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有些地方的养鱼户把鱼塘进行掠夺性生产,致使鱼塘底部的淤泥逐年增多生产条件每况愈下。养鱼塘中的淤泥过多过厚对养鱼非常不利,有以下三点。一是淤泥中有机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严重者造成鱼池缺氧,造成大量鱼死亡。二是淤泥中隐藏着大量细菌和寄生虫易使鱼类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2.
鱼池施用草木灰有以下好处。1.培肥水质。鱼池常施草木灰,能提高水体中的磷、钾、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2.调节池水酸碱度。适宜鱼类生长的池水酸碱度为7.5—8.5,一般未清过淤泥的鱼池PH值为7左右,清过淤泥的鱼池PH值常为7.3—7.5。鱼池施用草木灰(1.5米深的鱼池,每667平方米施草  相似文献   

3.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区别鱼池药害与泛塘的主要方法是三看.  相似文献   

4.
刘德兴 《新农业》2007,(2):30-30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50天,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大量死亡。1.清塘增氧选好鱼池后,要在前半月将池水排干,晾晒4~5天,晾晒期间每亩用50~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彻底清塘,杂草应彻底清除。结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80厘米、鱼池池底平坦、有机物质少、淤泥不  相似文献   

5.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追成鱼类窒息死亡。区别鱼池药害与泛塘的主要方法是三看。 一看发生时间。鱼池发生药害,多与施农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因此,在作物生产季节、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正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不宜过大、过深,一般面积以l0~30亩为宜,平均水深以2米为宜。如果池塘过大、过深,则不易调节水质。池塘进行标准化鱼池改造,进排水系统齐全。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在投饵区域安装微孔增氧设施。2.清塘消毒。11月中旬,将池水排干,挖去过多的淤泥,池底留15厘米厚的淤泥,晒塘8~10天,然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用量为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09,(3):41-41
鱼塘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经常沉积一些残剃饵料、肥料、死亡生物、鱼类粪便及其他有机质,加上泥沙的混合。使池底逐渐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当淤泥厚度超过20厘米后,便会对塘鱼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分解,一方面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溶氧,使鱼池严重缺氧而造成泛塘死鱼;  相似文献   

8.
一、鱼池消毒池塘经过1年的养殖,沉积有大量食物残渣和鱼类粪便及其他垃圾,可利用冬季晴好天气,对鱼塘淤泥进行全面清理。1.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50公斤,在鱼池底周边均匀布点6~8个,将生石灰均匀投入所布点内,然后将鱼池灌注水深至50厘米。1天后,再将所布置点内的生石灰均匀泼洒即可。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最低气温达到-30℃以上,封冰期长,可达150~180天,冰的厚度最大可达80~100cm,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既是对鱼类生存的考验,更是对养殖户最大的考验。一、鱼类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1、越冬鱼塘严重缺氧,造成鱼类死亡一是池塘严重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过厚,再加上饲料投喂多,排泄物多,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增大;二是鱼塘土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残饵、鱼类粪便等有机物质以及泥沙不断地沉积池底而产生淤泥。但淤泥过厚会使水体污染,若不及时清淤消毒就会成为各类病原体的储藏场所,继而引发鱼病甚至死亡,影响池塘的生产力水平。因此,要提高池塘养殖水平,积极开展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是渔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池塘淤泥的形成与危害  相似文献   

11.
赵来 《农家致富》2015,(5):42-43
四、生态及环境因素经调查发病池都有以下的共同点:多数是老鱼池,塘底淤泥普遍较厚,容易导致病原滋生、鱼类缺氧。较多的鱼池年初放养时,鱼种未经消毒。食物较脏,鱼类吃剩的残渣未及时清除,食场不消毒。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不新鲜,投饲量忽多忽少。鱼池放养密度高,施肥量也多,且投放大量未经发酵的有机物如禽畜粪肥等,  相似文献   

12.
周韶华 《农家致富》2007,(15):39-39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鱼类的健康,池塘经过1年的养殖,各种病原会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再加上塘基水冲塌漏、杂草丛生、塘底淤泥沉积过厚,又为病原体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  相似文献   

13.
刘山乔 《农家致富》2014,(14):39-39
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极易造成鱼类等养殖动物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最低气温达到-30℃以上,封冰期长,可达150~180天,冰的厚度最大可达80~100cm,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既是对鱼类生存的考验,更是对养殖户最大的考验。一、鱼类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1、越冬鱼塘严重缺氧,造成鱼类死亡一是池塘严重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过厚,再加上饲料投喂多,排泄物多,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增大;二是鱼塘土壤保水性差,渗漏大,缺少新鲜水源补充,致使水浅缺氧;三  相似文献   

15.
池鱼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食物,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而死亡.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造成鱼类窒息而死。区别方法如下:一看发生时间。池鱼发生药害,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在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较为严重,死鱼现象不分白天、夜晚都可发生。而泛池死鱼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1,(12)
为了能使池鱼安全越冬,在寒冷的冬季,对池鱼管理必须做到“五防”。一防池水过浅进入冬季,当鱼池的水体表层封冻后,池中的水温较低,加上气温和阳光影响,通常会出现垂直分层现象,一般在水下1米处,水温约2℃~3℃,从1米处向下,水温会逐渐升高。鱼类在冬季往往都聚集在鱼池的深水处。因此,冬季鱼池里应保持水深1.5~2米,不能过浅。要经常检查鱼池的冰下水位,发现水深低于1.5米时,就要及时向鱼池中注水。二防投料过勤冬季鱼类的生长速度降低,食欲减弱,投喂饵料也要相应减少。如果投料过勤,不仅会浪费饵料,增加饲养成本;而且会影响水质,妨碍鱼的生长。因此,在冬季,当池水的表层水温在3℃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现将健康养殖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和调控技术作初步简述:健康养殖鱼池的水环境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及调控措施。一、底泥底泥对水质的影响:(1)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没有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比未养过鱼的底泥高出三倍。(2)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  相似文献   

18.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水过程中掌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暴发性鱼病对主要淡水养殖鱼类酿成极大危害。初步研究表明,其病原因子是细菌,但引起发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池塘环境恶化更是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各地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发病率高和危害严重者,以多年不清淤池塘为多。有的鱼池多年未清淤,淤泥深厚。其中有大量有机物堆积。高温季节下。由于细菌的腐败作用等因素加剧,引起水质恶化,造成对鱼类生长不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池鱼药害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或是鱼类误食有毒食物使鱼类中毒而死亡。泛塘是因池水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造成鱼类窒息而死。两者的区别方法如下。 一看发生时间 池鱼发生药害,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在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