶片衰老、产量构成相关。  相似文献   

20.
旱种水稻不同品种类型产量及其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1988年湖南省12个试点的田间试验资料表明,在早种条件下,杂交水稻产量最高,常规水稻次之,陆稻较低。产量及其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提高旱种水稻产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此外,增加基本苗,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实粒数对增产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