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最大难题。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做到"四个新":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二要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经济组织;三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业质量标准》2004,(5):40-43
【信息短波】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6.9%为了适时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该标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6个方面,共18项指标。根据这一新标准和监测方法,以2000年为起点,2020年全面小康值为目标,2003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6.9%,比2002年提升4.4百分点。到2020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可以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粮食安全的重点应放在“口粮安全”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课题组的专家近日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同总体小康比较是更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总体小康之所以标准低,实现程度低,最主要的是低在农村;不全面的,指偏重于物质消费,没有更多地注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民主权利等;发展不均衡,是指存在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山东省来讲,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难点在西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科技》2005,(2):18-18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1.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村》2005,(3):35-35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1.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社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从城乡发展状况看,小康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从地区发展状况看,西部地区是重点.因此,对于新疆广大农村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桂琴 《云南农业》2006,(10):27-28
西部地区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基本的保障比如经济以及农民的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审视这些差距,同时为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据     
2012年1—7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480ff,元,同比名义增长2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7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部地区33.796亿元,增长27.4%;西部地区22.963亿元,增长30.8%。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农村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发展好农村,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在农村小康建设过程中,文化落后是其制约的关键性因素。文化落后致使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因此,要以农村文化发展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以农村全面小康促进国家小康。要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完善农村文化政策和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科技》2005,(3):58-58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我国各地以2000年为起点,2020年全面小康值为目标,对当地农村2004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的综合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天津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但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  相似文献   

11.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持续增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进入小康.为推动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加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而贵州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又是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地区之一.因此,以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推动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但开拓农村市场需要明确其中长期发展潜力有多大。这样,才能找准开拓的着力点,才能产生明显的效应。不同地区消费需求不同。1998年,由于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1.95:1.37:1缩小到1.94:1.35:1,表明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差异缩小,而东部与中部间的差异扩大。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多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层次:温饱型、温饱向小康过渡型和小康型。以人口数量计算,这三种消费层次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及时监测和评价小康建设进程,临夏县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对2002,2008年临夏县农村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从监测情况来看:至2008底,临夏县总体小康综合评分为70.11分,比2002年提高19.17分,比2007年提高7.39分,与基本实现农村总体小康社会标准还差14.89分。通过临夏县农村小康标准和监测,对临夏县小康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测评方法>,对宁夏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期目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反映宁夏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6个系统层和18个目标层中看出,2008年宁夏农村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进程最快,但是农村人口素质和生态环境的实现程度仍为负值, 农村养老、住房质量和农村受教育程度很低,要改善现有农村条件,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互动农村科技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与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同步发展,并在国家投入、资金引进、人才培训等方面制定有效政策与措施,可望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并实现持续、健康与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欠发达地区集中于中部和西部,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恶劣及基础设施落后等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但并未收获理想的效果。文章首先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扶贫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建议要点,旨在促进山区农村早日脱贫和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民族地区的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短板。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小康民族地区很重要,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实现民族地区小康,关键在于农民增收。本文课题组对恩施州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以及制约恩施州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地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以南昌市建成区外10 km的环城地带作为半城市化地区,基于2000、2010和201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开展半城市化地区多时相、多层缓冲带、多方向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南昌市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为主,耕地占比由65.11%减至55.53%,林地占比由11.00%增加到21.21%;距离建成区越近,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所占比重越大;土地利用呈现出明显的方位差异,东部地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大,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林地面积占比突出。(2)2000~2015年,南昌市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综合指数由275.88提高到283.90;距离建成区越近,土地利用程度越高;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3)2000~2015年,南昌市半城市化地区景观紊乱度熵值由1.01提升至1.18,景观紊乱度不断增强,有序性愈来愈低;距离建成区越近,紊乱度越高;东部、南部景观有序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以南昌市建成区外10 km的环城地带作为半城市化地区,基于2000、2010和201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开展半城市化地区多时相、多层缓冲带、多方向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南昌市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为主,耕地占比由65.11%减至55.53%,林地占比由11.00%增加到21.21%;距离建成区越近,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所占比重越大;土地利用呈现出明显的方位差异,东部地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大,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林地面积占比突出。(2)2000~2015年,南昌市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综合指数由275.88提高到283.90;距离建成区越近,土地利用程度越高;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3)2000~2015年,南昌市半城市化地区景观紊乱度熵值由1.01提升至1.18,景观紊乱度不断增强,有序性愈来愈低;距离建成区越近,紊乱度越高;东部、南部景观有序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通过阐述中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应从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城乡统筹,加大“三农”投入,建设现代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和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